這份冊子足有十數頁,捏在手中頗為厚實,也不知裡面列了多少值錢物件。
哪怕知道博陵崔氏是有意為之,拉攏他進而拉攏南陽郡主,示好南陽王府,此時崔渡的心裡還是涌過一陣熱流。
「多謝大伯父。」崔渡低聲道謝,在崔平的催促下,將冊子翻開看了一回。越看越是咋舌:「這嫁妝單子也太太太過豐厚了!大伯父!這使不得!」
「冊子上的東西,留下一半,就足夠了。」
崔平挑眉,傲然一笑:「我們博陵崔氏,是大梁最頂尖的世家望族,傳承了幾百年,家底還是有一些的。這嫁妝我們出得起,要是少了,博陵崔氏的臉往哪兒放?」
「你只管安心收下。」
他怎麼能安心?
他自己最清楚自己的出身來歷,和博陵崔氏壓根沒關係。博陵崔氏肯認下他這個「崔氏子弟」,都是看在郡主的顏面上。現在還出這麼多的嫁妝,這份沉甸甸的人情,他要怎麼還?
崔渡的心思,都寫在臉上了。
崔平看在眼底,不由得暗暗唏噓。恨不得眼前這個知恩感恩坦蕩熱誠的少年郎,真的就是崔家子弟。博陵崔氏有這般出眾的兒郎,何愁家族不興旺發達?
「這嫁妝,也不全是給你的。」崔平低聲指點:「郡主有雄心壯志,養著南陽軍和親衛營兩支軍隊。養兵最耗錢糧。眼下南陽郡當然支應得起,保不准日後遇到什麼變故,郡主也會有捉襟見肘的時候。」
「到關鍵時候,你就將『私房』都拿出來,解郡主燃眉之急。郡主自會感念你一片情意,待你更好。南陽王府上下也會對你愈發另眼相看。」
話已經說得很明白了。這一大筆金銀,其實就是博陵崔氏獻給南陽郡主的。不過是拿嫁妝做個由頭罷了。
崔渡心裡這才踏實,口中依然感激不盡:「大伯父一心為我考慮,我心中都清楚。多謝大伯父。」
崔平咳嗽一聲,低聲笑道:「你大堂兄和我說了,他想一直留在你身邊當差。盧舍人去平州做了代理刺史,馬舍人如今成了王府典膳。現在郡主身邊只有一位陳舍人。如果有合適的機會,還請你在郡主面前美言幾句,你大堂兄也能有個正經的差事職位。」
這是瞄上郡主舍人這個差事了。
崔渡卻未一口應下:「王府里的人事變動,都歸陳長史管。要用誰做舍人,得看郡主心意。我不懂這些,也不便多嘴。」
崔平也是個妙人,不但沒露出失望之色,還對崔渡安分低調的行事風範大加讚許:「你做得對。郡主怎麼用人當差,你確實不便多嘴。便是以後成親做了郡主夫婿,也要謹記這一點。」
姜韶華雖然年輕,卻展露出了強大的實力和手段,對南陽郡的掌控更是令人驚嘆。
對著如此強勢果決厲害的郡主,博陵崔氏不介意頭低一些。崔渡以後要做郡主贅婿,更得學會緘默退讓。
……
當日晚上,姜韶華在書房裡慢慢翻看著博陵崔氏的嫁妝單子,嘴角不由得揚了起來:「這是崔平給你的?」
崔渡點點頭,將崔平說過的話學了一遍:「……這份嫁妝,名義上是給我的,實則是博陵崔氏獻給郡主的。暫時放在我名下,等需要的時候只管拿出來用。」
任誰看到一座金山送到眼前,心裡都會覺得愉快。
姜韶華也不能免俗,連日來因京城變故而來的躁鬱不安掃之一空,笑著說道:「這麼一來,你不是太吃虧了?」
崔渡理所當然地應道:「我的一切,都是郡主的,何來吃虧。」
姜韶華抿唇一笑,將冊子還給崔渡:「你先收著。等日後需要的時候,我自會和你張口。」
崔渡推讓不肯要,順勢將她的手也攥在掌心:「拿來拿去的多麻煩,郡主將冊子收著就行了。我整日在田莊裡忙碌,哪有空閒保管這些。」
崔渡雖然沒習武,卻整日在田莊地頭忙碌,掌心裡磨出了一層繭。姜韶華一身的神力,手卻纖細小巧,被他的手掌緊緊地籠住。
肌膚相觸之處,竄起了絲絲熱意。
姜韶華耳後有些熱,抬眼看崔渡,卻見崔渡的俊臉都紅了。一雙眼格外灼熱,落在她的臉上。
姜韶華不是沒經過情事的懵懂少女,在他熱切的目光下力持鎮定,試圖扯開話題:「天色不早了,應該傳晚膳了……」
那張俊臉迅速靠近,在她的額頭上落下一記輕吻。然後,紅通通的俊臉退後,不敢和她對視。
姜韶華心尖似被撓了一下。
她上前一步,在他意外的目光下靠近,在他的唇上親了一口。
崔渡只覺一股電流在身體裡瘋狂竄動,整個人都戰慄起來。他下意識地想親一口回去,姜韶華已迅疾退開了:「走吧!我餓了。」
我也好餓。
崔渡用力清了清乾巴巴的嗓子:「好,我陪郡主去用膳。」
姜韶華嫣然一笑,挽起他的手往書房外走去。
崔渡全身輕飄飄的,步履格外輕快,每一步都像踩在雲端。
守在書房外的陳瑾瑜,看到郡主和長寧伯攜手出來,震驚地瞪大了眼。轉念一想,博陵崔氏已經來南陽王府商議定親一事,郡主和長寧伯就算未婚夫妻了。在人前親昵些也不算什麼。
晚膳豐盛且美味。崔渡習慣性地為郡主夾菜,運筷如飛,將碗裡堆得冒了尖才停手。
姜韶華也被伺候慣了,今晚胃口格外好,不到片刻便將碗裡的菜餚吃完。然後,第二碗又到了眼前。
崔渡笑道:「這些日子,郡主胃口不及從前,有些消瘦,今晚胃口好,都吃些。」
姜韶華笑著嗯一聲。
天大地大,吃飯最大。吃飽了才有力氣做事。
吃飽喝足,剛擱下筷子,陳長史便來了。
這個時候,陳長史還特意過來,自然是有要事。姜韶華心中有數,張口便問:「京城有回音了?」
陳長史點點頭,將信送至姜韶華手中。
姜韶華心裡微微一沉。
是鄭太皇太后的回信,太和帝並無回信。(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