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6章 音信

  陳瑾瑜笑意盈盈地拿著宋淵的書信過來。✌♖ 6❾𝕊нⓤχ.ⓒ𝓞𝓜 ✌🐟

  宋統領一走就是兩個多月,杳無音信。別說郡主,就是陳瑾瑜也暗暗心中憂慮。

  這年月,出門在外不是易事。哪怕宋統領和一行親衛身手驍勇,也難免碰到什麼意外。

  今日總算有書信來了。陳舍人喜上眉梢,就連素來沉穩自持的郡主也開心地笑起來:「快些拿過來。」

  姜韶華迅速拆了書信,迫不及待地瀏覽。

  信如其人。宋淵沉默少言,寫信言簡意賅。難得送信回來,竟只寫了半頁紙,目光一掃就看完了。

  陳瑾瑜滿面期待:「怎麼樣?宋統領他們尋到新糧種了嗎?」

  姜韶華目中盛滿笑意,用力點了點頭:「尋到了。一人行道上還算順遂,一個月就到了南海郡,然後在南海郡碼頭等了一個月,終於等到一艘海船上有玉米和紅薯種子。宋統領將這些糧種全部都買下了。整整裝了三輛馬車。」

  「宋統領讓人送信回來,一是告訴我這個好消息。二來,馬車在路上行得慢,年前怕是趕不及回來。我們耐心跟著就是了。」

  陳瑾瑜高興不已,握拳歡呼一聲。

  姜韶華笑著吩咐:「快去請陳長史馮長史來,我要將這樁喜事告訴他們。」

  陳瑾瑜應一聲,應聲出了內堂。馬耀宗迅速湊過來:「郡主有什麼吩咐?我來去跑腿。」

  馬耀宗辦差利索,為人伶俐圓滑,處處讓著陳瑾瑜,有跑腿出力的活計搶著去。

  相處幾個月下來,陳瑾瑜和他日漸熟稔,怎麼也生不出厭惡來。聞言笑吟吟地說道:「郡主要見陳長史馮長史。」

  馬耀宗點點頭,麻利地去傳口信。

  年末歲底,正是最忙碌的時候。陳長史要給京城那邊有來往的官員們寫信送年禮,要給十四縣的官吏們考核計檔,身邊幾個長隨跟著一併忙碌。馮長史則要清點一年來的帳目。

  兩人聽聞郡主傳召,各自放下手中差事,聯袂而來。

  姜韶華和顏悅色心情極佳:「這是宋統領的來信,陳長史馮長史都瞧瞧。」

  陳卓看信的時候,馮文銘按捺不住急切的心情,直接將頭靠了過去。

  姜韶華看在眼裡,頗覺有趣,和陳瑾瑜對視一樂。

  人這一生,能有一個少時相識相伴數十年的至交好友,實在是幸事。

  「宋統領此次立下大功了!」陳卓舒展眉頭,笑得開懷。

  「首功得是崔公子。」馮長史精神奕奕,笑著接了話茬:「等新糧種帶回來,還得崔公子出力,將新糧種培育推廣開來。如果真如崔公子說的那樣,一畝地能產糧二十石,哪怕是打個對摺,產十石的新糧。南陽郡十四縣每年產的糧食就能翻兩倍。」

  「存夠三年的糧食,不是難事。」

  「到時候,郡主一定要重賞崔公子。」

  說起來,崔渡已經一個多月都沒回王府了。郡主選派了一百個親衛家眷去田莊,崔渡既要照顧暖棚,又要忙著建新暖棚,恨不得吃住都在田頭。

  倒是郡主,每過半個月,就會去田莊探視兼巡查一回。

  →

  姜韶華笑吟吟地說道:「此事本郡主心中有數。現在不急,等新糧種運回來,試種一年看看收成如何。」

  陳卓立刻道:「這樁好消息,總得先派人給崔公子送個喜信。」

  所以說,有本事有能耐的人,總會被高看一眼。

  崔渡剛開來王府的時候,就是個來歷不明的小啞巴。這大半年下來,就連陳長史也要尊稱一聲崔公子了。

  姜韶華莞爾一笑:「這兩日本郡主閒著無事,正好親自去一趟田莊。」

  忙得飛起恨不得將自己掰成兩半來用的陳長史馮長史,聽了這話,不約而同地抽了抽嘴角。

  ……

  隔日,姜韶華便騎馬去了田莊。

  冬日寒風凜冽,厚實的紅色大氅被寒風吹起,在風中飛舞。遠遠看去,猶如綻放在冬日的鮮花一般絢爛。

  陳舍人馬舍人都來了,另有數十名親兵一併隨行。

  「崔公子,郡主來了。」

  在暖棚里忙活的崔渡,聽到郡主兩個字,立刻起身躥出暖棚。就如一隻被驚了窩的兔子一般迅捷。

  姜韶華笑吟吟的立在暖棚外,看著額上冒汗珠的崔渡:「外面冷得很,你在暖棚里倒是暖和,汗都冒出來了。」

  崔渡咧嘴一笑:「郡主騎馬跑了一路,也到暖棚里待一待,暖和得很。」

  姜韶華嗯一聲,和崔渡一同進了暖棚。

  陳瑾瑜習慣性地要跟進去。

  馬耀宗咳嗽一聲,低聲建議:「陳舍人,那邊正在建暖棚,我們去瞧瞧如何?」

  陳瑾瑜怔了一怔,很快會意過來,點了點頭。

  至於秦虎和孟三寶等親衛,自然不能離得太遠,各自退開七八米。眾親衛環繞著這座暖棚。

  孟三寶沖秦虎擠擠眼,又沖暖棚努努嘴。

  秦虎飛了個白眼,比了個快閉嘴的手勢。

  也不能怪他們多心多想。

  郡主看似隨和,其實能入郡主眼的寥寥無幾。平日郡主最親近的是陳舍人,都是姑娘家,又是少時玩伴嘛,親密些很正常。

  這個崔渡來了才多久?連頭連尾算起來,也不到十個月哪!郡主對他另眼相看青睞有加,每次見面都要獨處許久……

  其實,暖棚里的一雙少年男女,相隔六尺,說的也都是公事,並沒什麼不足人道之處。

  「暖棚里的蔬菜,平日供應王府綽綽有餘。」崔渡笑道:「剩餘的,都送去了親衛營。」

  暖棚里的蔬菜,有七成都送去了親衛營。

  親衛營里有一千八百壯漢……不對,這幾個月里暗中招募親兵,這數字至少又多了三四百。這麼多人的胃,就像一個巨大的漏斗,每個月消耗的糧食,是一個十分驚人的數字。

  養兵從來都不是易事。南陽王府能養得起這麼多親兵,多虧了博望縣的銀礦。

  這在王府里,也是十分機密之事,知道的人不超過五個。

  姜韶華沒有告訴崔渡,崔渡也從不琢磨這些。他只默默地做事,希望為郡主分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