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4章 賑濟

  朝廷全力運轉,派人去受災的縣城賑濟,朝廷官員分做六路,分別去了六個縣城。大批米糧源源不斷地往運了過來。

  也虧得朝廷反應迅疾,原本已經動盪混亂的災民們,在領到朝廷發的賑濟糧食後,很快便老實安分下來。

  死人是免不了的。洪水淹沒良田村莊,死在水災中的百姓是個龐大的數字。之後還有人病死餓死。不過,到底被控制在了一個還算能接受的情形之內。

  陳長史每日奔走巡查,接連查出了幾個蛀蟲。這些官員,或是從帳目中做手腳,或是在運糧途中動手,還有一個膽子大的,竟暗中勾結糧商,將貪墨的糧食賣給糧商。

  陳長史半點沒客氣,查出來的幾個,不管是丞相黨還是什麼天子黨,當場就斬了。

  斷頭刀一閃,人頭落地,鮮血濺了一地。

  災民們親眼見到這等情景,紛紛跪下磕頭,高呼青天大老爺。

  這等鐵血手段,極有威懾力。再看看朝廷派來的精銳大軍,原本想著從賑災糧中大撈一筆的官員,默默歇了這份心思。

  陳長史忙著巡查殺人,宋將軍也沒閒著。他將精兵分了三路,一路留守軍營,另外兩路派了出去,四處剿滅流匪。

  不到兩個月功夫,便將禍害地方多年的幾股流匪都殺了個乾淨,對災民來說話,倒是意外之喜了。

  對百姓們來說,大梁的女帝陛下,不再遙遠模糊。女帝陛下派人來給他們送糧,殺貪官污吏,幫助他們重建家園安頓下來,以後還會發糧種給他們。這樣的恩德,就是他們的再生父母。

  女子做皇帝怎麼了?

  他們的女帝陛下,是古往今來第一明君!他們都擁護愛戴!

  大災過後,往往會伴隨著瘟疫。

  朝廷也早有準備。送糧的人來了沒多久,孫太醫便領著太醫院的醫官們帶著大批藥材來了。

  孫太醫當年在平州待了一年多,對防治瘟疫極有經驗。來了之後,讓所有醫官設醫棚,每日不停熬些防瘟疫的湯藥。

  在粥棚前能喝到濃稠的熱粥,填飽肚子後還能再喝一碗防瘟疫的湯藥。災民們很快養成了新的習慣,在喝粥喝藥之前,都要往京城宮廷的方向磕三個頭。

  感謝女帝陛下!

  女帝陛下保佑他們,熬過這一劫,他們以後就有好日子過了。

  或許是朝廷賑災的舉動感動了上蒼,也或許是孫太醫防疫的種種措施得力,這一次大災過後,竟沒有發生瘟疫。這也令所有人都長鬆口氣。

  兩個月後,陳長史寫了一份奏摺送往京城。

  人仰馬翻地忙了兩個月,大部分饑民都已安頓妥當。糧種也發放到災民們手中。

  姜韶華看了陳長史的奏摺後,舒展眉頭,對陸真等人笑道:「朝廷上下一心,全力賑災,果然見了成效。」

  陸真笑著應道:「戶部內務府出錢糧,南陽郡也拿出大筆錢糧。再有朝堂一眾官員慷慨解囊,六個受災的縣城百姓,也算是有福了。」

  王舒接了話茬:「這都是皇上之功。臣記得六歲那年,黃河也泛過一次大水災。朝廷也派人賑災了,結果卻是百姓餓殍遍野,還鬧了民亂。朝廷後來派了兩回軍隊去圍剿平亂。整整鬧騰了兩年多,才勉強恢復安定。」

  李芳菲也真情實意地感嘆:「皇上待百姓一片仁厚之心,為了賑濟災民,想盡了辦法。百姓們能活下來,都是皇上的恩德。」

  為了從內務府拿出錢糧來,皇上甚至決然地和太皇太后徹底反目。那一夜宮中動亂,她膽戰心驚地躲在寢室里,從頭至尾沒敢開門。等到天明出來的時候,才知道宮中徹底變了天。

  宮裡少了許多工宮人內侍,御林軍里也被清洗了一回。跋扈了幾十年的太皇太后,一夜間被拔光了爪牙,軟禁起來。宮務落入李太后之手,內務府總管換了人。

  這兩個月來,宮裡被梳理了一遍又一遍。宮人內侍們個個戰戰兢兢,恨不得所有人將頭都縮進身體,不要被人注意到。

  幾位年輕的天子舍人,親眼見證了宮裡的變化,對女帝陛下的崇拜之情幾乎要溢出胸膛。

  姜韶華心情不錯,也有了和舍人們說笑的興致:「百姓們辛苦耕種,交稅賦給朝廷。朝廷就該保護他們的安危,在他們受災的時候挺身而出。不然,朕就不配做大梁天子。」

  陸真立刻笑道:「在臣心裡,皇上是大梁朝的明君。大梁朝的百姓們都是有福氣的。」

  姜韶華笑了一笑,隨口問道:「對了,周尚書那邊,有沒有呈奏摺上來?」

  陳長史負責賑災,周尚書領人去被沖毀的河堤處勘察測繪,準備重築河堤。

  本小說最新章節在首發,請您到去看!

  陳長史這邊,接連砍了一串人頭後,就愈發順當了。

  倒是周尚書那邊,不太順遂。河水泛濫,衝垮了河堤。現在洪水慢慢退去,留下一片坑坑窪窪的淤泥地,稍微整頓,就是現成的稻田。但是對重修河堤就很不利了。要重新選地方修河堤,要疏通河道。這都是浩大的工程。

  就是朝廷有再多銀子,也禁不住這樣花用。更不用說,以後要消耗大量的人力。沿岸災民要重建家園,開墾田地,哪裡還經得起繁重的勞役?

  周尚書四處奔走忙了兩個月,焦頭爛額,愁得大把大把掉頭髮。至今都沒拿出真正的方案來。

  陸真答道:「回皇上,周尚書還沒上奏摺。」

  姜韶華挑眉,淡淡道:「傳朕口諭,催一催周尚書。儘快定下章程,沒修好河堤,他也不必再回京城了。」

  皇上對得用的臣子十分禮遇客氣。譬如陳長史馮長史那樣的,見到的都是皇上溫和的一面。

  像董尚書楊尚書丁尚書,就要時不時地被敲打幾句。再到周尚書張尚書,就得時常看看皇上的臉色了。

  陸真拱手領命,立刻去寫公文。

  這封催命一般的公文,八百里加急送到了周尚書手中。

  黑瘦了一圈的周尚書,長長地嘆了一口氣。(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