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重開濟老院

  幾個孩子認清現實,正在後院空地上幹活。

  又冷又餓又累,連抱怨的力氣都沒有了。

  好不容易熬到暮色降臨,終於盼來一個青帽小廝,招呼他們去吃飯。

  吃飯的地方在下人們用飯的大灶。

  雜合面餑餑堆在柳條笸籮里,堆的滿滿的,小山一般。

  大盆大盆的白菜燉豆腐,肉片有巴掌大。

  用大木勺盛在碗裡,一碗不夠吃還可以再添。

  幾個孩子蹲在地上,吃的滿頭大汗。

  肚子飽了,眼睛還巴巴的看著別人吃。

  然後驚奇的發現,其他人竟然沒有搶肉吃。

  甚至有人盛菜時故意避開大肉片!

  青帽小廝正是韓影安排引導幾個孩子的。

  見他們大驚小怪的模樣,趁機說道。

  「東家是寬厚人,只要守規矩,踏實幹活,便少不了誰一口吃的。月底還給發月錢。」

  「每晚吃完飯,帳房先生教認字讀書,想學只管來。」

  「只是有一條最為要緊,東家自己有情有義,最恨無情無義之人。」

  「但凡有背地裡使壞、嚼舌根詆毀他人,不孝父母、諸如此類的行為,一律打一頓趕出去,永不錄用。」

  青帽小廝帶他們去領鋪蓋,日用水盆等等,回小屋簡單收拾一番,讓他們早點睡。

  第二天一早又來喊他們去吃飯,吃飽回來幹活。

  幾個孩子怕挨打,在這裡又有肉吃,都老實多了。

  在家裡也要幹活,沒有硬性要求每天做多少,幾天之後,感覺比在家裡舒服多了。

  但是,翠花這幾天一次也沒來看他們,他們心裡對翠花還是有怨恨。

  只是怕挨打不敢再說出口。

  這天午後,天氣和暖。

  王嬸抱著小寶帶著翠花,來後院散步。

  幾個孩子遠遠看到,一開始竟然沒認出來翠花。

  在蔡家時,翠花從早到晚幹活,穿得最差,吃得最少,憔悴得像幾十歲的老婆子。

  來到這裡以後,吃穿都不愁了,最主要的是不用幹活,又有王嬸幫著帶孩子,每天都有充足的時間休息。

  短短几天時間,就胖了兩斤,臉色也比之前好太多,穿著一身整整齊齊的細棉布衣服,整個人都不一樣了,好像一下子年輕了好幾歲。

  四喜認出翠花,跑過去抱著她的腰,哭著叫她。

  「娘,你不要我們了嗎?為啥好幾天不來看我們。」

  自己身上掉下來的肉,哪有不疼的道理。

  翠花見四喜哭,心疼得不得了。

  低頭捧著他的小臉親了又親。

  「娘不是不要你們……」

  不要是不可能不要的,只是韓影說了,這幾個孩子從小被蔡家母子養歪了,不及時板回來,以後也不會孝敬她。

  不孝敬她倒也沒什麼,若是以後也長成蔡疙瘩那般,在外無能在家耍橫的窩囊廢,她九死一生生娃娃的辛苦都白費了。

  翠花想著韓影的話,狠下心腸,幫四喜擦乾臉上的眼淚。

  「娘不會不要你們,日子再苦再難的時候都沒有這樣想過。」

  「只是如今我們在別人家中住著,自然要守別人家的規矩。」

  「你們如今做活,就是在還人情呢,什麼時候還完,我們就可以一起搬出去自己過活了。」

  其他幾個孩子也來到翠花面前,只是站的遠了些,沒有靠近。

  從他們出生起,便被蔡母抱到自己屋裡養著,除了餵養的時間,幾乎和翠花沒有交集。

  所以,雖為母子,在一個院子裡住著,卻真的不熟。

  有時翠花從地里回來,會偷偷給他們帶些吃的,幾根甜草根、幾個野果子。

  也不敢多和他們說話,看著他們狼吞虎咽的吃相,便覺得再苦再累也值得了。

  這樣已經是他們為數不多,親子互動的時刻。

  翠花和孩子們說了一會兒話,便狠心帶著小寶走了。

  孩子們繼續回後院幹活,卻都沉默了很多。

  剛才他們看見翠花恬淡的笑臉,突然發現,她其實很好看,不比二狗子的娘差。

  轉眼之間,便進了臘月。

  今年大雪尤其多,方縣令擔心大雨壓塌民宅,出人命。

  帶著縣衙一干人等,四處查看。

  發現危房及時處理。

  如今縣衙和韓影合作生意,不缺銀子了。

  方縣令的腰杆子也硬起來。

  危房修補、百姓的禦寒衣物、救濟糧,那都是足足的。

  其實百姓幫著韓影養豬、來作坊打零工,手裡也寬綽多了。

  危房、無衣服禦寒的情況並不多見。

  只是有幾戶孤老,雖有同村晚輩接濟,日子比起其他人家多有不如。

  方縣令從下面回來,召來韓影商量。

  想在縣城開個濟老院。

  其實從建朝開始,每個縣都設有濟老院和官學。

  只是如時縣這般的窮苦地方不少,濟老院支撐不下去,只好暫時關閉。

  如今縣裡有銀子了,只要韓影的生意不倒,以後也不會缺銀子,方縣令便生出重開濟老院的想法。

  韓影以為方縣令是想拉贊助,也不勞他多費口舌了,直接大手一揮,就要送上紋銀兩千兩。

  方縣令擺手示意他不必如此。

  「縣衙的帳上銀子充足的很,倒是不必你費心。」

  「我只是想和你商量商量,這個濟老院如何重開法。」

  原來,之前濟老院支撐不下去,縣裡窮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不少有老人的人家,尤其是老人年紀大了,或者有病在床的,覺得老人已經沒用了,養著還浪費糧食。

  便也都送到濟老院來。

  而濟老院收容老人的規則,是在建朝初期設立的,當時朝中大事多得是,所以規則就定的不那麼完善。

  對於這些老人,收也不是,不收被百姓指著鼻子罵,再加上經費不足,最後只能關閉了。

  方縣令這次找韓影來,是想讓他幫著出出主意,重新制定個收容規則。

  哪些老人能收,哪些不能收。

  白紙黑字,那些故意推脫責任,占朝廷便宜的人便無話可說。

  制定規則其實很簡單。

  只收孤老,有兒有孫的一概不收就是了。

  但,韓影不忍心不管那些被兒孫嫌棄、有棄養嫌疑的老人。

  他們在家裡並不會得到良好的照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