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一個雖遠必誅,咱華夏自古便是如此!」
朱元璋十分欣慰地說道:「若是後世都能堅持如此志向,咱堅信,爾等必為萬世之雄,咱華夏兒女,將無人可敵!」
「如此一來,你們的先輩之苦,必不會重演在你們的子孫頭上。」
朱元璋長長地吐出了一口氣,說道:
「你們後世,做得比先祖們要好啊。」
陸鳴回道:「先祖們,又何嘗不是數次驅除強虜,恢復中原呢?」
「嗯——」
朱元璋點了點頭:「驅除強虜,恢復中華;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早已流傳華夏千年!
老祖宗們要是做不到,又談何要求你們後世去做?!」
「沒錯,也正是因此,雖然明朝出現了土木堡大敗,但是,大明卻同樣在絕境之下,力挽狂瀾,締造了一段大明風華!」
「哦?當真如此嗎?!」
朱元璋心情頓時好上了不少,他興奮地看向陸鳴說道:
「咱大明,也為你們後世做了一個好榜樣?!」
原來,朱老祖更在意的是這個!
陸鳴心中詫異,老祖宗是真怕自己沒有給後世帶好頭啊!
旋即馬上說道:「沒錯!」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說的除了是朱棣之外,還有一位臨危受命,接手皇位的明君!」
「他是誰?!」
朱元璋已經按捺不住激動之情了!
靖難之役和土木堡一戰,引發的明初大亂和皇室蒙羞,讓他一直覺得自己愧對後世!
如果自己可以選好繼承人的話,就絕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可是現在看來,難道大明的事情,還有轉機?
就在這時。
陸鳴斬釘截鐵道:「朱祁鈺!」
「他是朱祁鎮的弟弟,原本只是一個藩王,從未被當做皇帝培養!
但是,在絕境之下,他卻毅然站上了風口浪尖,全力支持京師保衛戰!」
「朱祁鈺?」
朱元璋果斷記下了這個名字,許多觀眾更是好奇說道:
「我怎麼從沒聽過這個名字啊?」
「呵呵,朱祁鈺的確支持了京師保衛戰,但是,我覺得他還不能算是個明君!」
「就是啊,真要論起貢獻的話,我覺得朱祁鎮都比朱祁鈺好!」
「臥槽,在對話古今也有人洗朱祁鎮的嘛,朱祁鈺支持京師保衛戰還不能算是明君,那朱祁鎮連個屁都不算了!」
觀眾們在直播間紛紛大吵起來!
有的認為,朱祁鎮後來廢除了妃嬪殉葬制度,雖然他之前做過錯事,但是已經改過自新了!
另一部分觀眾認為,這完全就是無稽之談,好人做錯了一件事就是壞人,壞人臨終前做了件好事,就能說他是好人了嗎?
陸鳴察覺到這些彈幕,卻並沒有做出回應,而是繼續說道:
「在這場大戰之中,還有一位曠世大才橫空出世,延續大明百年國祚!」
「這又是誰?!」
朱元璋嘴角,已經壓抑不住地上揚!
彈幕里已經有人打出了他的名字,也有人跟著陸鳴,一起說道:
「大明的兵部尚書,于謙,于少保!」
「于謙?」
朱元璋細想著開國功臣之中,有沒有姓於的?
這于謙會不會是誰的後人?
如果真是的話,那麼自己一定要厚賞他的家族一脈!
「說起于謙的祖父,先祖想必也認識,他就是洪武年間的工部主事——於文明!」
「哦?他竟是於文明的後代,這于謙究竟做了何事?!」
朱元璋眉頭一挑。
然而,這次陸鳴並沒有直接回復,而是,吟誦出了一首詩: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
「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朱元璋神情微變,仔細地剖析著這一字一句,最終,重複著後面那句道:
「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好詩,好詩,這是他在京師保衛戰時寫的麼?」
「不,這是他在十二歲時寫下的!
于少保用他的一生,踐行了這句話!」
陸鳴話音剛落,直播間頓時炸鍋。
「臥槽,這特麼是于謙十二歲時寫的,十二歲的時候我在幹嘛?」
「唉,人比人,氣死人啊,不過于謙的確當得少保二字!」
「沒錯,當年寫憫農的那個詩人,後來不也鋪張浪費麼,但是于謙,可是始終如一啊,他是當之無愧的好官,沒有他,就沒有大明之後的兩百年!」
「唉,可惜英雄氣短啊,誰能想到,于謙最後的結局會是……」
說到這時,無數觀眾長嘆了一口氣,不禁想起了岳飛。
和岳飛一樣的是,于謙,何嘗不是含冤而死呢?
然而,此時的朱老祖,並不知道,那位已經被抓的狗屁戰神,在之後,還會做出怎樣噁心的事來。
他看著陸鳴,只是忍不住感慨道:
「年僅十二歲,就有為國為民的死志,單憑此詩,便不難知曉,他是一個大才!」
「那他,是如何拯救的大明?」
陸鳴回道:「土木堡一戰後,大明王朝精銳盡喪,騾馬20餘萬和大量衣甲、器械、輜重盡歸瓦剌部首領也先。
隨即,瓦剌部乘勝追擊,挾持朱祁鎮,一路殺到京師……」
說著,陸鳴心念一動,鏡像之上,出現了瓦剌長驅直入的快閃。
大同城下,朱祁鎮穿著瓦剌人為他們做的明皇龍袍,被兩個敵族將領跟在身後,來到了護城河邊上。
朱元璋目光死死地盯著他,心中對他抱有的唯一希望,就是他能夠在護城河前自盡,然而,下一秒……
「你們,快打開城門,讓朕進去吧,他們是來護送朕回京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