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一條鞭法
【一條鞭法,這個名字很不起眼,但這件事情卻極其重大】
【用今天的話說那是具有跨時代的意義,因為這個跨時代的一條鞭法,改變了自唐朝以來延續了800餘年的稅制,是中國賦稅史上的一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轉變】
【要想理解一條鞭法的偉大之處,我們得先從古代稅收及其弊端開始說起】
【自古以來國家收稅、老百姓交稅那是天經地義的事情,畢竟姓朱的、姓趙的、姓李的皇帝等人不是慈善家,出生入死打江山多少得有個盼頭】
【怎麼收稅各朝各代都不同,但基本上稅的種類還是比較固定的,主要分為三塊】
【一是田稅,皇帝拼死拼活搶地盤,你種了皇帝的地自然要交錢】
【二是人頭稅,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天下百姓都是皇帝的子民有幾個人交幾分錢這是義務】
【三是徭役,說穿了就是苦力稅,所謂有錢出錢、有力出力,遇到修工程搞接待的時候國家不但要你出錢,有時還要你出力,兩手一起抓一個都不能少】
洪武年間,金陵城。
朱元璋挺了挺腰杆,表情顯得有些凝重。
稅收是一國之基,歷朝歷代的皇帝都對之無比的重視。
天幕所說的三種賦稅,確實是國家賦稅的主要部分。
自唐之後800餘年,那不就是大約100多年後嗎?
天幕直言說古代稅收的弊端,不就是將我大明如今的稅收制度也包含在內了嗎,這倒是精準地挑起了朱元璋的興趣。
所謂的一條鞭法,到底是什麼,竟然在後世享有如此高的盛名。
貞觀年間,長安城。
李世民和一乾重臣都臉色大變了,天幕以後世的角度,總結數千年稅收歷史,陳說千年稅收制度的缺陷及弊端,對大唐而言自然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
要知道,歷代帝王將相併不缺乏聰明之人,稅收制度就是在一代代英傑的改良下完善的。
後世帝國比之前朝自然是有優勢得多,這個優勢就在於後世帝國能總結前朝的經驗,相當於站在了一個個前朝帝國的肩膀上,在他們摸索出來的路上更進一步。
去其糟粕,取其精華,這都是無比珍貴的經驗。
而現在大唐竟有機會能聆聽後世改革後的稅收制度,可以說,這是大唐百年難得一遇的機緣。
【如果沒有田,都是山怎麼辦?或者說有田但不種糧食又怎麼辦?】
【這個伱不用擔心,國家早就替你想好了,權利可以不享受,義務絕對跑不掉】
【簡單說來是有什麼交什麼,山里產蘑菇你就交蘑菇,山里產木材你就交木材,田裡要種蘋果你就交蘋果,要種棉花你就交棉花】
【收起來放倉庫反正一時半會兒也壞不,了個把刁民可能會問,那我要是捕魚的漁民呢?你又沒冰箱,魚總不能放著發臭吧】
【朝廷也有辦法,做成鹹魚不是照樣交嗎?跑不了你小子,中國的老百姓,上千年就背著這麼三座大山苦巴巴地熬日子】
【實事求是的講在中國歷史上,大一統王朝的統治者除了某一些喪心病狂,或是急等用錢的人外,對百姓負擔還是很重視的,田賦的比例基本都是20:1,也就是5%的稅收,或是10:1,10%的稅收,能收到5:1,也就是20%就算是重稅了】
【在理論上來講,老百姓的負擔還可以,基本是能夠過下去的,不過很可惜這僅僅是理論上,說起來是那麼回事,一操作起來就全亂套】
【因為在實際執行中各級官吏很快發現,能鑽空子撈錢的漏洞實在是太多了】
洪武年間,朱標皺著眉思索,自古以來.不都是這樣嗎?
這能有什麼問題?
像胡惟庸汪廣洋等老油條基本已經大概知道天幕要說什麼了,因此一個個臉色微變。
朱元璋將一干文臣的臉色都看在眼裡,他可不是什麼長在深宮不食人間煙火的皇帝,打小就深受其害,自然也是知道了天幕此時要說的稅收的弊端,可以說他對百官之苛刻,全來源於童年的不幸遭遇。
所以此時身軀都顫了一下,眼神都微微發亮,有些期待了起來。
若能解此千年頑疾,當是造福百姓,功德無量之事!
【比如你交蘋果,他可以挑三揀四拿起一個說這個個頭小算半個,那個有蟲眼不能算】
【你交棉花他可以說棉花的成色不好抵一半,你也只能回家再拉去】
【又比如大名鼎鼎的淋尖踢斛,百姓每次去交納官糧時,要先裝進斛里稱重量,糧食要在斛里堆成尖尖樣子,這樣會有尖尖一部分超出了斛壁。】
【就在這時,會腿法的小吏會突然對準斛,猛踹一腳,這時超出斛壁的糧食就會灑落在地上。當老百姓去撿拾落地的糧食的時候,官吏會以損耗的名義不允許老百姓拾撿。】
【這還是輕的最大的麻煩是窯役,因為田賦和人頭稅多少還能見到東西,當官的賴不掉】
【徭役可就不好說了,修河堤、給驛站當差、整修道路這都是謠役,完成了任務就算完成了徭役】
【那麼誰來判定你是否完成任務呢,地方官這就是所謂的黃鼠狼看雞了,遇到良心好的還能照實記載,遇到不地道的就要撈點好處,你要沒錢他就大筆一揮沒幹,有意見?這事我說了算,說你沒幹就沒幹,你能咋滴?】
【事實證明在當時除了一小撮品行較好的人外,大多數朝廷官員還是不地道的是不值得信任的,有漏洞不鑽有錢不撈這個要求實在有點高,總之是一句話玩你沒商量】
【無數的老百姓就是這樣被玩殘的,朝廷沒有好處,全被地方包幹了】
「豈有此理!」朱標自然是對民間稅收之事不甚了解,因此大開眼界,不過隨之而來的就是憤怒。
「這幫欺上瞞下的蠹蟲!」
這還是天幕列舉出來的,恐怕沒列舉出來的,多的是魚肉百姓的伎倆和手段。
而老百姓就在一個個王朝中的輪迴中,不停地重複著這種生活!
該死的貪官污吏!中飽私囊魚肉百姓的王八蛋!
胡惟庸此時也站了出來,大義凜然地指責這幫中飽私囊的蠹蟲!
一眾文官也是紛紛仗義執言,大有為黎明百姓除害的英雄氣概。
金陵城,和興茶食店。
一群人被天幕挑起記憶,也憤怒不已,互相訴說著類似的遭遇。
事實上天幕說的都還算很輕的,現實中的官吏會更加惡劣,跟明搶差不多。
而且還站著理,真是冤死都沒處訴。
貞觀年間,長安城。
程咬金等武將目瞪口呆,娘的勒,花樣真多。
果然是閻王易過,小鬼難纏。
李世民眼神晦澀不明,這樣說來,這種稅收制度真的到處都是漏洞,四面漏風啊。
而且地方官員小吏代表的往往是朝廷,被盤剝的百姓如何分得清哪個是朝廷的旨意,哪個是地方官的私心。
不說老百姓,單就是讀書人,恐怕也不得而知,只能任人宰割。
長此以往,百姓積壓著憤懣和不滿,朝廷勢必失了人心,等到這種憤懣和不滿積累到一定程度,等到地方百姓活不下去了,那時想必又是大鬧一場,直到天翻地覆。
而對朝廷來說,可能什麼都沒幹,好處他拿了,鍋卻著著實實地背上了!!!
那,又該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此外這一收稅制度還有很多麻煩,由於收上來的都是東西且林林總總花樣繁多,又不方便調用】
【比如江浙收上來一大堆糧食,京城裡吃不了,本地人又不缺】
【聽說西北缺糧食那就往那邊運吧,一算糧價還不夠運輸費,那就別折騰了,放在糧倉里餵老鼠吧】
【更頭疼的是,各地雖然上交了很多東西,除了糧食還有各種土特產中藥藥材等等卻沒有多少營養】
【這些玩意放在京城裡又占地方還要倉管費,遇上打仗你總不能讓當兵的吃棉花,提幾兩藥材當軍餉吧】
【而某些吃飽飯的大臣,無意之中想了個餿主意,說既然有這麼多東西,閒著也是閒著,不如拿去給京城的官員們發工資】
【有時是糧食,有時是藥材,個別缺了大德的皇帝還給紙幣,胡亂印刷的不值錢的那種】
【必須說明這絕對不是搞笑,自朱元璋以來明代官員都是這麼領工資的】
【早上領工資下去就去集貿市場兼職小商販叫賣的也絕不在少數】
【朝廷吃了虧,百姓受了苦全,全便宜中間那幫龜孫了】
漢末,南郡。
劉備張飛等人已經出離了憤怒了。
「一幫欺上瞞下的王八蛋,全都該死!」
這麼簡單的道理,如果不是天幕挑明,可能很多人一輩子都不會想到。
事實上正是如此,一個帝國如此之大,處處都是信息差。
這麼一個理所當然的納稅,中間竟然能扯出這麼多的以權謀私之事。
更可怕的是,這是整個國家之內的事,不是某一個地方,某幾個沒良心貪官污吏乾的沒人性的事情。
百姓受了盤剝,內心產生怨懟,朝廷吃了大虧,卻對此毫無察覺。
要細說開來,這是斷朝廷根基的損招!!!
諸葛亮仔細琢磨著天幕說的招數,恐怕沒提及到的陰損招數更多,當真是防不勝防。
他想的更多,表面看是稅收問題,其實質是朝廷與民間的溝通渠道被壟斷之後導致的一系列問題。
又或者說裡面有權利濫用的嫌疑,該如何制衡地方官吏也是個令人頭痛的事情。
【於是張居正張師傅決定改變這一局面,他吸取地方經驗推出了一條鞭法,一條鞭法的內容很多,但最主要的是頒布統一規定:】
【全國稅收由實物稅變為貨幣稅,明白點說就是以後不收東西了,統一改收錢】
【這是一個看上去很簡單的命令,卻有著絕不簡單的歷史意義,因為從此以後不管是田賦徭役,還是人頭稅,都有了統一的標準,不是當官的說了算】
【交上來真金白銀,有就是有,沒有就是沒有,不再任由官員忽悠】
【當然了根據官員必貪定律,張師傅也給大家留下了後路】
【因為各種物品如糧食、水果、藥材、絲綢,都按照規定折算成銀量上繳,而折算比率雖是由朝廷掌握,但地方上自然有特殊情況適當照顧照顧,從中撈一筆似乎也是很正常的】
【於是皆大歡喜,朝廷拿到的是白花花的銀子,老百姓也不用聽憑官員糊弄,貪也好搶也好,說好了宰一刀就宰一刀,至少日子好過點,官員們好處少了但也還過得不錯,就這麼著了】
【事實證明越複雜的政策,空子就越多越難以執行,一條鞭法雖然看似簡單,卻是最高智慧的結晶,正如那句老話所說把複雜的問題搞簡單,那是能耐】
【那大家不妨思考一下,結合大明當時的實際國情,一條鞭法有沒有問題呢?】
洪武年間,金陵城。
「又是張居正!」朱元璋之前就記住了這個名字,上次聽到他的名字是在提及宗室制度問題的視頻,當時就是他釐清了宗室度牒實際人口數量,如今又是他主持稅制改革,看來倒是個能人!
「而解決辦法竟如此簡單?」朱元璋吃驚了一下,緊接是又是眉頭緊鎖,不對,一條鞭法恐怕也是出了問題吧
雖說比之目前的稅制可能要好許多,可一條鞭法的問題又是什麼?
這後世的後生怎麼都喜歡說話說一半?真該打板子!!!
朱元璋無奈將心思收了回來,一條鞭法,或許該試點看看情況再說!
貞觀年間,長安城。
李世民本來長舒了口氣,但隨即臉色又崩了起來。
說話說一半,xx短一半。
他也忍不住在心裡罵了一句,一條鞭法又有什麼問題啊。
如果說此前的稅法問題還有跡可循的話,一條鞭法是完完全全後世改良後的制度,沒有可考經驗和數據。
全靠猜.
房玄齡撓了撓頭,面色苦哈哈地,接下來的一個多月可別想好過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