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菜籃子工程

  第126章 菜籃子工程

  金陵城。

  在這個年代,糖不算很稀有,但也是較為珍貴的,沒便宜到可以拿來隨便吃的地步,家境實力好一些的家庭都備有少量,作為調味品。

  從各個不同的作物來看,後世的國家,其收成較之如今,多到一個令人難以想像的地步,就像這個製糖的作物——甘蔗。

  萬掌柜沒有種過甘蔗,不懂得甘蔗的種植方法和甘蔗的習性,但也知道糧食的產量的提升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

  就拿水稻來說,去年他特地打聽了一下,不少使用了天幕提及的土化肥的水稻,產出提了2-3成,有些收成誇張的也不到4成,這裡面可能還有吹牛報的數,真實的情況,平均應該是提升2成多一點點。

  這個提升已經很誇張了.相當於大豐收了。

  他實在難以想像,後世的工業化肥,農業機械化等,還能怎樣將糧食提升到『吃不完』的境地,況且是在M國的人口較之如今還多了幾倍的情況下。

  其他人倒是非常羨慕M國人的糧食價格,瓜果蔬菜貴而肉蛋類便宜,這簡直是美好的生活啊,蔬菜哪裡不能種,挑一摞土回來擺院子裡或家門口都可以。

  不過從評論區得知,他們並不自己做飯,平日裡吃些漢堡可樂什麼的,便利是便利了,但在飲食上才會不可避免陷入所謂的『高糖』的陷阱。

  【明清是中國飲食文化高度發展期,宮廷餐飲集幾千年之大成,豐盛奢華,但奢華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一是華貴的餐具,明英宗期間,皇家用的餐具多達377000多件,清朝乾隆皇帝吃一頓早餐,要用12個銅胎鍍金的琺瑯碗,黃盤4個,金碗兩個,小金碗一個,金碟兩個,金勺子一個,青玉香金筷子一副】

  【另一個奢華是皇家的排場,清朝皇帝的御膳房有廚藝370人,御茶坊有120人,慈禧早晚兩次正餐各48道菜,過年過節則要108道,實在嘆為觀止】

  【從吃的來說,明朝宣德皇帝已經可以吃上一點進口的新鮮食品,啥好東西呢?朝鮮進貢的泡菜】

  【天啟皇帝喜歡吃海味,經常吃烤蛤蜊、炒鮮蝦、甜雞腿,他還喜歡吃新鮮的蓮子湯和炒西瓜子,隆慶皇帝喜歡吃點心,宮廷就獨創了一個『絲窩虎眼糖』】

  【當時在宮廷外特別受追捧,製作方法和器具一直密而不宣,都是宮內甜食坊的專人精手,絕不讓閒雜人等看見】

  【老百姓一輩子連聽都沒聽過,那這絲窩虎眼糖到底是何方神聖呢,其實就是麥芽糖做的龍鬚酥,一圈圈盤起來就像一個個小燕窩所以叫絲窩,至於虎眼就是用紅酒麴之類的,在窩窩中間點一下,整體形成一個類似眼睛的外觀】

  【再看看皇帝們吃的時令菜品,明朝皇帝們春天吃餃子、冬筍、銀魚、鴿子蛋,各種柑橘、棗糕、糯米糍粑,夏天吃白煮豬肉粽子、蓮蓬、西瓜,秋天吃菠蘿蜜、食魚、肥蟹、麻辣兔,冬天吃爆炒羊肚、鵝掌、烤羊肉、醋溜鯽魚】

  奉天殿前。

  朱元璋表情有些變化.一方面是這些生活與他如今的並無太大差異,在天幕中見到談及類似自己的日常生活時,那感覺還是有些怪異的。

  另一方面,天幕提及的後世子孫們的排場之大讓他很是無奈。

  他自認為生活已經足夠節儉,除了日常飲食肉食多一些外,其他並沒有出格的地方,連宮中開支也儘量縮減,更別說一個小小的光祿寺了怎麼會養這麼多閒人!

  就算從飲食上來說,他日常所吃的肉食也是雞鴨羊豬等家禽家畜,沒有讓地方耗費民力物力上貢地方特產。

  他以身作則多次下令,禁止地方進獻特產、玩好,像香米、葡萄酒、竹簟、人參等等。

  皇宮裝飾皆以簡譜為主,去雕琢,命熊鼎等人收集古人之事書於壁上。

  但由儉入奢易,畢竟隔著上百年時間,後面皇帝慢慢由節儉走入奢侈那是必然的事情,他想要干預也是無從下手的.

  胡惟庸、劉基等人也不語,按天幕所說的,其實皇帝飲食真不算奢侈只不過排場方面倒是有些太誇張了,皇帝為了口欲之私而養這麼多閒人,不僅要管人吃喝拉撒,每個月還要發月俸,這於國庫倒是個不小的負擔。

  不過歷來朝廷,隨著承平日久,無論是宮中支使又或者朝廷官吏,都會不可避免的膨脹,人數較之開國之初要多上幾倍乃至數十倍。

  龐大的支出會將朝廷財政拖向泥潭,直到朝廷實在受不了開始裁汰冗官,精簡人口為止。

  這一點主要是皇帝的原因,碰到好皇帝,或許還願意裁汰多餘人員.

  【從上述舉例可以看到,明清皇帝們吃的真的就很一般,我們隨便點開一家外賣軟體裡面都比這豐富這一點除了生產力低下導致的食材稀缺外,還有一點就是交通問題】

  【古代交通工具不發達,從南京到北京都要十幾天的路程(飛機直線距離2小時),可以想見就算各地想進貢一些生蚝、龍蝦、帝王蟹等,或是什麼時蔬瓜果什麼的,也沒法準時新鮮送達】

  【而且皇帝們的飲食在當時已經算很奢侈了,可這簡直比咱們的外賣還要單調】

  【古代生產力低下不僅食材有限、調料都很稀缺,鹽糖醬醋是比較珍貴的存在,更別提什麼味精雞精各種調料了,所以真正想吃好,還得靠科技】

  【今天的我們,一年吃掉全球70%的鵝肉,67%的西瓜,50%的豬肉,40%的水產魚貨,30%的羊肉,11%的牛肉】

  【凡是地球上能長出來的東西,中國人就沒有吃不到的,翻開歷史,我們必須由衷感謝祖國的現代農業、養殖業和菜籃子工程】

  【用幾十年努力讓全球的山珍海味走入每個尋常家庭,讓你我這樣普通的人也擁有遠朝帝王的美食享受】

  和興茶食店。

  一眾人樂呵呵望著天幕,心態是好奇又有些羨慕。

  皇帝的生活原來是這樣的啊,當然更羨慕的是後世的生活,從飲食方面來說,已經和皇帝差不多了.

  這一點從此前刷到的美食街的視頻就可知道,更重要的是分量啊看看天幕提到的數據,簡直是誇張到難以想像的地步,一個國家的牛羊豬鵝水產魚貨,占比都排的上號的.另外的五十多億人口呢?

  萬掌柜等人都知道天幕說的邏輯是對的,新鮮蔬菜和瓜果都要求新鮮,以如今的交通效率,想吃到比如廣州那邊產的時蔬瓜果什麼的,基本上就比較麻煩。

  沿海的魚類海鮮也是如此。

  從這方面來說,後世那麼誇張的交通通行效率,確實大大縮減了路途時間,所以在糧食產量足夠的情況下,大規模養殖和銷售成為了可能。

  「從金陵到北平飛行距離只要2小時,也就是一個時辰?」一眾人也想過飛會比地面上馬車跑要快很多,但一直沒有個具體的概念。

  「時速900多里路.這也太誇張了」蘇先生也感嘆,這聽起來像是在吹牛.但他們都知道,任何人都可能是在吹牛,唯有天幕說的一般都是真的。

  稍微出過遠門的,都知道這個速度有多麼的不可思議。

  當然大部人都不知道北平在哪裡於是只好請教其他老兄,不過聽別人說了一大堆也沒明白是在哪裡,只知道距離一千多公里。

  再將從金陵到鄉下的距離,不過幾十里路就要走一天.一換算下來,才明白其中的含金量!

  一個個嘴巴張大得足以把雞蛋塞進去。

  萬掌柜看著眾人驚訝得張大了嘴巴,心裡也有些好笑,不拿如今和後世對比的話,是沒有那麼大的煩惱的。

  飛機什麼的,那是朝廷要考慮的事情,他已經一把年紀了,早已明白身為小人物自家人平平安安才是正事。

  不過有時候心裡也會想想,不知道有生之年能不能親眼見到飛機,或者搭上一程。

  奉天殿前。

  「這不對吧?」朱元璋皺著眉,說著又重新掐手指算了一遍,數據還是一樣啊

  「你們算得是多少?」胡惟庸向其他人問道,眼神里有些不敢相信

  「.」

  「說啊!」胡惟庸有些不耐煩。

  「每小時900多里」

  「一個時辰是兩小時.」

  眾人你看我我看你,嘴唇囁嚅了一下,終究是沒有出聲。

  要知道八百里加急,在不計代價、換人換馬的跑法,加上實際路況,一天也才堪堪跑600-800多里路。

  此前眾人不知道飛機的飛行速度,總想著就算能飛也只是比馬兒跑得快一些吧,直到此時才明白這效率完全是雲泥之別,毫無可比性。

  「這內燃機.到底是什麼怪物啊.」朱標也被折服了,這算得上國之重器了吧。

  朱元璋眼神炯炯,一眼掃過群臣,最後注視著科學部的眾人,語重心長道:「內燃機,飛機等重器,就仰賴眾卿了。」

  孫傳時等人有些手足無措,但同時心裡又生出一些激動,連忙表示願為陛下、為大明肝腦塗地。

  【提到菜籃子工程,就不得不提一提其具體內容,它讓我國的蔬菜產量,消費量,人均消費量都實現了全球第一】

  【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統計的數據,我們國家的新鮮蔬菜的產量量,占到全球產量的52.3%,第二大的是印度占到全球產量的11%,第三大美國的蔬菜產量占到全球的2.7%】

  【2020年我們蔬菜的田間的產量是7.7億噸,人均田間蔬菜的產量是半噸,商品蔬菜的5.5億噸,我們人均每天0.68公斤的蔬菜,這個量已經遠遠的超過了世界平均水平,超過了居民膳食指南,裡面推薦的每天蔬菜消費量】

  【從1988年開始菜籃子一期工程建設,建立了中央和地方肉、蛋、奶和蔬菜生產基地及良種繁育、飼料加工等服務體系,保證居民一年四季都有新鮮蔬菜吃】

  【從1995年到1999年,這個菜籃子工程第二個階段的時候,國家就開始推行規模化集中生產,在最適宜的區進行蔬菜生產基地的建設】

  【到第三個階段就是2000年到 2009年,這十年間實際上我們已經開始提出了安全的蔬菜、綠色的蔬菜,我們的蔬菜不僅產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在質量方面也有了非常大的提高】

  【從2010年到現在四個階段,我們關注整個產業鏈,生產上怎麼進一步提高,消費上怎麼樣減少浪費,包括產地冷鮮、冷鏈運輸,到了銷地冷藏直接進入商超,保證你拿到手裡的是非常新鮮的蔬菜,尤其是葉菜類】

  【這個實際上都是我們國家30多年的菜籃子工程建設的成果,國家在裡面的投資,企業和科研人員在裡面投入其實很大,才能保證生產、運輸、保存的過程中不出現差錯,大家隨時去菜市場、超市都能買到新鮮的各地的時蔬瓜果.】

  唐,長安城。

  李世民挺欣賞後世這種『集中力量辦事』的風格,如南水北調、西氣東輸、黃河治理、三北防護林等工程,無不是造福一方的良政。

  只是天幕在提到這些工程時,細節方面的內容又不足,因此他只能花些心思去琢磨。

  此時又聽到一個菜籃子工程,不由得有些哭笑不得,這個名字實在是太接地氣,沒有『南水北調,三北防護林』等名字和內容來得霸氣,像是婦道人家安安心心為一家老小張羅衣食。

  但就像人不可貌相一樣,這個菜籃子又事關民生,影響重大。

  「原來朝廷還管老百姓吃喝拉撒啊」有人笑著說道,這種特地去關注民間需求,設立多期工程去統籌生產建設,很像他們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風風火火搞生產建設的風格。

  「在長安城的大夏天就能吃到海邊蝦蟹,那該是何種感覺啊?」不少人都暢想著,天幕說的勾起了他們的食慾,但長安城居內陸之中,實在是難得這種食物。

  要真從海邊轉運過來,沒到半路可能都臭了,而後世的交通效率還有什麼冷鏈運輸等,可讓人大開眼界了。

  冰是什麼啊那可是長安城都少見的稀罕玩意,後世竟然拿來做運輸用當真奢侈啊。

  房玄齡笑呵呵看著,菜籃子工程可不是隨隨便便辦的,以如今的交通條件,糧食生產效率實在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吃都吃不飽,談什麼新鮮蔬菜,時令瓜果。

  就算解決了吃飯問題,空出多的土地來種植蔬菜,那運輸也是極為麻煩.從洛陽轉運糧食到長安都極為艱難,更何況是磕碰不得的瓜果蔬菜。

  好在陛下也是明事理之人,知道哪些政策能施行,哪些需要改進,否則換上上一任皇帝那好大喜功的脾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