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霍亂

  第102章 霍亂

  明,金陵城。

  朱元璋還真仔細琢磨了一會,蜀漢的問題無非就是地小人少,有100萬年輕力壯的大學生,如果糧草還能供應得上的話,那別說北方的曹操了,紅色星星旗都能給你插到歐非大陸去。

  三國中單方面超過十萬次的大戰役都沒幾次,一百萬的大軍基本全是碾壓局,給出百萬大軍其他方不變,三方任何一方都能一統天下。

  不過有100萬大學生,誰缺心眼拿去打仗啊這可是受完後世十幾年科學教育的人才啊。

  要知道,歷來讀過幾年書會寫字的都算得是十里八鄉一賢了,這幫人可是中流砥柱,是未來文治的關鍵人才。

  更別提他們自身的素質,所懷的本領等,不僅對未來歷史要發生的大事了如指掌,更是身懷領先領先的各種科學學問,這些學問可是實打實的能提升國力的。

  光是化肥和蒸汽機等就已經夠敵軍喝一壺的了,歷來打仗打的首先就是糧餉,一個人數占優,滿餉打半餉的軍隊,朱元璋不知道主將要無能到什麼程度才會輸。

  別說100萬了,10萬大軍換10個大學生,朱元璋都會毫不猶豫

  只不過這些都是妄想罷了,朱元璋搖搖頭,將這些想法驅散。

  朱標還是感覺新奇,好像這一幫大學生為了什麼實習證明什麼都肯干?

  沒道理啊難道後世人才溢出這麼嚴重?

  「翟天臨又是誰?什麼梗?」

  《100個真材實料的大學生就足夠了.多了浪費》

  【中國歷史上霍亂出現得非常早,在醫學典籍當中,出現的頻率也非常之高了,比如漢末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中說:病有霍亂者何?答曰:嘔吐而利,此名霍亂。】

  【《肘後備急方》中說:其所以得霍亂者,多其飲食,或飲食生冷雜物,以肥膩酒膾,而當風履濕薄衣露坐,或夜臥失覆之所致】

  【也就是說,這個霍亂極大的可能指的是急性腸胃炎,或者其他的一些腸胃病】

  【所以這個古醫書上說的霍亂和我們認識的那個,屠戮超過1.4億人的那個霍亂,就不是同一個東西】

  【我們今天這個霍亂,可以稱之為叫真性霍亂,指的是霍亂弧菌污染食物或者是飲用水,所造成的腸胃感染、發病快發病猛,傳染率和死亡率都極高】

  【到現在,我們國家甲類傳染病就是鼠疫和霍亂,因為這兩種病在歷史上可以說是殺人無數】

  【霍亂是19世紀的時候才被人們所發現,它最初的發源地點在恆河(主流觀點)】

  【後來順著海陸貿易這才傳到了我們中國,羅爾綱寫的這個霍亂病的傳入中國,認為是清朝嘉慶二十五年,也就是1820年,首見於南方地區,後來蔓延到了這個北方】

  【霍亂發病後,人會上吐下瀉,噴射的量非常巨大,一開始還能看到黃色,不久就會拉的像淘米水一樣清澈,眼窩會因為大量脫水而凹陷,皮膚會起皺,淚管會排空,血液則會變成焦油狀在血管中凝結最後死者就像一具藍色的乾癟的乾屍】

  明,金陵城。

  朱元璋開始聽到霍亂曾屠戮1.4億人不由得冷汗直流,如果後世這玩意和古方記載的霍亂是同一個東西的話,那後果真的不敢想像,所幸它只是在幾百年後才出現。

  即便如此,奉天殿前的諸位還是神情凝重,任何一場大規模瘟疫下的防治經驗都是寶貴的。

  為什麼在後世會有這麼多、這麼大規模的疫病呢?

  毫無疑問是交通的發達,各國的日常往來、貿易頻繁在其中起到了極其關鍵的作用。

  「這恆河怎麼如此耳熟?」朱元璋依稀記得好像在評論區中見過不少次這個名字,具體是在哪裡又有些忘了。

  「是天竺那邊的一條河流。」

  「哦,是後世他們稱為印度的地方。」朱元璋恍然大悟,隨即又炸毛:「哪裡?!」

  鄭和下西洋曾到過的國家,還在古里停留過,不止一次!

  此次提前下西洋,肯定要和天竺沿海各地方都會打交道,朱元璋臉色一下就陰沉了下來.

  【1854年的時候霍亂襲擊了倫敦,短時間內造成了大量人口的死亡】

  【當時認為包括霍亂在內的很多傳染病的傳染途徑,一般都認為是毒氣論,比如說英國當時著名的這個公共衛生之父查德威克,甚至於南丁格爾都是這樣一種看法】

  【因為當時倫敦衛生很差,他們就認為當時那個倫敦遍布的那個污水、糞便、垃圾等這些東西,它們身上發出來的那個毒氣是導致傳染病的主要原因,那當然也包括霍亂】

  【當然我們現在知道這個理論錯的非常離譜,其實傳染病傳播主要分為傳染源、傳播介質,傳染源就是我們所說的細菌病毒,傳播介質包括水、食物、空氣、唾沫(接觸)、蚊子蒼蠅蟑螂虱子老鼠等】

  【而霍亂的大規模爆發,其實就是靠污染的水源進行傳播】

  【有了這個認識,其實足以應對很多的傳染病了,在中國古代,雖然沒有認識到細菌和病毒,也沒有提出過這麼準確的理論,但人們面對瘟疫時一般選擇封城、隔離處理等,其行為和如今防治各類傳染病道理是一樣的】

  金陵城,不少藥房、診堂的醫師都汗顏,這個毒氣致病論,其實和瘴氣論、邪氣入體沒什麼區別。

  如果翻閱各地地方志就會發現,歷朝歷代其實小規模的瘟疫爆發就沒停過,雖說在數千年的防治經驗下人們已經摸索總結出了一套有效的防疫方法。

  但科學的不發達,導致對傳染病的認識不足,自然而然的治療和預防方案的效果就會差很多。

  奉天殿前,太醫院張院使神色肅然,天幕寥寥數語已經將瘟疫的傳播方式道破,意思是只要切斷了傳播途徑,各類瘟疫就會自然而然被瓦解。

  換句話說,只要一個城市水源,公共衛生等情況良好,那麼瘟疫發生的概率是很小的。

  此前就算有神醫認識到水源、食物等途徑,但也沒人意識到空氣、唾沫甚至各種蚊蟲能傳播瘟疫,這寥寥一句話,其實是寶貴的經驗,是用人命堆出來的經驗。

  以這種方式審視地方府志上歷朝歷代的瘟疫,其成因或許複雜,但傳播途徑基本都沒差,找到傳播途徑,針對性掐斷這一途徑才是消滅瘟疫的正途。

  比如通過水源傳播,則放棄被污染的水源等,通過蚊蠅傳播,則針對性滅蚊滅蠅等。

  良言一句,可撥雲見日。

  【回到倫敦霍亂大爆發這邊,當時歐洲的城市衛生狀況真的一難言盡.中世紀的歐洲人雖然厭惡臭味,但卻不排斥糞便本身,有的甚至還在研究它的藥用價值】

  【16世紀的德國修士馬丁路德,每天會進食一茶匙自己的糞便,18世紀的法國宮廷侍從,會把自己的糞便曬乾磨成粉再用鼻子吸入】

  【你能想像成千上萬頭豬牛馬和流浪貓狗在紐約街頭晃蕩、肆意排便,行人和車馬就在糞便上踐踏慢慢把它們踩成了稠密的毯狀嗎?】

  【你能想像走在17-18世紀的浪漫之都巴黎大街上,隨時都可能被窗外飛屎砸到的那種崩潰嗎?你能想像羅浮宮中大小便隨處可見臭味熏天嗎?你能想像你家裡現在有兩坨大便嗎?】

  【更絕望的是源源不斷的排泄物排入河流、滲入地下水中,每位市民不管自願不自願,每人日均糞便攝入量為兩小勺】

  【當時還沒有這種集中供水集中消毒管理的自來水,飲用水全都靠這個自然河流,加上不注重衛生,糞便排泄和飲用水都是同一條河流,上游如果有傳染病患者,他的生活物品或者是糞便一經排入河流,那下游就遭殃了】

  【在這種天然的溫床里,霍亂的大規模暴發就不足為奇了,然後霍亂以50%的致死率,伴隨著潰敗的大軍的步伐橫掃整個歐洲,又被歐洲人帶到了美洲,所到之處屍橫遍野】

  唐,長安城。

  李世民皺著的眉頭就沒舒展過,此時聽著天幕的污言穢語,是既噁心又得認真去聽。

  關於亂扔垃圾,歷朝歷代都有明文法律禁止,並伴隨著各種刑罰,例如韓非子中提到的:殷之法,棄灰於道者斷其手。

  此後的秦,漢以降,處罰力度降了許多,但也還是明文禁止亂扔垃圾的,像唐律:穿垣出污穢者,杖六十。

  就這種力度,地方上大大小小暴發的瘟疫都數不勝數,似歐洲這種「窗外飛屎」.李世民根本難以想像。

  如今長安城有采蜜人幫著收集處理糞便,這個倒是沒太大的問題,倒是水源需要特別仔細保護。

  天幕中提及的統一供水,統一消毒管理也是個很好的辦法,只是工程量太大,暫時沒法考慮。

  春滿庭中,甘棠姑娘等人恍然大悟,原來後世那種從城市街道到個人的面貌潔淨,到那種令人髮指的程度,不單單是出於愛美之心。

  那裡面的男子女子,一個個無論是著裝考究,還是面貌形象,比長安城的臭男人要乾淨很多,特別是那些女子那一頭烏黑柔順的長髮,精緻的妝容,令無數女子艷羨。

  【那時候有個叫約翰.斯諾的醫生,他在1846年的時候就出版過一本小冊子,叫做《論霍亂的傳播模式》,他認為:造成霍亂的主要原因還是毒素,不過毒素是通過飲用水來傳播的】

  【等到這場倫敦霍亂起來之後,他就進行了一場自費的這個調查,在這麼大的一個區域內,他在那調查每一個死亡案例,哪個地方有一個有居民死亡,他就在地圖上面標一個黑色的一個小方塊】

  【從他統計的那張地圖上可以看見,那些黑色的條塊就是死亡案例的統計,越往圖中間就打了一個p字這個地方越是靠近這個點,死亡案例就越多】

  【那個地方是一口井,約翰斯洛就認為這口水井就是罪魁禍首,因此他要求市政部門把這口水井給封了,結果這口水井封了之後,果然發病率就下降,過了不久疫情就消散】

  【講了這麼多,其實霍亂患者的直接死因是脫水,認識到這一點後,當患上霍亂後最有效的方式是夠患者注射生理鹽水,如果沒有生理鹽水,則可以用1L水配備半勺鹽六勺糖的溶液,給患者服下】

  【當然也可能患者根本喝不下,或者喝下去立馬又吐出來了,後來晚清名醫王孟英提出了一個法子可以有效治療上吐下瀉的問題,那就是雞矢白散】

  【就是用雞屎煮水給病人喝,後來這個方子把雞屎改成了蠶屎,也就是蠶矢湯】

  明,金陵城。

  皇宮中,書吏們奮筆疾書,開始記錄各個配方。

  「生理鹽水為何物?」劉基等人也抓耳撓腮,光是這個名字難道就是簡單的鹽水?可為何要加「生理」二字進去。

  而且這個是用注射的方式往身體裡輸液,定然不會是簡單的鹽水。

  天幕來提到了一個替代的法子,這個倒是可以服用的。

  視頻至此又重新播放了,這裡面雖然只說了霍亂的前因後果,但裡面涉及的治理方法倒是給朝廷帶來了新的思路,當然更優的選擇肯定是防範於未然。

  「想來當時後世的那場疫病是通過接觸傳播?」不少人想起了當時的情況,不少醫務人員都是全副武裝,包的嚴嚴實實的。

  「是了,原來如此!」張院使恍然大悟,接著又想到,如果一時間沒法確定瘟疫的傳播介質的話,那可以通過類似的方法隔絕。

  他將自己的心得講出來,引得眾人點頭,有防護肯定是比沒防護的好。

  朱元璋聽著他們的議論,心中想的則是一座座城市的衛生問題,如何保證水源的安全,生活污水的處理等,毫無疑問,還是這種統一管理統一處理的模式要好一些。

  否則平頭老百姓哪裡管得了那麼多,肯定是就近排入河裡。

  如果說一座城還好,那麼多城池,光是工程量和花費就是一筆天量的數字。

  這些都是從天幕上看不到的地方,這些基礎設施保證了那麼多城市的居民衛生安全,保障了那麼大人口的城市井然運行。

  朱元璋無奈,想著天幕什麼時候透露下金銀礦的位置,手頭有些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