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4章 陶公編造歷險記

  庾悅的眉頭一皺:「助我成軍?難道你是準備把你和羅龍生的關係,公之於天下了嗎?這會不會讓劉裕他們更加懷疑你?」

  陶淵明微微一笑:「當然不能按這樣來,我的計劃是先進入你的幕府,成為幕僚,你現在畢竟還有官爵在身,是有可以開府建幕的權力的,我作為被妖賊劫持到荊州的文人,逃離妖賊軍中之後,到你的軍府之中應募做事,是很合理的行為,誰也不能說什麼。」

  庾悅笑道:「如果是逃出敵營,是不是應該去劉道規的府中報導,而不是到我這裡呢?」

  陶淵明搖了搖頭:「我和劉裕還有劉穆之交惡的事情,天下皆知,當年連劉裕的軍府我都辭官而退了,,又何況是他弟弟的?劉道規是荊州刺史,征西將軍,位高權重,但只憑這個就足以迫使我加入他的軍府了?大晉的士族文人總還有點自己選擇加入的軍府的自由吧,我陶淵明一向不畏強權,從不趨炎附勢,不去找劉道規,這才是符合我一向以來的性格和外人對我的認知吧。」

  「更何況,我如果加入的是你庾公的軍府,你同樣也是被劉道規下令奪軍的受害者,我們可謂同病相憐,同為士族的身份,走到一起,我利用我在荊州地區的名氣和關係,找到我的門生故吏,歸到你的部下,在你最窘迫的時候給你支持,讓世人知道,這個世上能打的不止是劉裕的北府軍,我們士族同樣可以獨立建立一支軍隊,一樣可以為國作貢獻,這不讓人對我們產生敬意嗎?」

  庾悅哈哈一笑:「說得好啊,但你好像忘了兩點,一是你如果有這樣的本事,可以自己獨立組建軍隊,朝廷是允許在妖賊叛亂的地區,有力人士自行抗賊的,這第二嘛,我真的組建起軍隊,要是劉道規再次下令兼併我的部隊,又當如何?」

  陶淵明不慌不忙地說道:「我可不是按一般的情況,自己招募百姓和丁壯組建軍隊,而是出去遊說那些手中有軍隊的將校們,加入你的部下,羅龍生就是這種情況,他是雍州軍官,但是跟我是同族舊識,我如果勸他跟你走,加入你庾公的軍府中,更有前途,那他脫離魯宗之的部下,不就是順理成章的事嗎?所謂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更何況是改換門庭,加入自己更喜歡的部隊呢?劉裕本人不也幹過這種事,當年是脫離了劉牢之所部,自立建軍,他要是追究這個事,我把劉裕當年的舊事重提,保管他沒辦法追究。」

  庾悅點了點頭:「確實如此,劉裕就是改換過門庭幾次,在自己離開劉牢之之前,就是劉牢之把他從孫無終手下調過來的。我若是向魯宗之開口借調羅龍生,而羅龍生又願意過來,這就沒問題了吧。」

  陶淵明正色道:「你們庾家能給魯宗之的東西不少,比如要是送他們一些糧草軍械,或者是幫忙魯家在朝中運營到一些官爵之類的,魯宗之必然會同意放人,比如要是羅龍生手下帶六百人過來,你給出三千副盔甲裝備,再給出兩萬人可食用一年的軍糧,,還怕魯宗之不同意?」

  庾悅嘆了口氣:「那我們庾家又得出一次大血了,而且,羅龍生要是過來,我還得負擔他軍隊的裝備和糧草,這真的值得嗎?」

  陶淵明搖了搖頭:「區區幾千人的裝備和糧草而已,對庾家來說不過是九牛一毛,甚至用不著你們一年的進帳,要是連這些投入都不肯出,那庾公現在就可以回建康了,只怕這樣的結果,就如你所說的那樣,是其他世家會對你們群起而攻之,奪你家業,到時候的損失,就遠不是這點投入了。」

  庾悅咬了咬牙:「這些道理我當然明白,不過是抱怨一下罷了,畢竟我這次組軍出來就花了不少資源,之前隨劉裕遠征南燕,先後一年都供應大軍軍需,還加起來投入了上萬的人力作為援軍和民夫,這對我們吳地的莊園影響可不小,這幾年我們庾家也沒啥餘糧,並不是你想像的九牛一毛這麼簡單。」

  陶淵明平靜地說道:「大家現在日子都不好過,庾公可以給個痛快話,是不是這次還能合作,如果不行,我們也得早作其他打算才是。」

  庾悅沉聲道:「你陶公還能有什麼其他打算?難不成回去向劉裕自首?你就不怕你在妖賊軍中這段經歷,是你永遠也說不清楚的?」

  陶淵明淡然道:「無所謂,看劉裕是不是要對我趕盡殺絕了,這次妖賊起兵,歷時一年多,戰火遍及整個大晉除了吳地外的幾乎所有地區,軍民死傷慘重,大批的官吏和士族落入敵手,我這種最後自己逃出來的都算是好的,幫妖賊為官做事的人更是不在少數,要是全都說不清楚,全都不放過,那劉裕會成為天下公敵,畢竟,他們當兵的保護不了江山,還要怪那些陷入敵營的士族嗎?」

  庾悅笑了起來:「這話確實是有道理,尤其是你陶公,是在建康被妖賊劫持的,是劉裕他們沒保護好你才是。不過,要是有人借題發揮,說你和妖賊是一夥的,跟他們裡應外合,那你可就麻煩了。你還得想好解釋才行。」

  陶淵明冷笑道:「我要是裡應外合,那直接夥同劉婷雲就是,還至於被她刺了一劍幾乎送了命嗎?我當時給安置在孟府之中,又不是什麼機密緊要之地,怎麼個裡應外合?說這話的人得過過腦子才行。庾公,只要你信任我,收我入幕府,那咱們的話只要統一,不給別人鑽空子的機會,就不會有人懷疑到你我。」

  庾悅深吸了一口氣:「好吧,就算這些都能順利實現,但只靠這羅龍生的千人左右部隊,甚至你說只有幾百人,這點軍力就能助我成事,讓我變出一支大軍來嗎?」

  陶淵明微微一笑:「那要是庾公能通過招收散兵游勇,吸引來三四萬天師道的舊部,你有足夠的糧草來養活這幾萬人嗎?」(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