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鵬的意志早已經沒有人可以反對了。
更別說現在大多數人壓根兒就不想反對,都想著立功受賞,在天下一統的最後時刻立下一個大大的功勞。
平滅遼東之戰,是魏帝國一統江山的最後一戰。
雖然這邊蜀漢戰爭剛剛結束,江南剛剛平定,還有不少局部戰鬥要打,用兵的地方很多。
但是在郭鵬的引導之下,魏帝國一統江山的這種意志和氣勢實在是太猛烈了。
猛烈到了幾乎沒有任何人可以阻擋的地步。
幾乎是立刻的,受降大典結束之後,平滅遼東之戰就被要求開戰。
所有人都知道,他們的皇帝郭鵬不做沒有把握的事情,他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有把握的。
所以平滅遼東之戰也是如此。
這不是頭鐵,而是底氣十足。
平滅揚州用的是徐州和九江廬江兩郡的物資,還有少少一部分豫州的物資。
平定荊州主要是動員豫州的力量,但是荊州很快就投降了,大戰沒怎麼打起來,豫州的元氣完整的保留,接下來就是荊州的事情了。
平滅益州用了關中漢中和攻伐荊州得到的物資,兩個月結束戰鬥,並未損耗太多物資,以魏帝國多年屯田墾殖積存的糧秣,完全可以應付。
這都是中原和關西地區的物資與動員。
而平滅遼東,用的是冀州幽州和并州的物資,而河北之地上一次發動大型戰爭還是在平定袁紹之後的并州戰爭和討伐鮮卑之戰,距今已有數年。
河北三州休養生息數年之久,冀州并州幽州都有大規模的屯田和修路,糧草堆積如山,物資充裕,人力充沛,正是可以發動戰爭的時候。
然後就是財力方面。
有官員提出,延德元年二年接連兩次大戰,各地大工程頻繁,江南還有接連不斷的小型戰鬥,這對於財政來說壓力很大。
他們覺得平滅遼東之戰是不是可以稍微放緩一下,給大家喘口氣。
財政部尚書王粲站了出來,秉承郭鵬的旨意,公布了財政部的帳目。
帳面上顯示延德元年和二年魏政府的財政收入並非赤字,反而是略有盈餘的,所以要應對這場統一戰爭並不困難。
不少人都覺得魏帝國的財政肯定是做了假的,不然為什麼那麼有錢那麼能打仗卻不至於國庫虧空呢?
前漢時期,打一場幾萬人的戰鬥就要把國庫打到空蕩蕩可以跑馬車,從上到下感覺就沒有不缺錢的。
可郭鵬立業以來,感覺從來就沒有缺過錢,前漢滿朝大賢都解決不了的事情在郭鵬這裡似乎就不存在,無論要做什麼都能拿出錢辦妥,而且還辦的非常好。
有些人明白這裡頭的門道,但是閉口不言,不敢亂說,生怕得罪了某些人。
也有某些人是真的搞不太懂,但是也覺得有些莫名的不安心,不敢亂問,就當不存在。
很多人的思維其實還停留在前漢時期朝廷缺錢軍閥缺錢的時代,覺得天下間什麼地方都缺錢,什麼地方都能鬧災害,就沒有安穩富庶的敵方。
但是現在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時期了。
時代變了。
東漢缺錢的根本問題,郭某人難道不知道嗎?
他很有13數的好不好?
所以從一開始他就不停地夯實自己的經濟基礎,小心翼翼的發展,廣積糧,緩稱帝,苟到最後,才成為了最後的勝利者。
大規模屯田讓郭某人不缺糧食,鹽鐵官營讓郭某人不缺錢花,官鑄錢幣和糧食掛鉤的政策讓郭某人可以牢牢控制物價。
郭某人的手中掌握著主動權。
前漢大部分帝王都不能掌握的國家層面的主動權。
多年來的建設已經讓他在某些地方獲利頗豐。
有些地方還需要持續不斷地投入,比如關西和江南,但是提前發展起來的地方,比如中原地區和河北地區,這些地方的財政收入已經足以支撐他繼續開疆拓土的步伐了。
他開國不是拍拍腦袋就開國了,多年準備之下,他建立的郭魏帝國不是西晉王朝這個建立之初就已經六十歲的遲暮老人。
他的確不是那麼有錢,因為花錢的地方實在是太多,搞建設的地方實在是太多,花錢如流水。
可他的確也不是那麼缺錢,否則屯田、鹽鐵官營和官鑄錢幣都變成了毫無意義的政策了。
他多年來的努力使得他可以掌控整個帝國的經濟走勢,什麼時候該停一下,什麼時候不用停下來,他是一清二楚的。
所以這一戰的進行沒有任何疑問,繼續推進。
「此戰不需要動員并州,冀州的糧食和幽州本地人就足以支撐大軍行動,遼東缺乏人口,公孫度麾下軍隊號稱十萬,但是據我等探知,其實也就三四萬人,我軍無需動用太多的兵馬,無需大動干戈,也能平滅公孫度。」
參謀台之中,商討此戰戰略戰術之時,從蜀中返回的荀攸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不止,公孫度在遼東和當地蠻夷還有三韓關係甚好,若是高句麗以及三韓出兵相助,應該不止這些人。」
戲忠補充了一下:「林林總總算起來,公孫度若要抵抗,真的拉起一支五萬人左右的軍隊不是難事,我軍若要蕩平公孫度,兵馬至少不應該比他少太多。」
郭鵬點了點頭。
「雖然說是最後一戰,必勝之戰,但是,不能小覷公孫度,公孫度割據遼東,誅滅豪門,對遼東之地的掌控非一般人可以比較,向外交好高句麗和三韓,拉起五萬人不難,我軍不能少。」
稍微思考了一番,郭鵬開口問道:「廣陽大營的準備差不多完成了,於文則那邊練了三萬兵馬,可以在這一次派上用場,廣陽大營就立起來吧,這一戰,就拿一部分精銳,配合一下廣陽大營的新兵,去打,也算是練兵之戰了。」
揚州之戰結束以後,于禁北調幽州廣陽郡薊縣,負責統轄東北兵團。
郭鵬下令于禁在冀州幽州和并州三州募兵三萬,作為即將建立起來的廣陽大營的兵馬,在討伐公孫度的時候可以派上用場。
與此同時,郭鵬也下令對魏軍大營進行再一次的變更,變原來的四大營為六大營。
廣陽大營是魏軍整個集團的第六個大營。
之前四個分別是洛陽大營,長安大營,陳留大營和丹陽大營。
每個大營基本上有兵三萬,配合著鎮守區域內的地方守備軍指揮使下轄軍隊,戰時一併歸屬大營總督調遣作戰。
這一次更改,洛陽大營作為中央兵團大營自然不會有什麼更改,一切如故,鎮守從潼關到旋門關之間全部的洛陽京畿地區。
而長安大營已經被郭鵬下令遷移到涼州漢陽郡,更名為漢陽大營,作為西北兵團總基地而存在,歸屬曹仁指揮,扼守西北涼州,拱衛關中之地。
位居丹陽的丹陽大營也沒有發生什麼更改,依然是張遼統轄,負責鎮守江東,為江東兵團總基地,討伐山越,開拓南疆,任務十分重要而深遠。
位居陳留的陳留大營在討伐荊州和益州之後明顯就不太適合存在了,所以討伐完荊州之後就開始總體向南郡江陵遷移。
現在又攻克了益州,局勢發生了變化,廬江郡守備軍、上庸郡守備軍、南郡守備軍、漢中郡守備軍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所以統統撤銷。
之後一個大營明顯不夠用,於是郭鵬乾脆將一個大營拆分為兩個大營。
一個放置在南郡江陵,為江陵大營,主要負責荊州方面的戰事,負責持續開拓荊南四郡,並且為之後進軍交州做準備。
另一個就放置在成都,為成都大營,鎮守蜀中,為之後討伐南中做準備。
陳留大營一分為二,樂進一個人分身乏術,於是郭鵬念及本次大軍征戰益州的功勞,論功行賞,升任朱靈擔任江陵大營總督職位,總管江陵大營三萬軍隊,以郭烈擔任副都督,為朱靈之副手,共同鎮守荊州。
樂進那邊自然為成都大營總督,管轄成都大營三萬軍隊,戰時可以統帥整個益州的全部軍隊,讓老將李乾擔任他的副手,一起鎮守益州。
於是魏軍的六個大營就建立了起來,與此同時,又讓一批新的守備走馬上任。
荊南四郡,武陵郡,長沙郡,零陵郡,桂陽郡,各自設立守備軍。
以蔡瑁擔任武陵郡守備軍指揮使,徐晃擔任長沙郡守備軍指揮使,文聘擔任零陵郡守備軍指揮使,甘寧擔任桂陽郡守備軍指揮使。
他們全都聽從朱靈的指揮,在之前樂進的基礎上繼續推進對荊南四郡的控制。
益州那邊,郭鵬也把之前劉璋在牂牁郡和越嶲郡打下的基礎給全盤接受了,下令建立起牂牁郡守備軍和越嶲郡守備軍。
以黃忠擔任牂牁郡守備軍指揮使,張郃擔任越嶲郡守備軍指揮使,一起接受樂進的指揮。
曹純和李典在戰後就和中央軍一起被調回去了,關羽和曹休兩人則暫時沒回去,依舊接受樂進的指揮,將參與蜀中第二階段的戰爭。
這些大營的處置決定已經結束,所以第六個大營廣陽大營的建立也是必然的,鎮守東北地區,作為河北之地的軍事中心,它的存在十分必要。
于禁當然是當之無愧的總督人選,平定公孫度這一戰,郭鵬也會交給于禁來指揮,讓于禁率領東北兵團全權負責這場戰事,討伐公孫度。
自然,這一戰之中,依然是三路出兵。
魏帝國其實對遼東地理已經了解得很多了,多年滲透,遼東地理氣候在魏帝國的參謀台內根本不是個問題。
所以在出兵遼東會遇到遼澤和遼水阻礙的時候,郭某人直接指著地圖提出了自己的兩路出兵計劃。
「我軍根本不用過遼澤,一路以張飛和田豫為主,繞道北行,從草原繞路,直接從遼西郡奔襲玄菟郡,沿途鮮卑已經被我歷年征伐掃蕩一空,張飛和田豫的馬隊一人雙馬,配備肉乾,自己用馬隊駝運口糧!
另一路為于禁主力,直接從漁陽港口上船,走海路,直接登陸奔襲平郭縣,一路北上,過汶縣、安市縣、新昌縣,直抵襄平!孤要讓公孫度知道,他自以為可以阻擋我軍的遼澤和遼河,從來就不在孤的眼中!」
郭鵬狠狠一拳捶在了遼東地圖之上。
這是多年來中原商旅和遼東之間進行商業貿易之間摸索出來的安全航線,其中當然也有太史慈海軍的功勞,郭某人為了平定遼東,早就開始打大海的主意了。
遼東道路難行,那就拋棄陸路,直接走海路,以他所掌握的運船和運力,想要從海路直接登陸遼東半島奔襲襄平縣那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所以這第二路行軍方略就如此得到了確認。
這是于禁的第二路。
還有一路,第三路,是太史慈的海軍。
從青州出發,走海路,從朝鮮登陸,先覆滅三韓,再覆滅濊貊,占據朝鮮半島。
郭某人是為了整個遼東而開戰的,不僅僅是為了一個公孫度而開戰的。
在此之後,郭鵬要把遼東之地和朝鮮半島算在一起,真的設置一個新的州級行政單位,就叫平州。
皇帝提出的戰略計劃自然沒有人會反對,戲忠和荀攸一起率領參謀們規劃軍隊的進軍路線,規劃各種提前準備和安排等等。
負責後勤的兵部尚書董昭帶著兵部團隊加入了這場討論之中。
根據郭鵬的指示,派出專員前往冀州各郡調集糧秣,然後前往幽州組織動員民夫,軍隊裡的輔兵也要動員組織起來,在大軍開戰之前,就要把大軍進軍沿途的糧食問題解決掉。
魏軍的行軍作戰早就有一套固有流程,只是落實的地點不同而已,這一次是冀州和幽州,積蓄糧秣、民力多年的冀州和幽州即將迎來一次考驗。
冀州刺史韓浩、幽州刺史鮮于輔和青州刺史糜竺分別奉詔趕赴洛陽述職,並且加入戰爭討論之中。
就冀州、幽州和青州的交通問題和糧秣問題進行專項匯報。
一系列的整頓準備之後,到八月中旬,各項計劃已經通過了論證,開始執行,到八月下旬,基本上需要執行的計劃都已經落實到了地方。
韓浩、鮮于輔和糜竺分別在在冀州、幽州和青州下達了嚴令,各自監督冀州、幽州和青州進行戰爭動員。
這是後勤行政方面的,一聲令下,戰時體制開始運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