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掉了袁紹帶來的無形之中的影響力,似乎幫助郭鵬麾下的很多人衝破了心障,開始追求更多的東西了。→
最明顯的感覺,就是程立……現在該叫程昱了,就是程昱,還有謀臣們。
程昱和荀彧還有陳宮來到鄴城拜見郭鵬的時候,體現出來的那種昂揚向上的鬥志,那種對冀州全方位的安排,以及迫不及待的希望冀州可以生產出足夠的糧食的想法。
他們似乎都很希望郭鵬再接再厲,向更高峰邁進。
擊敗了一個袁紹,掀翻了一座大山,無形之中也給郭鵬集團帶來了更為深遠的變化。
這個變化是郭鵬夢寐以求的。
他們開始自我覺醒,不想再做某些人部下的部下了,而是想做郭鵬,郭子鳳,郭大將軍的部下了。
郭鵬的威望和權勢急速提升之後,對他們的吸引力越來越強了。
而對於郭鵬自己來說,打敗了袁紹所得到的東西還不僅僅只是冀州和名望。
還有袁氏的一個教育團隊。
郭鵬將袁紹手中的那支袁氏宗族的教育團隊給截留下來了,以及無數其他的經典書籍。
他們擁有包括《孟氏易》在內的很多經典的教學手段,以及最精深的《孟氏易》的內涵了解,這是郭鵬的戰利品之中最具價值的一部分。
以此,如果郭鵬可以得到他們的支持和效力,就能立刻開辦一所汝南袁氏政法大學的分校。
當然了,他們一定是對郭鵬非暴力不合作的。
得知郭鵬希望他們傳授《孟氏易》精髓給自己本家郭氏子弟,並且加入齊國學宮任教,他們認為郭鵬要讓郭氏取代袁氏的地位,於是大罵郭鵬痴心妄想。
可是郭某人從未想過要取代袁氏的地位,他想要取代的可不僅僅只是一個袁氏。
郭某人的野心越來越龐大了,越來越強烈了,他要對未來進行規劃。
未來,如果要開創考試的制度,首先,要有教學手段,要有教育團隊。
教育團隊都在各大家族的手裡,而郭某人手上只有郭氏本家的教育團隊,以及一個精通五經的蔡邕,還有在數學農業水利等方面做出成效被郭鵬調入學宮內擔任職位的教員。
齊國學宮以蔡邕為最高負責人,由蔡邕負責管理,但是在創立過程之中,郭鵬是出了很大的力氣的。
除了郭鵬直接撥款支持並且直接派兵保護齊國學宮之外,郭鵬還採取了一些現代的教育模式。
郭鵬把齊國學宮分成了兩部分,一部分是專供那些遊學而來的士族子弟學習講學所用的,另一部分則是郭鵬自己培養自己需要的人才所用的,兩部分互不干涉。
郭鵬和蔡邕商量過,蔡邕本人倒沒什麼在意的,覺得願意學習經義想要學習經義,那就教,有教無類嘛!
但是因為士族子弟普遍瞧不起非士族出身的子弟,不願和他們同堂聽經義,這種矛盾雒陽太學也有,蔡邕對此也覺得有些無奈,所以郭鵬乾脆把齊國學宮分成兩部分。
不過這也對郭鵬有好處,至少郭鵬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改造自己的學宮。
這一部分中,郭鵬採用分班制和分科制。
郭鵬以蔡邕為最高負責人,蔡邕學究五經,他傳授的經典自然沒什麼人會質疑。
所以班級科目上就有五經的科目,除此之外,還有農業,水利,數學,法律等各方面的內容。
除了以蔡邕為主傳授五經經典經義,這一部分不能占用蔡邕很多時間,蔡邕還需要做其他的事情,還要和士族子弟們講學。
那麼多餘的時間就被郭鵬安排了學習農業知識,水利知識,數學和法律知識。
郭鵬將受教育的子弟們的時間塞得滿滿的,從早到晚幾乎不停歇,不給他們留下多少娛樂的時間。
不僅如此,還半月一次小考,一月一次大考,為了讓他們更加積極不敢懈怠,郭鵬還如同惡魔一般的開創了家長會制度。
這群小崽子被郭鵬治的死死的,沒有敢不認真學習的。
費了多大的力氣幫你們爭取了接受正統教育的機會,你們還敢懈怠?!
目前齊國學宮有六個班,每個班五十人,一共三百人,算是目前郭鵬所掌握的教育團隊的最大負載量了,再多了就承載不了了。
教師人數不足,教出來的人才數量有限,只局限於核心集團的子弟們和少數的黎庶精英,於大局來說,多有欠缺。
郭鵬需要的是一個訓練有素且人數龐大的教育團隊,可以傳授的不僅僅是經義,還有其他的科目。
目前初見成效,但也只是一個雛形,年級制度入學規則等等都還在草創,很難系統化。
能傳授水利農業等方面知識的教員並不少,而且這些郭鵬自己就能總結培養,將知識編纂成冊,變成教材,很快就能開班培養,並且任用為官,效果很好。
不過能傳授五經家法的老師人數就極其有限了,除了蔡邕之外,只有鄭玄推薦了一個弟子願意幫助郭鵬。
雖然也有很多學者到齊國學宮遊學,看重蔡邕的名聲和蔡邕交流,討論學術,談論到請他們做老師傳授經義給郭鵬麾下文武們的子弟的時候,則一概推卻。
這樣一來,中高級政治人才就很難培養。
偏偏這一部分十分重要,是不可或缺的。
這個時代的全部統治知識都來源於五經十四家法。
底層摸爬滾打、靠積累經驗積累起來的人才,是有極限的,專門學習技術的人才,也是有極限的。
沒有學習政治理念和方法論的人,就不能突破統治極限、不能成為真正的國家棟樑。
五經十四家法首先是政治,然後才是學術,它囊括了這個時代全部的統治知識,以培養中高級政治家為目標,這就是五經十四家法存在的意義。
接受了這樣的統治知識的教育和培養,再經過基層歷練,一步一步往上走,然後才能接手關乎數十萬數百萬甚至數千萬人的政治任務,進行政治決策,是最關鍵的大腦。
郭某人自己就是在這樣的教育環境之下學習,學習了足夠的統治知識之後,才能遊刃有餘的對數百近千萬的人口進行統治,並且對自己的一些設想進行實踐。
沒有之前在雒陽七八年的學習實踐,他敢肯定自己辦不到這一切。
掌握不了大腦,就算四肢健全肌肉發達無比強悍,也還是要被操控。
這是郭鵬最關心的事情,他不能只打造出一個無腦的肌肉壯漢。
所以從最開始在青州做官的時候,他就有意識的給麾下的每一名士族出身的郡守縣令都配備了識字、並且經過一段時間歷練之後挑選出來的鄉長和村長做辦事吏員。
郭鵬囑咐這些人,讓他們從吏員開始做,想方設法的從這些郡守縣令身上學習到來源於各學派有效的統治知識,學習他們處理事情的手段。
然後記錄,送到郭鵬手上匯總,加上郭鵬自己的經驗,編纂成冊,變成郭鵬麾下專用的十分粗糙的政治教材,傳授給新選拔出來的村長和鄉長們。
郭鵬試圖培養他們,讓他們具備統治一縣一郡之地十數萬人甚至數十萬人的可能。
這是偷師,而且效果很不確定,是權宜之計,不是可行的計策,培養出真正的政治家的可能性極低。
事實上也是如此,哪怕到如今,縣以上的行政單位的行政長官基本上都是士族子弟,郭鵬也只能通過把持基層的鄉村組織和軍隊確保自己的權力。
這並不能實現他的夢想。
郭鵬試圖把齊國的學宮辦成一所真正的學校,接受寒門和黎庶子弟,自己編纂可靠的教材,把學子從小到大進行教育培養,然後通過考試,任用為官,打破士族的教育和人才壟斷。
然而這一點都不輕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