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沒別的,就是想炫耀一下

  第43章 沒別的,就是想炫耀一下

  再看到淳于越和蘇胥等人聯名上書的竹簡,李念搖搖頭。

  這些人肯定是看到始皇提出這兩個問題,以為這是儒家的機會,才會上書這份竹簡。

  這些人也確實執著!

  歷史上,王綰提出的分封之法都被始皇和李斯否決,在數年後始皇舉辦的宴會上,淳于越竟還敢提出,提的還是周時的分封制。

  『確實是一群有志之人,可惜你們的道路不適合華夏!』

  將淳于越等人竹簡看完,李念有些佩服這些人。

  他們並非後世某些資料中所言的小人,是一群敢為理想赴死的真儒生。

  只是他們所信奉的路錯了!

  但站在這個時代,站在這些人的角度,他們又如何知曉是對是錯?

  他們又不像李念一般來自歷史的下游。

  將所有竹簡看完,李念發現了他對這時代的幾個誤解:這時代的人思想必定古板,難以轉變;這時的人身在局中,看不到大秦存在的問題……

  同時,他也生出了和始皇一樣的疑惑:既然大秦的有識之士能看到大秦存在的問題,怎會落得二世而亡?

  李念隨後便想到了一些答案,也反應過來始皇送來這些竹簡的目的,只是這個目的讓李念有些無語。

  始皇還真有那麼無聊!

  始皇送這些竹簡的目的其實只有一個,向他炫耀:看,這是寡人的大臣想出來的,這就是寡人麾下的大秦人傑,不比你們後世之人差。

  竟因為這等莫名的好勝心,將這麼多竹簡送來給他看,還以為始皇有什麼深意。

  李念十分篤定始皇就是這目的,沒有其他高深莫測的意圖!

  『即使隔了兩千多年光陰,也要比一比,帝王的好勝心吶!』

  知道了始皇的目的,李念繼續在木球上繪製起來,與其揣摩始皇的心思,不如趕緊把地球儀做出來給始皇瞅瞅,讓他認識這世界之大。

  章台宮內,正處理政務的嬴政見一內侍進來,掃了一眼,問道:「他已看完所有竹簡,有何反應?」

  內侍道:「回大王,他看完後,似有些無奈!」

  聞言,嬴政眼中露出幾許笑意:「他有些無奈?看來是明白了寡人的用意!」

  李念想的沒錯,他確實沒別的目的,就是想將竹簡送過去向李念炫耀:寡人麾下的臣子才智卓絕,你們後世人能想到的,我們同樣能想到,我們不比你們後世人差。

  嬴政又問:「現在他在做什麼?」

  內侍道:「又在木球上繪圖。」

  嬴政點了點頭,李念的情況每隔一段時間便會有人向他稟報,吃了什麼,喝了什麼,做了什麼,如過幾次廁,都有詳細記錄,自然知曉李念正用木球做那所謂的「地球儀」。

  他不再詢問,繼續批閱處理政務,正好看到一位大臣的上書,其中提到一件事,如今六國滅,四海一,以「王」再稱呼他已不合適,該取更高更尊貴的稱呼,才能配得上他的功績。

  若還跟以往一樣稱為「大王」,那跟被滅掉的六國君王有什麼區別,何以讓天下人知曉他的功績偉業?

  這份上書說到了嬴政心坎上。

  『李念將寡人稱為『始皇』,想必在後世歷史記載中,寡人所想那『皇帝』之稱已成,卻不知寡人如何自稱,可還有其他稱謂?寡人若稱『皇帝』,禮儀如何,當著何服飾?』

  『大秦的官制也須更改,可如何更改,方於寡人於大秦有利?眾有功之臣當如何封賞?』

  嬴政思維逐漸發散,可越想事越多:『李念必定知曉,得尋個時間讓其為寡人講說一番。』

  大秦王宮,扶蘇所住宮殿,在將那些竹簡呈上去後,扶蘇便一直在等。

  以他的想法,看到他竹簡上的內容,父王只會有兩種反應:要麼派人來詢問,要麼派人來斥責。

  前者表示父王這次聽進去了他的意見,他正好趁機再向父王闡述仁政對大秦的重要性;後者則表示父王依舊聽不進去,依舊頑固,那就繼續上書再勸。

  萬萬沒想到,出現了第三種情況,他的竹簡像石沉大海,沒掀起一點波瀾,父王既沒派人詢問,也沒派人斥責,像給他遺忘了一樣。

  這比斥責一頓還要令扶蘇難以接受。

  因為這代表父王放棄了他,連罵都不想罵了!

  相比扶蘇的失落,胡亥此時仍滿臉不敢置信。

  他那份竹簡呈上去後,沒招來父王的誇獎稱讚,反倒來了懲罰,令他在三個月內抄二十遍《詩》,父王還要親自察驗。

  知道《詩》有多少首、有多少字嗎?

  抄一遍也就罷了,可父王竟然罰他抄整整二十遍!

  胡亥覺得他整個人都不好了!

  父王下達處罰的命令還分了兩次,第一次說的是他「不思正途,專思邪道」,因此罰抄十遍,第二次說他「行不端,心不正」,再罰抄十遍。

  第一次可能是看到他那份竹簡,覺得他不好好回答問題,一時怒起而罰,可第二次又是為什麼?

  胡亥咬著牙,絕對有人在父王面前進了他的讒言,和前兩日讓他挨打的是同一人。

  千萬別給他逮到機會,否則定將此人五牛分屍。

  李念要是知道胡亥的想法,定會大呼「胡亥公子,冤枉啊」,你挨打可以算我頭上,但你被罰抄《詩》可不是我乾的,完全是你父王想罰你。

  另一邊,大秦眾臣也在想竹簡的事,大王讓他們呈上竹簡後,既沒下旨斥責某些人,也沒召人問對,就像啥都沒發生過。

  這不合常理!

  大秦廷尉府,李斯正這麼在想,他昨夜就已打好腹稿,就等嬴政召見,向他仔細詢問,到時他必將口若懸河,為嬴政講述他的策略。

  然而,在廷尉府等了這麼久,一直沒等到嬴政召見。

  是大王沒看到我的竹簡,還是另有原因?

  李斯不禁多想起來!

  趙高同樣在想,只是相比李斯的疑惑,他感到的是不安。

  從得到嬴政寵信來,嬴政從未像這幾天一般忽視於他,責罰他都好,可這種忽視卻讓趙高感到深深的恐懼。

  仿佛置身在一處密閉的空間,沒有任何聲音傳達,只有無盡的黑暗和寒冷滲來,完全看不到前路如何。

  淳于越幾人同樣在等下文,按他們所想,無非是下旨駁斥,甚至責罰,要麼是召他們問對。

  可現在卻出現了一種詭異的情況,什麼都沒發生,這讓淳于越幾人想不通,這是怎麼回事,大王在幹什麼?給大家回個話啊!

  大秦眾臣和諸公子都在為嬴政的操作迷惑,孰不知嬴政已經得到了他想要的,既然目標已成,何須再向他們解釋?

  感謝「風雨同舟下」、「卡迪那」兩位大大的月票,謝謝,謝謝!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