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唯恐沛公不為秦王

  第31章 唯恐沛公不為秦王

  「法家施以重刑,一方面是為震懾那些可能違法之人,一方面也是為恐嚇民眾,妄圖以殘酷的懲處方式嚇住民眾,讓民眾更為順從,好便於治理。」

  「等同於打造了一個到處是刺的囚籠,只允許民眾在囚籠中按照他們的規矩生活。」

  「在一定時間內,民眾畏懼刺的疼痛而能忍受在籠中生活,可等囚籠的刺越來越尖銳,民眾能在籠中活動的範圍越來越小,時常就要被刺給刮痛,他們還會願意忍受?」

  「到那時,便是再重的刑罰也震懾不住,只會讓囚籠中的人不畏懼刺帶來的疼痛,也要打破囚籠。」

  李念又說起大漢的事,「漢高祖初入關中時,只和關中百姓約法三章:殺人者死,傷人者和盜竊者要抵罪!除此之外,大秦的繁律苛法全部廢除不用!」

  「這三條一出,關中的百姓十分高興,紛紛擁護漢高祖。」

  「《史記.高祖本紀》記曰:『與父老約,法三章耳: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餘悉除去秦法。諸吏人皆案堵如故。凡吾所以來,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無恐!且吾所以還軍霸上,待諸侯至而定約束耳。』

  乃使人與秦吏行縣鄉邑,告諭之。秦人大喜,爭持牛羊酒食獻饗軍士。沛公又讓不受,曰:『倉粟多,非乏,不欲費人。』人又益喜,唯恐沛公不為秦王。」

  這番話一出,嬴政臉有些難看,沒想到大秦的律法連老秦人都這麼不待見了,那漢高祖只約法三章就奪走了老秦人的民心。

  尤其那句「唯恐沛公不為秦王」,像一把刀子捅在嬴政心口。

  雖說那漢高祖入關中時,他早已離世,不是他在治理大秦,秦律可能也已被修改,不是現在的模樣,但大秦終歸是他的國,讓大秦滅亡的君王是他的後代。

  「太史公著《史記》並不十分客觀,大王聽聽就好,不必太當真。」

  也知道那句「唯恐沛公不為秦王」太扎心,李念安慰了嬴政一句,才繼續道:「刑罰太重不可取,但刑罰太輕也不可,太輕會震懾不住那些可能違法之人,尤其商賈之輩。」

  「商賈逐利,當他們認為得到的利高於要承擔的險時,相較常人更會違法。」

  「太輕也保護不了那些遵紀守法之人,如搶掠他人不被嚴懲,只受些小罰,那對老老實實積攢財物的人是否公平?長此以往,誰還會靠勤奮努力賺取財物,不如都去搶掠。」

  「因而,律法得維持一個合適的度,既不可太過嚴苛,也不可太輕,要讓違法之人感到疼痛,警醒未違法之人,又要讓違法者不至狗急跳牆,犯下更大禍事。當然,某些罪行不可輕恕,如謀反、殺人者。」

  「臣所言引導民眾『遵紀守法』最重要的一點是要讓民眾感到律法的好處!孝公時,秦律能得老秦人認可,便是看得見秦律對他們的好處,到如今,秦律帶來的好感逐漸被磨去,自然只剩畏懼厭惡。」

  「律法的好處,如對農人,讓他們能有安穩耕種的環境,不必擔心今天被人搶田,明日被人占房,如對商賈,在經商時不會被官吏刁難,也不會在行商時遭遇盜匪,再如對從商賈那買東西的人,買到假劣貨物時,律法能為他們討回公道,讓商賈付出代價。」

  「感受到律法的這些好處後,民眾便會主動遵守維護律法,畢竟除極少人外,大多數人還是希望和平安定地生活。」

  「『遵紀守法』也利於『愛國忠君』,大王可將『愛國忠君』編入律法之中,不愛國不忠君便是違法。」

  嬴政已經從「唯恐沛公不為秦王」中恢復過來,聞言眼前一亮,其他的不說,這條完全可以做,誰不忠於大秦,誰不忠於寡人,便是違法。

  聽李念講了這麼多,嬴政覺得確實有些道理,但這只是空口白話,大談道理,具體要怎麼做呢?

  嬴政熱切地問道:「依卿之見,當如何引導民眾?」

  李念敏銳注意到嬴政對他的稱呼,從稱呼上看,始皇對他的觀感還不錯,但李念沒多高興,反而在心裡冷靜地告誡自己:

  李念啊李念,千萬不可因始皇一時對你不錯就得意忘形,始皇也是君王,也是一頭會吃人的猛虎,別看他現在對你好,說不定下一刻就會翻臉無情,不要將帝王當作普通人。

  最是無情帝王家,伴君如伴虎!

  面對一個掌握自己生死的存在,李念覺得當有敬畏,不能把君王當傻子,不能以為自己來自後世,就優越過君王。

  別看始皇現在好像很信任他,實則如始皇這等帝王,怎麼可能輕易信人?

  以李念自己估計,始皇現在最多也就信了他三成,等他將紙造出、土豆種好,讓始皇實際體驗到,信任才會上漲。

  李念深吸口氣,撫平心中思緒,道:「回大王,想引導民眾,臣以為要做到兩點:一為官方要主動引導,官方者,大王、大秦眾臣、各地官吏;二為啟民智,使民眾有辨別之能。」

  聽到「啟民智」,嬴政眼睛不動聲色地一眯。

  因為在法家學說中,民是不能太聰明的,民只需按君王的指揮行動即可,不需要有那麼多的想法。

  民愚,方好馭!

  李念道:「臣所言官方要主動引導,既是讓民眾向大王所期望的方向發展,如引導民眾『愛國忠君,遵紀守法』,同時也是防止有人陰謀為害,將民眾引入歧路。」

  「如有人對大王和大秦不滿,想煽動民眾作亂,他們會不停向民眾散播各種於大秦不利的流言。初時,民眾或許不信,但時日一久,又無人出來糾正流言,大王認為會發生什麼?」

  嬴政想到《戰國策》上的典故,回道:「三人成虎也!」

  李念道:「正是如此,如今六國雖滅,但諸多六國貴族尚存,在六國百姓間仍有威望,若他們造大王和大秦的流言……」

  聽到此處,嬴政眼底一抹寒光閃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