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大漢棋聖」

  第256章 「大漢棋聖」

  「周勃、陳平等都是聰明人,以常理想,應當不會賭這種可能,但事實究竟如何,後世也不能確定。」

  「劉恆繼位後,躬行節儉,勵精圖治,繼續推行『與民休息』之策,使天下進一步修生養息,恢復元氣,同時他減輕徭役稅賦,改革刑獄,廢除肉刑,與其子漢景帝劉啟一同開創了史上赫赫有名的『文景之治』。」

  「劉恆在後世評價頗高,連開創了『貞觀之治』、大唐盛世的大唐太宗也視其為楷模,十分尊崇。」

  「秦皇漢武,唐宗宋祖」,這位大唐太宗肯定就是其中的「唐宗」,大唐可是能和大漢並列的王朝,開創其盛世的雄主竟尊崇漢文帝,可見漢文帝名聲有多好。

  嬴政聽到這,很想問李念就沒有後世的帝王以朕為榜樣?但他有心想問,卻還是按捺住了這種衝動,他心裡清楚答案。

  李念繼續道:「劉恆在位二十四年,無論是人口,還是經濟,都得到了極大恢復和發展,從秦末戰亂時凋零的人口重新興旺,普天之下也有了餘糧和余錢,度過了大漢初立的艱難時期。」

  「但劉恆亦有過失,其疏於軍備,致使匈奴兵臨長安,還燒毀了回中宮……」

  李念看了看始皇,「回中宮是大秦所建,歷史上的陛下在巡幸各地時,還曾居住過。」

  蒙恬聽到這些,覺得有些不可思議,現在北邊那個認了大秦當大哥的匈奴還能兵臨長安,匈奴有這實力,有這膽?

  見到蒙恬臉上的疑惑,李念笑道:「那時的匈奴可非大秦現時之匈奴,在冒頓的帶領下,匈奴國力極為強盛,儘管匈奴兵臨長安時,冒頓已離世好幾年,但其留下的匈奴依舊強大。」

  「而大漢那時元氣未復,不好同匈奴一戰,遂在政策上採用和親之策,緩和與匈奴的關係。」

  又聽到了一個熟悉的人,還是個死人,蒙恬此刻也終於知道了冒頓之死的真相,其為匈奴雄主,在其帶領下,匈奴強盛了起來,陛下知道這個歷史後,怎麼可能會將冒頓再放回匈奴?

  所以說,其實冒頓不是李念公子殺的,而是陛下動的手,李念公子是給陛下背了黑鍋。

  但著實難以想像匈奴竟能變得很強大,兵臨大漢的都城,讓大漢還不得不捏著鼻子嫁公主過去和親,難怪李念公子這麼討厭和親,定是覺得此事屈辱。

  蒙恬道:「就算有女子和親於匈奴,然匈奴怎麼會因幾個女子而得滿足,其必成大漢之患!」

  李念點頭道:「正是如此,匈奴問題從漢高祖時一直困擾了大漢很多年,直到武帝時,才讓匈奴不敢如此放肆寇邊。」

  「劉恆主要之過二在其推行休養生息之策,此策雖好,但其放任太過,連鹽鐵專營和鑄幣之權也放了出去,使地方豪強勢力大漲,更讓諸侯國實力大增,為他兒子景帝埋下了『七王之亂』的伏筆。」

  嬴政點了點頭,鹽鐵專營和鑄幣之權有多重要,他現在已十分清楚,這可是重要的錢袋子,絕對要收歸中央朝廷所有,豈能授與他人?

  這劉恆卻將這些放任出去,出亂子才正常,不出亂子才有鬼,在這一點上,他肯定能勝過劉恆。

  如今的嬴政心中有一個新的目標,他要做到比後世那些雄主明君更強,成為真正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真.千古一帝。

  即那些雄主明君做到的事,他要做到,那些雄主明君沒做好的事,他也要去做好,只希望蒼天能多給他一些年月。

  李念並不知道始皇萌生出跟後世帝王比較的心思,繼續道:「劉恆這一過也和漢初時治國思想有關,當時漢室以黃老之學治理天下,而黃老之學在以往和陛下講過其優弊。」

  「整體來說,劉恆這位帝王功勝於過,因此其在離世後,得廟號太宗,諡孝文皇帝,後世稱漢文帝。」

  「劉恆離世後,其子劉啟繼位,這位在後世有個非常有名的稱呼,叫『大漢棋聖』!」

  蒙恬好奇問道:「莫非這劉啟棋藝極好,連後世人也為之折服?」

  「不,劉啟的棋藝並不好,至少稱不上頂尖。」

  這更讓蒙恬好奇了,棋藝不好還將之稱為「棋聖」,難道他對棋發展和傳播有重大貢獻?

  李念道:「劉啟為太子時,吳王世子劉賢入京,陪劉啟喝酒下六博棋,然後兩人因棋發生了爭執。」

  「以常理講,劉賢雖為吳王世子,但劉啟為太子,身份更加尊貴,就算劉啟不占理,劉賢也該讓著劉啟,可劉賢偏偏不讓。」

  「劉啟便抄起棋盤給劉賢的頭來了那麼幾下,成功用棋盤贏得了棋局,而劉賢只能下輩子再贏回來了。」

  蒙恬很難以合適的詞形容他聽到這些話後的心情,感情這「大漢棋聖」是這麼來的,下棋下不過別人,就用棋盤把人打死,而自己還活著,可不就贏了!

  後世人也是挺有趣的,故意給了劉啟一個「大漢棋聖」的稱呼,就是這下棋下得有點廢人,而且後勁肯定很大,自家兒子陪太子下棋被打死,吳王肯定會有反應。

  李念道:「劉啟將劉賢打死,其父劉恆也不太好處置,劉賢已經被打死了,總不能將劉啟的命賠給吳王吧?只得將劉賢屍體送回吳國,讓吳王埋葬,但自己兒子被打死,白髮人送黑髮人,吳王心中怎可能無怨?」

  「這也是後世不少人認為吳王劉濞後來會聯合其他諸侯王發動叛亂的一個原因。」

  「劉啟繼位後,依舊沿用其父漢文帝時的政策,使得文帝之治得以延續,同其父共稱『文景之治』,然文景之治中,實其父功勞更多。」

  「在武備和外交方面,劉啟不像其父疏於武備,其遂造成了七王之亂,但也將七王之亂平息,對匈奴和百越,採取一和一撫,與匈奴和親,對南方的百越安撫,雖未主動出擊,卻積極防禦。」

  「然劉啟亦有其過,最大的過應當是給大漢留了一個很大的隱患,劉啟之母為竇太后,這也是一位歷史留名的女子,因母之故,劉啟大封外戚為侯,讓外戚的勢力在大漢迅速壯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