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王賁到來,韓信隨軍

  第236章 王賁到來,韓信隨軍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大軍未至,斥候先行,及時準確的情報對軍隊有多重要,統兵多年的王賁自是明白,他率領的大軍還未到,就已經派了諸多探子打探叛軍消息。

  王賁此時離叛軍所在地已經不遠,但也非一日便可到達,眼見天時將晚,大軍開始安營紮寨,準備在此過夜,明日再行。

  才坐到搭建好的營帳中,王賁的屁股還沒坐熱,便有親兵進來稟報,「啟稟將軍,有緊急消息!」

  「速速報來!」

  親兵轉身出了營帳,不久後領著幾人進來,這幾人中有秦軍士卒,應是派出去的斥候,但怎麼還有兩平民男子?

  大軍出動,有時會找當地或附近平民打探消息,不足為奇,只是這兩平民怎麼衣衫襤褸,一副好像逃難過來的樣子?

  這兩平民進營帳後,一看到王賁,便立刻跪下「砰砰」沖王賁磕頭,一邊磕頭,還一邊聲淚俱下地和王賁說著什麼。

  可惜王賁根本沒聽懂他們說的啥,因為兩人說的並非雅言,也非楚語,而是當地方言,王賁在這一刻再次感受到語言不統一的問題。

  若是楚語,他還能聽懂,但這說的是吳越之地的方言,已經超出了他掌握的語言範疇。

  但因此次要來吳越之地平叛,王賁考慮可能會出現這種情況,特意準備了翻譯。

  很快,翻譯被請到營帳,聽了兩名平民所言後,向王賁道:「將軍,這兩人是在請您為他們主持公道!」

  王賁好奇道:「他們有何不平之事,要本將為他們主持公道?」

  也是奇怪,兩個楚人跑來找秦軍大將主持公道,但這事肯定和叛軍有關。

  聽到翻譯傳過來的話後,兩名平民開始聲淚俱下地講說,將近些時日發生的事為王賁等人道來,讓王賁等人知道發生了什麼。

  營帳內一些秦將聽到兩平民講說後,眼裡露出幸災樂禍的情緒:叛軍能夠起事,還不是你們包庇供養出來的,現在好了,叛軍不拿你們當自己人,開始拿你們當外人,這就叫自作自受,活該!

  你們楚人受難,關我們秦人什麼事?跑來找我們為你們伸冤,主持公道?

  但他們沒幸災樂禍多久,便被王賁嚴厲的眼神掃過,立馬老老實實下來。

  聽完兩位平民的講說,王賁並未立即信其言,而是問隨兩平民進來的秦軍斥候道:「其等所言你們遇到時,其等正逃難,是否為真?」

  一斥候恭敬道:「稟將軍,確實為真,這兩人當時帶著家人躲在一處林子裡,身上覆了草皮和樹葉,若非小莊眼尖,差點漏了過去。」

  「當發現我們是秦軍後,他們就哭著跪著,非要跟著我們,我們認為有重大消息,便將他們帶了回來。」

  王賁點了點頭,道:「做的不錯,當記一功!」

  他轉頭正要對跪在地上的兩平民說些什麼時,卻見那名傳信的親兵又進了營帳,遂將要說的話停下,把目光投了過去。

  那親兵道:「將軍,又有人回來了,他們也帶了人!」

  王賁聽後一想,便知道是怎麼回事,如果叛軍真在這些地方胡作非為,那逃難的人肯定不少,而且為逃避叛軍抓捕,這些逃亡的人要是夠聰明,肯定會分散逃,會撞上他派出去的探子便也正常。

  但王賁還是讓親兵將回來的這一批探子進來,將他們遇到的事詳細講了一遍。

  果然,這批探子也是在前往偵察消息時,遇見了這些逃難的平民,然後給帶回了大營,接著又有探子歸來,都帶著逃難的平民,基本可確定事情為真。

  待探子和平民都退下後,王賁看了看營內眾將,未問其等,而是看向坐在眾將末尾的一名少年,問道:「韓信,你怎麼看?」

  聽到王賁的話,營內眾將也看向那少年,對王賁越過他們去問少年,眾將一點也未生氣,反而很好奇這少年會給出什麼樣的回答。

  即使他們想生少年的氣,也不大敢,因為少年的身份有些離譜,不僅是王翦老將軍的弟子、王賁的師弟,同時還是尉繚弟子、蒙氏兄弟的弟子,據說那位李念公子也為其師。

  這師資背景離譜到就是大秦的諸位公子也不具有,可卻硬是出現在了這個少年身上,也不知陛下是怎麼想的,讓這麼多人為其師,來教授於他,更離譜的是這些人還接受了。

  少年也著了甲,明明年齡不大,卻一副小大人小將軍的樣子,聽到王賁問他,從他坐的小馬紮上起身道:「信以為此事不假!」

  王賁看向他父親收的這個小師弟,今次會將其丟過來,明顯是讓其見識戰場,跟隨學習歷練。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溫室里長不出參天大樹」這些話儘管此時未有,但其中的道理,這時的人也知曉,縱有再好的師資,可若不親去實踐,也只會淪為紙上談兵之輩。

  王賁又問道:「那叛軍為何要這般做?他們難道很蠢,不知做了這些事後,他們將失去人心,日後再難立足於此?」

  在那兩平民入帳講說叛軍所做的事時,韓信便已經在思考這些問題,他道:「信以為他們不蠢,會做這些事有如下原因:」

  「其一為其等無路可走,陷入了絕境,如同困獸,困獸將死,自然會不惜一切代價來延續自己的性命,若不能延續,那就讓更多人為其陪葬。」

  「因為他們若是落敗,將沒有以後,自家性命尚不得存,又怎會考慮他人?」

  說到這,韓信想起李念給他上課時說的某些話,又道:「他們現今考慮的是生存,如果不能活下來,何需考慮現今所做引發的後患,他們死都死了,哪管洪水滔天?」

  「如果活了下來,那麼後患就交給後來的自己或其他人,不需要現在的他們考慮。因而在這種時候,什麼仁義風骨、禮義廉恥都會拋之腦後,已是獸非人。」

  韓信的話引得一些將領思索,可別說,這些話聽起來還真有幾分歪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