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還是得先發展國內

  第175章 還是得先發展國內

  機智的大臣心中早有明悟,這位李尚書是陛下專門讓其過來,為的便是讓他們知曉地外有地,天外有天。

  陛下的意圖很明顯,是讓他們在日後決定政令、處理政務時,能從更廣闊的角度去看待問題,讓他們從原本只著眼於大秦國內變化到既著眼大秦國內,又能看到國外。

  這一眼界的變化所帶來的影響將很大!

  如果只著眼於大秦國內,那麼決定政令時,這些大臣無疑會以國內最為優先,會定出許多有利於大秦治理穩定,卻不利於大秦真正強盛的政令。

  譬如焚書坑儒、聚天下之兵於咸陽,鑄以為金人十二、壓榨消耗民眾的力量……

  大秦諸公雖是這時代頂尖的聰明人,但依舊是封建統治者,不知曉外界之大,不讓他們產生危機和欲望,他們只會將主要的精力和手段用在大秦國內維穩上。

  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不僅會內耗掉他們的才能,同樣也會消耗大秦發展的時間。

  這種事,在李念所知的歷史上已經發生了上千年,使華夏領先於世界許久,卻終為人所超。

  始終局限於這片土地,不對內殘酷鎮壓維持穩定,還能做什麼?

  而知曉了外面更有天地,他們的思想便會發生一定的轉變,至少在定下某些政令時會考慮:此條政令對外會如何?

  這轉變也正是李念所想要看到的,思想總是先於行動,若思想未能成行,那後續的行動也會大受阻礙。

  以大秦如今的情況,就算知道了海外多寶地,但也染指不了,必須得優先發展國內,修練內功,不過某些事先要做預備,總不能等需要用時再去做。

  那不符合實際,也不是治理一個國家的策略!

  國務省首相王綰道:「李尚書之言雖不確定全為真,可也使我等見識到世界之大,域外之地富饒不下於大秦。然臣以為當前更要著重於大秦之內,而非外!」

  「今我大秦之民尚未能人人食飽飯,穿上衣,且連年征戰,民生凋敝,原六國之地民眾未完全信服,豈可棄國內諸務而望於外也?」

  這話引得諸多大臣點頭。

  是啊,國內都沒建設好,就想著海外那眾多的寶地,捨近求遠不說,更不切於實際!

  難道要通過拼命壓榨民力去海外開疆拓土?

  如此好大喜功、窮兵黷武,大秦離亡國也就不遠了。

  大秦子民和六國之民可不像陽洲之民那般溫順,能忍受得住那種姓制度,到時不成群結隊起來造反才怪。

  王綰話鋒一轉,繼續道:「然外界之事,也不可完全不預,臣以為雖目前不可動大軍、征萬民,卻可為日後做些準備。」

  「儒家《禮記》有言『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言前定則不跲,事前定則不困,行前定則不疚,道前定則不窮。』」

  「李尚書提議獨設海軍,建那海軍學校,臣認為可行,域外諸洲自陸上難走,卻可從海路,海軍於大秦必將十分重要。」

  王綰說到這,特意看了眼李念,向李念點了點頭,其眼中透露出欣賞和認可。

  這位李尚書很不一般,能料事於先,看到未來百年內甚至百年外之事,未來的大秦朝堂當以之為首。

  他也知道嬴政和李念今日打的主意,根本不是為了讓他們同意現在立刻馬上就去開發域外之地,而是讓他們開眼界,轉變他們的一些想法,為日後大秦在海外開疆拓土做準備。

  所以,王綰才主動出來說這番話,因為他的身份最為合適,眾臣之首,大秦開朝第一位首相!

  向李念點完頭後,王綰繼續道:「再有,那些遙遠之地不好作計較,但一些與大秦較近之處卻可作打算,如那陽洲之棉,神洲與戎洲交接那片地域一年三熟之稻。」

  「大秦不能出動大軍攻伐這兩地,但可派遣一支人馬或幾支人馬過去,將棉花和稻種帶回大秦,同時刺探兩地情況,繪其山川地勢、知其國邦情形,待大秦收拾完國內河山,有充足餘力出兵,豈非早占先機?那樓蘭、東胡、扶餘亦可依此而行!」

  出不了兵,但不妨礙打探情報啊,先將情報工作做好,待日後能夠出兵時,正好用得到。

  既不用大費國力,還為日後做了準備。

  王綰這提議還暗藏了一點,派隊伍去往這些地方,正好也可藉此驗證李念所言真假。

  他就擔心嬴政聽了李念一通忽悠後,會窮兵黷武,不顧大秦國內現在的狀況,就要出動大軍去海外。

  大秦現在還是一個縫合怪,六國的殘念還未完全消散,這時候整出大動靜,保不准就要讓縫合的傷口裂開,大出血。

  嬴政確實心中很想立刻開疆拓土,完成日不落大秦、他為世界之皇的偉業,但此時的他也知道以大秦的情況撐不起,短時間內不可能做到,這必然是一個長期的事。

  聽了王綰話後,嬴政點頭道:「首相之言有理,朕深以為然,執國者不可圖一時之利,更當為長遠計,心急於近利,往往會因小失大。」

  見嬴政發表了這番言論,許多大臣都心安了來,他們也和王綰一樣擔心嬴政急功好利。

  嬴政繼續道:「那便將大秦水軍單獨設為一軍,改名為大秦海軍,望日後揚帆諸海,彰我大秦之威。蒙恬、李念,聽旨!」

  蒙恬和李念起身道:「臣在!」

  嬴政道:「自今日,蒙恬統帥大秦海軍!」

  蒙恬這官也當得複雜,原本是吏部侍郎,現在又成了海軍統帥。

  但聽了嬴政命令,蒙恬一臉興奮地領命:「臣遵旨!」

  當吏部侍郎只是嬴政任命,屬於工作,他真正感興趣的還是帶兵征戰。

  尤其在得知大海占全世界七成,在海的那邊有不下於大秦的廣袤天地後,蒙恬對海洋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想在海上馳騁,看一看海外有何東西。

  嬴政這旨意正好符合了他的心意。

  給蒙恬下完旨,嬴政又向李念道:「李念,既是你提出獨設海軍,建海軍學校,這海軍學校便由你來組建,蒙恬與兵部配合。」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誰讓只有李念知道後世海軍的那些知識,他不出來干,沒其他人能幹了啊。

  李念也道:「臣遵旨!」

  嬴政絕對不會讓他離開咸陽,所以大秦的海軍學校肯定要建在咸陽,海軍學校建在內陸城市,有點幽默!

  想到大秦第一批海軍學校的學員先要在咸陽上課,然後又到海邊去實操,李念表情就有點怪異。

  嬴政剛給蒙恬和李念下完旨,一大臣提出了一個問題:「陛下,可要使民間知曉大秦之外亦有廣袤之地?」

  眾人還在思索,剛領旨坐下的李念道:「臣以為可使民間知曉!」

  提問的大臣一下看過來,道:「願聞李尚書高見!」

  其他人也將目光重新聚集在李念身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