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大秦眾人見李念,第一印

  第148章 大秦眾人見李念,第一印象

  在一聲聲「大王萬歲!」中,隊伍到達了雍山。

  此時天依舊未亮,但雍山被布置了大量火把,三步一崗,五步一哨,不說將整座雍山照得亮如白晝,卻也異常明亮。

  之所以會天還未亮便出發,是因大秦的祭祀活動主要在清晨,認為清晨是一天中陽氣最旺,神靈最活躍之時。

  但嬴政選擇在天未亮時便來,還有一層含義:他要在第一縷曙光升起時祭祀,表示在新一天曙光的照耀下,他和大秦從今起將翻開新的一頁,迎來一個前所未有的新時代。

  山上的祭壇早已準備好了各種祭品,在火把光亮的照耀下,嬴政持一卷玉簡,莊重肅穆地一步步走上祭台。

  天空灰暗未明,嬴政獨自立於高高的祭台上,祭壇的四周火光映襯著嬴政的身影,有種帝王隻身對天穹的蒼茫厚重感。

  李念抓緊時機,將手機拿出,給拍了一張。

  他這番動作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當然,就算他不用手機拍照,也有很多人一直在關注他,誰讓他站的位置特別,還穿著只有公子才能穿的禮服。

  稱帝大典可是古來未有之事,也是一生中僅能有的一次大典,虛榮心異常旺盛的嬴政,哪會不重視?

  因而他不僅親自前來祭祀,更有許多人隨同,大秦諸位公子、大秦宗室、朝堂重臣、特邀來觀禮的劉季等人,甚至連抓到咸陽的六國王室也湊了一支隊伍。

  眾人按所屬身份在不同位置觀禮,哪怕是公子扶蘇,也同其他公子站於一處。

  但李念不一樣,穿著大秦公子的禮服,卻沒同扶蘇等人站在一起,也沒和大秦宗室站一塊,單獨給了一個位置,身後更有蒙毅隨侍,成為全場最顯眼的顯眼包,想不被注意到都難。

  見李念被單獨安排了一個位置,諸位大秦公子心情更為沉重失落,自己等兄弟齊刷刷站一塊,這位卻被單獨置於一處,還讓蒙毅隨侍其左右,這差別對待已經擺明了父王的心意:大秦儲君為這位!

  眾臣心中亦是浮想聯翩,這就是大王口中提到的那個「李念」?

  其身份果然是一位公子!

  且看今日這情況,大王對其顯然不一般,其在大王心中地位高於其他公子,日後的大秦儲君大概率是這位。

  諸多大臣快速回憶,看往日是否有可能得罪過這位,仔細回憶一番後,發現自己沒啥地方可能得罪這位的大臣都鎮定下來。

  這些大臣中不包括李斯,他心中生出一絲擔憂,因為他曾在某件事上諫言,可能得罪過這位。

  『也不知這位李念公子心情如何?其大抵便是大王心中最中意的儲君,萬一其追究其那事……』

  想到自己可能得罪了大秦未來的儲君,饒是聰慧如李斯,也感到一陣頭疼,他是極為戀權之人,而他的權力都來於君王,現在卻跟可能為大秦未來君王的人結了怨。

  『大王今日讓他顯於人前,顯然是要這位公子走到台前,日後少不了與其相交,到時先觀其對我態度如何。』

  能和這位公子交好自是最好,倘若不能交好,那就只有……想辦法讓這位不為儲君,登不上那個位子。

  尉繚看著李念,心道:『那李念竟真是一位公子?此人有天縱之才,既能治國,又能制物,還知曉世間諸多奇異之事,不知學自哪家?』

  尉繚對李念極感興趣,原本在他看來,秦王雖有大略大才,但其本身是一頭虎狼,居約易出人下,得志亦輕食人,若得天下,天下皆為其虜。

  他本打算在助秦王得天下後就跑路,孰料被他認為是虎狼的秦王居然發生了改變,而秦王改變的源頭都指向一個叫「李念」的人。

  尉繚遂因對李念的好奇留了下來,他想看看這個能勸住秦王這頭虎狼之王的李念究竟是個怎樣的人。

  今日終於見到李念,尉繚很想立刻便和對方相談一番,縱論天下之事,暢談治國治軍之術,瞧瞧對方有多少真才實學!

  和李斯一樣,趙高也有些擔憂,但他和李斯擔憂的原因不同,他是在擔心這位看起來很有機會成大秦儲君的公子對他觀感如何,如果像扶蘇那般認為他是一個佞臣,那他就有的頭痛了。

  趙高心道:『我與這位公子尚無恩怨,應當不至如扶蘇那般,定要設法與之交好,望其莫如扶蘇。』

  很久前,趙高也嘗試過和扶蘇緩和關係,示好於扶蘇,但扶蘇對他的示好不僅不接受,反而更加認為他是一個佞臣。

  淳于越和蘇胥站在一塊,見李念著公子禮服,獨立一處,淳于越看了蘇胥一眼,蘇胥知曉其意:這就是你教的那位?

  蘇胥心中亦在唏噓,他曾以為是個蠻夷的這位竟到了這等地步,雖知道嬴政對李念很重視,卻未想會有這般重視,幸虧他當初對這位一直很有禮。

  但想到這位對儒家的態度,蘇胥心頭沉重,他看向淳于越,兩人目光交匯,都看出了彼此之意。

  這位不待見他們儒家,若其真為儲君,成為下一任秦王,他們儒家日子只怕要難過了。

  大秦宗室對李念雖也好奇,但未太在意,不過是又多了一位公子罷了,儘管是一位可能會成為儲君的公子,可哪又如何?

  會改變他們現在的狀況嗎,會讓他們得回以往失去的權力嗎?

  只怕其登上王位後,和他那天性涼薄的父王一樣,依舊會持續打壓他們這些宗室。

  說來,大秦宗室是真沒多少存在感,自從商鞅搞過一波「宗室非有軍功論,不得為屬籍」後,存在感便被大幅度削弱,等嬴政採納李斯的《諫逐客書》後,存在感則更是被降到了谷底。

  屬於一群明明存在,卻不太被記得的人。

  這讓大秦沒有宗室之禍,但也讓王朝在危機時失去了宗室這股力量支持。

  呂雉的父兄也被邀請過來觀看祭祀,看到李念,幾人生出一個念頭:『秦王未喚吾女(妹)入宮,莫非要使吾女(妹)嫁一位公子?』

  幾人越想越覺得有這個可能性,只是不知是哪位公子,莫不是他們現在看的這位?

  如果是這位,那也不錯,甚至比入宮侍奉現在的秦王更好!

  當今的秦王后妃太多,這位年輕,應當不多,且其似有望成為下任秦王,女兒(妹妹)若嫁給他,待其成為秦王,女兒(妹妹)豈不有機會成為王后?

  劉季、蕭何等人也注意到李念,但打死他們也想不到此人便是他們猜測中的那位「老鄉」,向嬴政告知他們消息的那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