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所謂的兩相印證
宮裡的小黃門來傳聖人口詔的時候,薛朗正在民部的辦公室里開小差,默默在心裡擬聘禮單子。聽了傳召,理了理官袍,便跟著小黃門進宮了。
「稟聖人,薛朗到了。」
「讓他進來。」
薛朗進去,一絲不苟的行禮:「臣薛朗拜見聖人。」
聖人臉上沒了往日常見的笑容,倒也不見生氣,就是板著個臉:「平身。可知我為何召你進宮?」
居然沒賜座。
薛朗不慌不忙的答道:「回聖人,不知。」
聖人一滯,本來還算平靜的神色,隱隱有點兒波動,瞪著薛朗道,不陰不陽的諷刺一句:「薛愛卿真真貴人事忙,不過是昨日之事,今日便忘了?」
薛朗依舊保持著嚴肅的表情,抬頭看了聖人一眼,拱手道:「臣不知聖人在說什麼,臣為人愚笨,還請聖人明示。」
表情很認真嚴肅,聖人隱隱覺得有些牙疼,但看薛朗的神色,竟是真不知他到底為何不悅,聖人大概有些無語,靜默片刻,方才道:「吾聽說昨日秦王的屬僚仗勢欺侮德妃之父尹阿鼠,你恰好路過,竟不問青紅皂白,不問對錯便支使護衛幫助秦王的屬僚,毆打尹家家僮?」
知道聖人寵尹德妃和張婕妤,但沒想到居然這麼寵愛,這明顯邏輯都說不通的話,聖人居然信了!?
薛朗感覺三觀、下限都被刷新了一遍,懵逼臉對著聖人,不太確定的問道:「敢問聖人,您所說的,與我昨日的經歷,確定是一件事?」
聖人還以為他這麼說了,不管對錯,身為臣子的薛朗理該先認錯請罪才是,結果,這小子居然不按牌理出牌!不過,薛朗這絲毫不心虛氣短,也不急著辯駁的樣子,倒是讓他心裡 有了幾分疑慮,莫不是……聖人略頓了頓,倒也不氣惱了,表情莫測的望著薛朗,淡然道:「你昨日是何經歷?說來聽聽。」
「喏!」
薛朗立即把昨日的事情複述一遍,說完後,道:「……情況就是這樣,若是聖人不信,可使人去調查,臣願以項上人頭擔保,所言皆屬實,如有一字不實,聖人可治臣欺君之罪。」
聖人頷首,神情若有所思。
薛朗又道:「另外,臣對聖人方才所言,有幾點想不通。其一,聖人說,是秦王府的屬僚仗勢欺人!臣昨日讓護衛救人後,曾詢問過對方姓名,名叫杜如晦,杜如晦當日孤身一人,連個小廝都沒帶,而尹府的家僕,目測少說也有六七人。杜如晦在秦王府上擔當何職位,想必聖人一查便知。請聖人試想,杜如晦一個文官,非是尉遲將軍那樣的猛將,如何以一人之力欺負六七個家僮呢?」
聖人目光閃爍,答道:「據說是杜如晦為人張狂,路過之時,竟唾罵尹阿鼠,尹阿鼠受辱不過,才使家僮毆打於他!」
這個說法好!
居然大致把邏輯圓回來了,薛朗表示佩服,坦然道:「然而臣看到的情況是,人杜如晦好好地騎著馬回家,從尹員外家門口路過,那些家僮二話不說便上前把人拽下馬,直接拳腳相加。尹員外當時還高喊,汝是何人?打從我府門口過,為何不下馬。」
最後一句,完全是模仿尹阿鼠的語氣說的。薛朗嘆道:「臣是異鄉歸化的人,對我大唐的禮法規制並不精通,一聽臣就奇怪了,除了下馬橋,不知道哪裡還有需要下馬步行表示恭敬的地方?也未聽說過聖人曾下敕令說,路過尹府的時候,不准騎馬乘車啊!臣以為士可殺不可辱,眼見杜如晦要辱於家僮之手,臣才使護衛救人。」
聖人看薛朗一眼,道:「杜如晦辱尹阿鼠乃是多日前之事,非是昨日。你不解其中內情,貿然救人……我看來,你也有錯!」
薛朗突然有種恍然大悟的感覺。尹阿鼠毆打杜如晦的事,史書上也曾有記載。看的時候,薛朗就疑惑了——
尹阿鼠帶著家僮毆打杜如晦,把杜如晦都打傷了,還敢明目張胆的讓尹德妃告狀。李淵就算再寵尹德妃,也不至於這種邏輯上完全說不通的事情都相信啊!敢情尹德妃告狀的時候,把所有的漏洞都補了!
而這會兒,薛朗也明白過來,尹德妃告狀的時候,使了個巧,並沒有刻意針對他,真正針對的是秦王,而恰巧參與了此事的薛朗,則被尹德妃往誤會上引了。
該怎麼說呢?
使這些小巧陰損的手段,尹德妃真是一把好手,尹德妃也是個精明人。她知道聖人對薛朗還是有信任的,也知道薛朗一貫「公私分明,沉穩踏實」的形象,明白這件事上,若是把薛朗牽扯的太大太深,有些事兒便不好圓了。
所以,尹德妃告狀的時候,應是有意降低薛朗的存在和作用,重點往秦王身上引了。既不用太得罪薛朗,又能重點針對秦王。畢竟,比起薛朗,秦王才是尹德妃重點打擊的對象。這種主次分明的決斷和手段,薛朗表示以前還真是看輕了尹德妃,人不是花瓶啊。
薛朗忍了忍,誠懇的道:「聖人,臣建議,此事可把雙方當事人叫來問話,定能水落石出,屆時,誰對誰錯,一目了然。」
聖人道:「吾昨日已召見尹阿鼠,今日才召見你,兩相印證,何須再召杜如晦!如不是這些讀書漢教唆,二郎又怎會是如今這般模樣!」
薛朗板著臉,心中浮上一個明悟,聖人這是對秦王生疑了,枕頭風的威力,名不虛傳。只是,這事兒還真不好辯駁,聖人不喜歡親王府里的文官,對杜如晦的話便會打折扣,而現在又沒手機可以拍個視頻做證據,全都是憑嘴巴說。
聖人因為心裡對秦王和秦王府的文官有意見,自然更傾向尹德妃一方。這個虧,秦王還只能生受了。
薛朗心裡默默嘆了口氣,誠懇的道:「聖人,秦王乃是聖人親子,秦王的為人如何,聖人從小看著他長大,心裡難道沒有數兒嗎?而當事人杜如晦,臣建議聖人可使人去調查他的為人品性,一切自可見分曉。另外,聖人與秦王乃是父子,聖人管教秦王天經地義,如果聖人覺得秦王做的不好,作為父親,打罵皆可由您,何以父子相疑?臣懇請聖人三思,莫要傷了父子間的和氣與親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