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0章 一波剛平一波又起

  第630章 一波剛平一波又起

  秋意漸濃,沈羲和估算著行宮避暑應當接近尾聲,蕭華雍很快就應該回來,卻沒有想到登州大雨一直未歇,自那夜起,連續五日都下著,大雨滂沱,不但不歇甚至減小都不曾。

  原本狂喜的登州百姓,漸漸臉色開始蒼白,就連登州官府都一個個浮現了憂色,景王蕭長彥與燕王蕭長庚也因為大雨而一直沒有撤離登州。

  祐寧帝還沒鬆口氣,登州再一次成了他的心病,為了防範於未然,他下令登州官府緊盯著靠近山林的百姓,蕭長彥與蕭長庚在沒有接到諭令之前,就已經分頭行動,卻仍舊是晚了一步。

  七日連綿大雨造成了不少山坡滑倒,附近村民傷亡慘重,唯有村里經驗老到由管理得當的小山村損失較小。

  大半個登州剛剛在最酷熱的日子裡經歷乾旱,連口氣都沒有喘,就又陷入了暴雨泥石流,乾旱之時只是看不見希望心中焦灼,此刻不少人已經流離失所,家破人亡。

  登州沿海,這大雨再持續下去,受到牽連的絕對不止依山傍海的村民,一旦海岸決堤,大半個登州都要陷入洪澇之中,甚至相鄰的州縣也會被殃及。

  山體滑坡還沒有解決完,登州各地汛驛站發來的水報就遞到了祐寧帝的御案上。

  比起旱情,眼前的水災更令祐寧帝面色凝重,朝廷上下更是抓耳撓腮,以期能夠早日度過這一關。

  旱情至少還能各方支援,如今登州水災將起,各路都出現了山體滑坡事故,想要運送救災之物,難於登天。

  「殿下,陶公去了登州。」珍珠急急傳信給沈羲和。

  沈羲和豁然站起身,接過遞來的消息,消息是蕭華雍傳來,陶專憲是自請與工部尚書一道前往登州視察災情。

  工部管著水利,工部尚書比陶專憲尚且年邁,往日裡面對朝廷的紛爭慣會裝聾作啞,可到了危急關頭卻從不含糊,他雖然要不了多久便會致仕,但他的治水經驗豐厚,放眼整個朝廷,唯有陶專憲能夠與之相比。

  陶專憲十年前為地方官的時候,甘州大澇,是他憑一己之力保全了數萬人的性命。

  看完蕭華雍的信報,沈羲和雖然擔憂,卻也無可奈何,這是外祖父自己的意願,她有法子把陶專憲弄回來,但她和蕭華雍都沒有這般做,他們都知道,這是陶專憲心中的信仰。

  學以致用,為官者當為百姓請命,為弱者謀福。

  「去行宮。」沈羲和當即做了決定。

  宮裡的事情她差不多已經處理完,現在登州又面臨著洪澇,這個時候祐寧帝沒有心思帶著人浩浩蕩蕩折返宮中,路上一日,耽誤多少急訊?

  外祖父去了登州,儘管在這件事情上,哪怕是政敵,緊要關頭也不敢輕易下黑手,否則就是滅族之禍,除非是造反之人,如若不然甭管多麼不對付,都會盼著災情能夠遏制,百姓好過了,他們才有時間和精力各憑本事往上爬。

  登州一州百姓放任不管,他們便是爭到再多的好處,最後也只是站在最高處來收拾爛攤子的人,且祐寧帝積威已久,這個時候他們也不敢存私心。

  人禍是不大可能,天災卻隨時襲來,沈羲和擔憂陶專憲,蕭華雍必然也會分心隨時傳遞消息給她,又要想方設法安撫她,不若她去行宮,與蕭華雍在一處,也能有商有量。有時,也能第一時間互相知曉,用不著這麼麻煩。

  「齊培那邊可有消息?」沈羲和坐在馬車上,忽而問道。

  早在旱情初現的時候,沈羲和就已經讓齊培放下手中所有事情,安南、安北等地秘密收糧,為了不引起米糧被哄抬,少不得要多跑幾個地方。

  國庫的糧食大半都在先前投於登州,這一回只怕陛下也拿不出糧食來。

  「齊培與華陶猗已經籌集三十萬石糧食,這是五日前遞來的消息。」碧玉回話。

  三十萬石是一個龐大的數量,但若是真的發了洪澇,水災再持續久一些,這些糧食也杯水車薪。

  「前幾日江南等地糧食有上抬去世,陛下下旨,各地若有米糧暴漲之情,等同謀逆處決。」碧玉又補充了一句。

  歷來發國難財者不少,天災便是統治者也無可奈何,完全不允許人從中獲利絕無可能,卻也不能越過界限,否則餵飽了商戶,傷及的是國之根本。

  沈羲和默了默:「傳信給齊培,讓他停了收糧之舉。」

  之前不顯,現在陛下下了旨,這個時候若再大面積收糧,反而會引火上身,且三十萬石已經不是小數目,哪怕華富海再富有,繼續收集下去,也會造成錢財捉襟見肘。

  「你讓華富海停了收糧?」沈羲和前腳剛到行宮,蕭華雍就接到了消息,將人接回屋子裡,親自遞了一杯平仲葉泡的茶。

  「嗯。」沈羲和潤了潤唇頷首,「在其位謀其政,你不是陛下,這事兒不應當你我出風頭,若華富海一人就把糧食供應齊全了,陛下只怕也容不下他,且這麼大批糧食,總不能由你我掏腰包。」

  他們不是掏不起,卻不能這麼做。

  「呦呦是打算……」蕭華雍唇邊溢著一絲笑。

  「陛下雖然下旨命各地不得哄抬糧價,但想要完全控制只怕不易。」沈羲和將自己的打算說出去,「且看登州是否當真不幸遇水災,實在是不幸,便讓華富海聯絡戶部,以低價賣給朝廷,以供賑災,由他打了頭,又是三十萬石之巨,旁人還敢藏著掖著,亦或者高價賣給朝廷?」

  這是最好的法子,收糧本就不是為了賺錢,而是為了災情。華富海二人辛苦一番,便當做是積攢福德。

  「此法甚妙。」蕭華雍摸了摸下巴,也防止了有人借商戶之手,暗中搗鬼,「讓華富海打個頭,拿一部分錢,再接受朝廷欠條,便是國庫不充盈,也能解決這才災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