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朕要準備回去了。」
關寧直接開口。
確實該回去了,他出來都快近三個月。
新朝建立時間並不長久,貿然離京其實並不妥當,但南方的問題也不能耽擱太久。
關寧為什麼要用如此激進的手段,就是為了提高效率,儘快結束。
耗的時間太久,他還怕上京那邊出問題。
不過在臨走之前也要安頓好。
就好像守業總比創業難,推行新政也是如此,能否長久的實施下去才是關鍵。
他必須要有一個靠的住的人來維持這份成果。
雍正曾提出官紳一體當差納糧,可實際上並未真正執行下去。
關寧不要這種結果,所以他親自過來督辦。
相信趙南星能夠做到,他有身份有影響更有能力。
關鍵是他認可新政,自身也願意推行……
這般想著關寧又開口道:「有一件事情你還要多上心。」
「您說。」
「前朝遺留!」
關寧吐出了四個字。
「在這方面要不遺餘力的打擊,發現即處置。」
關寧緊盯著他。
「你應該會上心吧?」
「臣下謹記。」
趙南星內心忍不住低嘆,一朝天子一朝臣。
任何一個皇帝即位,都會對前朝遺留大肆清除打擊,他除了答應沒有任何辦法。
而且陛下如此重用他,給他施展抱負的機會,這是莫大的知遇之恩,他無以為報。
只能盡心盡力的完成陛下交辦的差事,維護他的統治。
當他接受任命時,他就已經被打上元武帝的烙印,再沒有任何選擇。
「朕知道你將會受到莫大的壓力和很多非議,朕相信你能做好。」
這說的也是實際問題。
趙南星曾是蓮閣閣主,有著不弱於祝賀同的影響力。
而今他被自己所用,並主力推行新政,在那些人的眼中就是最大的叛徒。
趙南星必然也會受盡唾罵,成為其眼中釘肉中刺。
「為保你的安危,朕會在你身邊安排一支錦衣衛保護。」
「謝陛下。」
趙南星心中瞭然,保護是其一,應該還有監視。
關寧又問道:「知道凌煙閣吧?」
「知道。」
凌煙閣是新朝成立後,為了表彰對國家有大貢獻大功勞而設立,將其畫相放入放入以示表彰,哪怕百年之後,也有後人銘記。
是做官為臣的最高榮譽。
關寧開口道:「好好做吧,做好了朕在凌煙閣給你留個位置,朕讓你做真正的文人之首!」
「謝陛下!」
趙南星俯跪在地上。
一直都很平靜的他,在這一刻卻表現的異常激動。
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追求,當然也逃不過名這一字。
趙南星也是如此。
他已經逃不出自己的手下了,一定會盡心盡力的辦差。
君臣之間都是相互的。
臣子為皇帝辦臣,是因為他在皇帝這裡能滿足所需。
趙南星對金錢的欲望不大,關寧詳細查過,在別人大肆斂財時,他卻根本不參與。
他不謀利,但追求名。
關寧就給他名,他便會死心塌地。
這就是御下之道。
「起來吧。」
關寧又跟趙南星繼續談著,對於經後各地的發展規劃以及自己的想法等等。
相談甚歡。
第二天,一則重磅消息傳出。
趙南星任為江州州牧,並有特職監察使,負責督辦南方六州新政推行事宜。
此事傳開,震動各地。
因為誰都沒有想到,在這場事件中,真正平安落地竟然會是趙南星!
他是什麼身份?
被清查的那些清流黨的人哪個能跟他脫得了關係?
祝賀同被誅了十族,他可就在牽連範圍……
而他卻被如此重用,給了如此高位,簡直無法理解。
不管怎麼說,趙南星還是上位了。
江州官員空缺很大,在那日問斬中,州牧州丞等主要官員都被處置。
而今開始陸續補充。
關寧帶來的如韓貴這般的年輕人都留在本地任職,對他們而言這是一個很難得的機會。
不少人都是趙南星提名的,他熟悉這裡的情況,也知道誰是可用之人。
關寧並沒有過多插手。
當務之急恢復行政穩定是重中之重。
關寧還提出一項更改。
古代治理其實長期處於官治與民治並存的狀態。
民治就是士紳和富豪等地方勢力參與,鄉村等小地方大多如此。
在關寧看來,這也是造成土地兼併的一個主要原因。
很多時候,這些人並不能真正的為民做主,反而為他們欺壓提供了便利。
因而關寧決定陸續取締這種情況,增加基礎官員……
經歷了徵收商稅,又經歷了反腐除奸,又經歷了新政推行,雖說這都是向好的方向改變,但也對南方六州造成很大破壞。
尤其是最初徵收商稅時,關寧有意放任之下,在過程中更是失了秩序。
這些都被歸咎在關寧的身上。
除去百姓外,其他人對關寧都是暗中痛罵。
甚至用強盜來形容,稱他為強盜皇帝。
不過這種行徑確實是強盜,主要目的是為了收剮了仕族鄉紳商人們的錢。
現在已經在清點了。
各地徵收上來的稅都統一匯總到州衙,再由州衙進行清點,然後送至上京。
外人都說窮了所有人,而富了元武帝,實則是富了國家。
該改變了。
當初是特殊情勢迫不得已用一些激進手段。
在徵收商稅時不問收益,只管強收,一層層的剝削。
還有存在執行人員打著他的旗號耀武揚威,為自己謀利。
因為關寧說過,在遇有抵制不從者都可以說是他的命令。
可在執行過程中,卻被歪曲利用。
稅是收上來了,卻也造成了很壞的影響,尤其在這個過程中大量用了王倫及其麾下的人。
這些人曾是散兵游勇出身,有很多不良習氣,這一下可是放飛自我了。
吃拿卡要,暴力辦差,私自截留都是很正常的事情,導致人們怨聲載道。
近日關寧已經接到不少這樣的奏報。
暴力是解決問題的辦法,但不是長久辦法。
必須要用律法制度約束,形成規章,這才是長久之道。
肅正風氣,穩定秩序。
這也是關寧回京之前,要做的最後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