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0章 像皇帝一樣

  趙南星的話音落下,讓整個場面都沉寂下來,之前議的都是大事,但兩京制是更大的事情。

  「任何一個王朝在擴張的過程中都會出現軍事、經濟、人文等各種新的矛盾,而解決這些矛盾最好的方式就是遷都!」

  趙南星接著道:「而今大寧已占據梁國,可作為國都上京城遠離梁地,將來也會遠離魏地,就算梁國朝廷已經滅亡,可反寧勢力不可能完全消無,必然會有人時刻預謀著復國,遠離京城就意味著遠離朝廷統治,這會讓很多人生出異心。」

  眾人點頭,這種情況確實存在,打下不統等於沒打 。

  薛慶也附和道:「首輔大人所言極是,戰後加強朝廷統治才是第一要務,不止是針對梁地魏國,還有南蠻北夷。」

  關寧聽著眾人商議,梁國確實已經占據,但魏國可還沒有,但在議事的時候就已經把魏國帶進去了,你們這樣考慮過姬川的面子嗎?

  不過在所有人看來魏國遲早都會被大寧吞併,這是毋庸置疑的事情。

  「上京城在北方,可守南蠻北夷,需在南邊在設一座國都作為中心加強魏梁二地的控馭。」

  薛慶已是次輔這也算分內之事。

  隨後郝倉也附和道:「在這同時還要加派駐軍,以穩局面,最保險的法子是血親。」

  眾人點頭,所謂的血親自然就是皇子守衛了。

  大寧直到現在都沒封出一個皇子,甚至皇子的存在感不高,他們都知道陛下是另有用意,之前是沒辦法安置,現在打下了江山,自然是能封了。

  眾人獻策,陸正淵也不甘落後。

  「以新設國都為中心,同時在選中幾個城池為次中心,由皇子坐鎮,實現對整個地域的統治,如經濟、軍事重鎮當派兵重守,互成犄角,互相守望。」

  這個辦法極好,得到眾臣認可。

  不止加強了統治,還使得皇子們可以互相牽制。

  你一言我一語 ,很快形成了一個完整的方案,那就是重新打造一座新的軍事中心,以對四方變局作出最快速的反應。

  這樣做百利而無一害,靠近南方魏國,可吸納魏國水運便利,很快就能成為經濟中心,由此輻散可幫助梁地恢復民生,在這個新都的基礎上再選出幾座重鎮,形成某個區域的中心,由皇子坐鎮。

  由此便形成了以血親為紐帶的穩固統治。

  兩都制才是解決當下大寧的問題最佳方案,因為大寧治理的不是一國,而是整個天下。

  「閣議結束,內閣立即拿出詳實的方案,然後就宣告天下,要註明不是遷都,而是建都,大寧將實行兩京制,形成一南一北的兩座國都的格局!」

  關寧直接拍板。

  跳出歷史長河看歷史,兩京制確實是解決大多問題的一劑良藥。

  北魏孝文帝為了進行全面漢化改革,將都城從軍事重鎮平城遷到了文化中心洛陽,最早的西周以鎬京為國都,同時營建洛邑以鉗制四方諸侯 ,高歡建立的北齊也是實行兩都制,以鄴城為政治中心, 以晉陽為霸府。

  這是歷史的經驗,沒什麼好說的。

  作為穿越者最大的金手指就是歷史經驗,這會減少很多試錯成本,可以少走很多彎路。

  趙南星問道:「不知陛下選哪座城池為新都?」

  「你們都知道還用問朕?」

  眾人相視,他們都知道陛下早已在謀劃,新都的建設很早就已開始,只不過不是以新都的名義,那時很多人還看不透而已。

  只是宣布了以後,魏國怕是不安了,魏君怕是連覺都睡不著,因為新都幾乎就在魏國的門口,恰好位於魏國、梁國,大寧三方中心處。

  一件件事情議定,關寧也開始了忙碌,他就像一個皇帝一樣,每天召見朝臣批閱奏章,為什麼會用像這個字,因為他以前很少像現在這樣按部就班的做一件事,慢慢也能從中找到樂趣。

  關寧覺得自己有耐心了,能夠坐的住了。

  或許是不再年輕的緣故了,關寧也開始蓄鬚了,他身上的威嚴反而越來越淡,朝臣們都覺得陛下變和藹了,不會再像原來那樣動不動就把殺字掛在嘴邊,倒是太子做了件大事,借著有朝臣自投的機會,太子關弘昭掀起了一場反腐風暴,是真動了刀,僅是京官都斬了五十餘,發放吠州開荒的過百。

  人們都說皇帝把刀傳給了年輕的太子。

  關寧下詔召地方官員進京述職,他是不能出去了, 便讓人來找他,每天的日子忙碌而又充實,議定的各項大事也都在按部就班的推行。

  大寧第一次國債開始售賣,如他預料的那樣引起瘋搶,朝廷暫時有了錢,能緩解些困境,宣布設立兩京制後引起些轟動,不過也很快平復,上京城最不缺的就是新鮮事,很快又有一件新鮮事出現了。

  魏國國君建武帝姬川再次來到大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