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8章 從實物稅到貨幣稅轉變

  在關寧詢問之後,立即便有多位朝臣站了出來。♨🐚 ➅❾𝐒ʰ𝓤א.𝐂𝕆𝐦 🐝♗

  他們也發現了,這幾次朝議陛下並不像以往那樣直接決斷,確實是以商議的態度。

  整體氛圍相較輕鬆。

  陛下還找了專人記錄,確實是解決了很多問題。

  這也使得不少朝臣都主動諫言,不過見得前列薛慶站出,很多人都回到班位。

  不提其本為內閣大臣,戶部尚書的官職,他還是當朝國丈,而且還是歷代以來,最厲害的國丈。

  你見過四個女兒同時入了後宮嗎?

  怕是沒有!

  而且他還有三個女兒,說不準什麼時候又進宮了。

  惹不起,惹不起。

  薛慶不知旁人想法,他直接站出來。

  「臣以為陛下所言極是,全銀法已在上京試行許久,收稅便利,如之前火耗增加等情況不復存在,是利國利民的良策。」

  其他人面色平靜。

  他們就知道薛慶會支持,這沒有任何意外。

  自從其父前內閣首輔薛懷仁告老之後,薛慶就取代其父位置,成為改革先鋒。

  新朝建立以來,戶部之下新成立多個司署,職權大大增加,已成為實質上的六部之首。

  而作為戶部尚書的薛慶,就是陛下變法改革的執行者。

  不過他話音剛落下,便有一人站出班位。

  「啟奏陛下,臣以為此策不妥,以全銀代替實物,必將會有折色之害,折色無定額,又沒有準確計量,官員藉機操柄,必將使得百姓苦不堪言……」

  此言一出,使得眾人目光都集中在其身上。

  敢如此直接了當的反對,可真是大膽,不僅反駁了薛慶,還反駁了陛下。

  「你叫什麼名字?」

  關寧直接問出。

  有人搖頭,這個愣頭青怕是要遭難了。

  這個青年是翰林院侍講,正常朝議他並沒有資格列班,不過這幾次是專項朝議,陛下也特許翰林院的精英們入列,可諫言良策。

  「回稟陛下,臣名為詹子平,是翰林院侍講。」

  青年不卑不亢。

  「你的提議很好。」

  關寧讚賞了一句。

  「嗯?」

  這讓眾人有些意外,陛下並不是假意讚賞,而是真意。

  對於提出正確諫言的,關寧自然不會說什麼,他又不是真的什麼話都聽不進去。

  這個翰林院侍講剛提及的老百姓受折色法而苦不堪言,這倒是真的。

  稅收是國家最基本的收入來源。

  最早是以實物收取,到後來轉變為錢物並征,再到後來順應發展需求,又有轉變。

  在形式上分為「本色」和「折色。」

  所謂本色,是指賦稅中原定徵收的實物,如稻穀、米、麥,按一定比例改徵其他財物的,便稱為折色,又叫折稱折納。

  看起來很公平也很人性,實際上有很大的漏洞。

  遇有災害之年,糧價大漲,便用糧食折銀。

  第二年,糧價恢復了,又用其他價格更高的絹折銀,總之地方藉機操柄,什麼值錢就折什麼,百姓就苦不堪言。

  折來折去,把老百姓終年辛勞換來的顆顆粒粒折騰光了。

  但也並不能說折色法不好,這其實是商品貨幣發展的產物。

  全銀法也是折色的一種,只不過更加完善。

  關寧力推,完成從實物稅向貨幣稅轉變。

  69🅂🄷🅄🅇.🄲🄾🄼

  當時他在提出之後就遭受到很多人反應。

  其中有守舊派,接受不了這種太大的轉變,還有一種人則是因利益受損而反對。

  實物可操作性很大,比如納糧時在運輸裝卸等過程中產生的損耗。

  羊毛出在羊身上。

  損耗還是要老百姓出,在收稅時自然而然的多收,關鍵是沒有定額,官員們理所應當的貪腐。

  關寧開口道:「朕在制定之前就已考慮周全,折色只能折糧,不得以其他物品代替,且折價是以當年市面行情為準。」

  「這一點薛大人清楚。」

  薛慶點頭道:「全銀法可以說是折色法,但比折色法更完善,在上京試行這幾年,諸多問題皆已更改。」

  「新朝初建那幾年,糧價較高,百姓生活貧困,相應的折色較高,但收的稅少。」

  「近年來,糧價平復,折色相對較低,徵收的就多了些。」

  他說的很簡單。

  誰都能聽的明白,就是以行情基準而定。

  眾人點頭,如此看來倒也能免除折色之害。

  「還有一個問題。」

  詹子平又站出班位。

  「上京生活居民較比其他地域富裕一些,手中或有存銀可繳稅,那其他貧苦之地,老百姓手中只有糧食而沒有存銀,又如何以銀繳稅?」

  這就說到了根源上。

  折色是個好法子,但銀少物多,則傷民!

  詹子平又繼續道:「陛下發行寶鈔,想必是為此準備,可寶鈔不可能完全代替銀兩,更無法代替銅錢。」

  「且老百姓平素用到的多為碎銀銅錢,寶鈔並不能滿足。」

  這個人膽子大!

  他不但反對全銀法,現在連帶著更是連陛下發行的寶鈔都抨擊了。

  但這位翰林院侍講的話還沒有說完。

  「臣在寶鈔發行之後遍走坊間,以上京為例,在寶鈔發行之後,物價明顯較之前有所降低,實際上,並不是物價降低了,而是銀兩的價值有所下降,銀貴銀賤都能影響到物價……若浮動巨大,則是會破壞民生。」

  關寧神色微動。

  這是個人才啊,竟然還專門做了調研。

  他也看到了一些別人看不到的問題。

  寶鈔發行以來,物價確實有所下降,這是因為流入到市面的錢多了。

  關寧從北夷帶回來大量黃金,以這些儲備金為基準,印發出大量的寶鈔。

  他說的沒錯。

  銀貴物賤,則會導致商貿停滯。

  銀賤物貴,就會導致糧價上漲,百姓苦不堪言。

  嚴格的來說,大寧這兩種情況都存在。

  貨幣短缺其實是古代普遍存在的問題,金銀銅鐵本就是稀缺之物,這也是它們能成為貨幣的主要原因。

  關寧發行寶鈔就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

  大寧必須要有一個穩定的貨幣政策,這也是他做這些的原因。

  詹子平說的問題確實存在,寶鈔的用途實際上是針對商貿,如大額交易,跨區域通商等情況,對老百姓而言並不能滿足需求。

  關寧自然早就考慮到這個問題。

  他眼神示意成敬。

  成敬離開,不一會就端著一個托盤出來。

  「詹子平諫言無錯,因而朕為平民百姓也鑄了新幣。」

  關寧邊說著,邊走了過去。

  Ps:寫的很慢,要查很多資料,總不能胡寫一通,大家點點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