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軒到特工部的時候,李君世特意把他叫了過去。
李君世給謝軒遞了根煙,隨口說道:「最近山城沒敢再動手了。」
無論是報紙上的宣告,還是特工部真敢殺人質,反正山城是怕了。山城敢用血腥手段,他就敢槍斃人質,看誰殺得過誰。
「這是好事,說明他們投鼠忌器,怕了主任的手段。」
李君世問:「山城那邊找人來當和事佬,你意下如何?」
謝軒說道:「此事我聽主任的。」
李君世擺了擺手:「我是真想聽聽你的意見。」
謝軒在特工部不跟他爭權奪利,他是很滿意的。
但這次,他想聽聽謝軒的意見。
「那我說說,要是沒說好,主任不要見怪。」
「你說就是。」
「我們的目的是發行中儲券,只要山城不再搞破壞,目的就達到了。至少,對周院長和汪先生都有交待。當然,我們也可以提一點要求。」
李君世問:「要求?什麼要求?」
難道,還讓山城補償一點錢給自己?那是不可能的吧?
謝軒說道:「比如說,這次我們抓了山城銀行的職工,可能讓山城四大行,從此以後,接受新法幣的業務。」
特工部連山城四大行的人都敢殺,還有什麼是他們不敢做的?
除非山城銀行全部撤出申浦,否則,他們終究要接受中儲券的業務。
與其到時候被迫接受中儲券的業務,不如趁現在主動退一步,這也顯得山城方面有誠意嘛。
在淪陷區,山城不可能限制中儲券的發行。
就像那些抑制中儲券的商戶,很快也得被迫接受中儲券。
一旦中儲券在市面上流通起來,再加上政策引導,比如交稅只收中儲券,淪陷區的人,必須得交稅,誰都得備點中儲券吧?
李君世一聽,頓時眼睛一亮:「這確實是個好辦法。」
謝軒說道:「他們必然會用手段還擊,但只要能接受新法幣,一切都不成問題了。」
李君世問:「還有件事,杜升月為何只與吳寶貴聯繫呢?」
這段時間,吳寶貴非常賣力,又是抓人,又是殺人,跟當初成立特工部時的幹勁差不多。
「吳寶貴抓的人,他又是幫派中人,杜升月與他聯繫,也在情理之中。不管如何,此事還得主任點頭嘛。」
「那可不一定,南京周院長也打來說話,詢問山城銀行職工的情況,他雖然沒明說,但透露,要儘快穩定申浦的金融市場。怎麼儘快穩定金融市場?不就是與山城講和嘛。」
看似此事由李君世負責,但上有周海,下有吳寶貴,再加上日本人那邊,也有壓力。李君世其實別無選擇,他可以藉機拖一段時間,卻不能長期拖下去。
這讓李君世有種被脅迫的感覺,明明是山城主動講和,怎麼感覺自己也不得不講和似的。
謝軒說道:「金融市場的穩定確實很重要,不管如何,我們贏了,不僅讓山城低了頭,還讓山城的銀行接受新法幣的業務。特工部干出這樣的成績,周院長是不是得給予表彰和獎勵?畢竟,我們的炸彈需要成本,我們的人員,也需要激勵。」
李君世微笑著說:「這個可以有。」
周海接到特工部的申請後,特意給特工部批了三萬新法幣。
按照官方標準,這三萬新法幣,能兌換六萬山城發行的舊法幣。
周海雖然給了錢,但他也預料到特工部的做法,他要求特工部的人,拿到這筆獎勵後,全部花出去。
別人拿著中儲券,可能是廢紙一張,商戶不認可,錢再多也買不到東西。
但特工部的人去買東西,一邊是手槍,一邊是中儲券,你是要子彈,還是要新政府的貨幣?
周海雖然大方一回,可他的目的,也是為了推廣中儲券。
經過這幾次事情之後,中儲券在申浦慢慢流通起來了。
當然,無論是銀行還是商戶,其實都是抑制的。
比如說山城的四大行,如果有儲戶要存中儲券,事先會跟你說好,不管存多少錢,都是沒有利息的,愛存不存。
如果儲戶能接受沒有利息,四大行的職員,會把你的錢收起來,以後你來取的時候,依然還是這些錢。
也就是說,銀行只是幫你保管中儲券,並不使用。
而商戶那邊,除非是實在沒有辦法,否則拒不接受中儲券。
原本要一百法幣,才能換五十中儲券,很快,法幣與中儲券就等值了。
也就是說,沒幾個月的時間,中儲券就貶值了一半。
但官方,依然堅持,一百法幣只能換五十中儲券。
這就有一個巨大的漏洞,民間中儲券與法幣等值,中儲行則是中儲券比法幣貴一倍。
結果,很多人拿著中儲券到中儲行去兌換法幣,拿著法幣又去市場換同等值的中儲券,再到中儲行換法幣。
這樣轉一圈,手裡的錢,馬上就能翻一番。
嗅覺靈敏的人,聞風而動,百分之一百的利潤,這不比販大煙強得多嗎?
謝軒倒沒有參與這樣的投機倒把,他只是把中儲券的樣幣送到山城,希望山城能偽造。
淪陷區不是大力推廣中儲券嗎?到時候,重慶的商人,拿著大量中儲券搶購物資,到時候,不僅破壞了中儲券的推廣,也讓山城得了利。
當然,偽造貨幣沒這麼簡單,南京政府的中儲券,用的是日本技術,印刷精美,油墨鮮亮,偽造的成本很高。
戴立倒是很想偽造中儲券,可惜,山城的技術力量不強,很難偽造出來。
謝軒想讓周海幫忙,結果被戴立阻止了。
因為中儲券也不是南京印的,而是日本印好後,運到中國。
連山城都沒這樣的技術,汪偽政府怎麼可能有這方面的人才呢?
不要以為周海答應與山城合作,就隨意跟他提條件。
軍統南京站的人,徑直找上周海,讓周海配合和協助軍統的行動。
當時戴立都嚇了一跳,不管如何,周海都是汪偽政府的三號人物,怎麼可能接受軍統南京區的意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