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章 歷代神農,盡皆入畫!

  此時,距離袁老逝世,已經快到一年的時間了。Google搜索

  可是萬沒想到,會在這裡,再次見到袁老的音容笑貌!

  不是特效!

  不是特效!

  不是特效!

  至此,之前網絡上甚囂塵上的特效論,在鐵一般事實的面前,灰飛煙滅。

  張凡的背後,的確是有一個神秘而強大的團隊!

  這團隊……

  難道是掌握了新的科技手段,能夠易容?

  否則,如何解釋這個出現在這裡的袁老,竟然跟本人年輕的時候一模一樣!

  要知道,袁老可不比剛才送走的徐光啟,那是在新華夏做出卓越貢獻的偉大人物,留下的影像資料非常豐富。

  所以!上哪找這樣一個舉手投足都跟袁老沒有分別的演員來?

  撞臉怪?

  就算偶爾可以出現這種小概率事件,但總不可能每一個都是撞臉怪吧!

  之前的鄧稼先,老人家,周先生……

  於是,特效論灰飛煙滅的一瞬間,易容論立刻開始火熱。

  「袁老!再見到您,真好!」

  「袁老教我們種地,我一定好好看好好學!」

  「忽然遺憾自己是個城市人,沒自己下過地,也很慚愧!」

  「一日三餐,米香瀰漫,飽食者當常憶袁公!」

  「這是一位曾助華夏乃至世界人民解決飢餓問題的巨人啊!」

  「雜交水稻精神!放在任何科學門類上,都可以作為指導思想!」

  「太牛了!不知怎地,剛才那幾位教的,我多少都有些看不懂,只有袁老這裡,太清楚太明白了!」

  「哈哈!人家是面對孩子們的教學呀,當然深入淺出,你要是再聽不懂可就說不過去了!」

  「別忘了,袁老之前本來就是一位老師哦!現在給孩子們上課,剛好是他的專業!這一點,是其他人比不上的!」

  「呼!你一說我才想起來!既然後面這兩位,是明代的農學家徐光啟,與號稱當代神農的袁老!那麼之前那幾位……莫非也都是大有來頭?」

  「那必須啊!」

  「以張凡的風格,會隨隨便便找阿貓阿狗來?」

  「都是誰啊?好歹也介紹一下!」

  「天啊我錯過了什麼!還好可以看重播!」

  「我已經在看了啊!」

  「臥槽臥槽!這位的服飾,已經被某大神考證過了,是南北朝時期的風格!難道是……寫《齊民要術》的那位農學家賈思勰?」

  「這這這,大條了,太大條了!」

  「那之前那個衣服更古老的,難道是以《氾勝之書》傳世的氾勝之?那是我華夏最早的農學著作啊!」

  「我去!不對吧!氾勝之前面,還有一位啊!」

  「唔別說話,我正在看這位!」

  「我感覺我欠他一個道歉!」

  「按照衣服越看不懂越古老的原則,這位的年代,遠在氾勝之前面!」

  「這個……那個……難道是……」

  「不會吧不會吧不會吧?」

  這一天的活動,在袁老循循善誘的聲音中,緩緩落幕。

  但是那一個個鮮活的形象,仿佛還在眼前走馬燈一般地掠過。

  袁隆平、徐光啟、賈思勰、氾勝之……

  這些人,被稱為是華夏曆朝歷代的神農!

  自古以來,民以食為天!

  管子曰:倉廩實而知禮節。

  按照這個理念,其實今天的活動內容,應該是放在最前面。

  但或許因為孔子是孔子學院的精神象徵,所以才插了個隊。

  張凡的創意,往往令人嘆為觀止!

  這第二天的活動,居然是找來了歷代神農!

  那麼如果說真的是這樣……那最開始出現的那一位……名字也就呼之欲出了。

  神農氏!

  一定是他!必定是他!只能是他!

  三皇五帝中的「炎帝」!

  華夏人自稱炎黃子孫,所以炎帝可以認為是華夏文明的起源之一!

  時隔數千年,沒人見過神農的模樣,甚至就連影視劇也很少涉及這位傳說中的人物。

  但是今天,張凡把一個奇特的形象,送到所有人面前。

  是真的麼?

  能否經得起考證?

  似乎已經不重要了……

  回想起來,那神農氏的每一個曾經被認為是笨拙低效的動作,仿佛也都帶上了大道的玄機!

  或許在幾千年後的人們看來,神農種植五穀的方法,錯漏百出,甚至引人發笑。

  但他卻是傳說中開啟農業文明的那尊真正的神祇!

  幾千年前,他種五穀,嘗百草,一手開創了輝耀後世的華夏文明。

  幾千年後,他的化身重入人間,為華夏再次開闢輝煌盛世,一舉奠定了世界矚目的偉大地位!

  值了值了!

  能看到神農氏,這節目追得真是太過癮了!

  明天是誰?

  張凡又要找人扮演哪位大佬?!

  我現在懷疑,會不會張凡那個團隊裡面的演員,數量並不多,但是演技足可封神,然後憑藉黑科技一樣的易容術,演繹出了這些堪比真人降世的鮮活形象?

  冬令營的第二天,隨著袁老的離去,結束了。

  有個令人關注的小細節是,昨天打架的兩個孩子,已經和好,並且關係還處得相當不錯。

  男孩子的快樂,往往都很簡單。

  尤其是今天跟隨歷代神農種地之後,孩子們一下子就懂了這其中的艱辛不易,那個昨天把肉掉在地上的漢斯同學,主動找張明道了歉,然後就處成好朋友了。

  網絡上,一遍又一遍地播放著歷代神農在田間地頭的畫面。

  議論的聲音也出現在所有有人的地方。

  都說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可是這一次,不論在哪裡,華夏人都可以驕傲地挺起胸膛。

  五千年前,你們的國家還是一片荒土,原住民在荒土上載歌載舞的時候,華夏的那位神農氏,已經在帶領人們嘗試種植作物,用收成來養活自己,這當然是文明了不起的一大步!

  兩千年前,華夏出現第一部農業著作,反映了當時華夏人民的偉大創造!

  而你們……繼續載歌載舞。

  從《氾勝之書》,到《齊民要術》,再到《農書》,再到《農政全書》!

  華夏人對於農業的理解越來越深刻,建立的科學體系也越來越完善龐大。

  然而徐光啟之後,清朝的閉塞,讓華夏一度陷入沉淪,沒趕上現代科學昌盛的迅猛發展,雄獅仿佛陷入沉睡。

  有報告稱,華夏農業水平已經落後一百年!

  可是這個時候!

  天空中仿佛有一位巨人伸了個懶腰,將神靈的目光灑落無極。

  然後,他笑了笑,化作一道虛影,從九天之上降落人間,投生在一戶姓袁的普通人家……

  百年差距?

  在神靈的力量下,只是隨意擺手,便輕輕抹平。

  袁老說:華夏的水稻種子,外國不可能掌控。

  然後,那一天,五月二十二日,轉世的神農最後在人間看著十四億華夏人,乃至數十億人類吃過了午飯,便重歸天位……

  【請記住我們的域名 ,如果喜歡本站請分享到Facebook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