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珙聽了史嵩之的話,有些疑惑,「相公,大軍兵臨南陽,已經準備多日,為何要停止進攻?」
史嵩之沉聲道:「本官收到了臨安來信,蒙軍兵臨長江,江南危機。【無錯章節小說閱讀,google搜尋】現在我們繼續進攻南陽,遠水解不了近渴,無法為江淮解圍,必須立刻東進,沿著淮河而下,為江淮解圍。」
李知孝在明白鄭清之的部署後,見朝廷決定招撫趙泰,封趙泰為王,擔心迫使蒙古退兵的功勞被趙泰和鄭清之獨攬,所以寫信給史嵩之。
這次蒙古南下,對於主和派來說,是一次機會。
宋軍在江南的表現,正明了他們的判斷,便是大宋不是蒙古對手,必須要儘快講和。
若是主戰派擊退蒙軍,那麼主戰派便會繼續把持朝廷,大宋就沒有安寧之日。
因此必須是主和派的力量,迫使蒙軍退兵,再順勢和談,才能為大宋和天下百姓換來和平。
當年宋金之戰,便是宋朝在戰場上取得勝利後,迅速與金和談,才換來宋金的和平相處。
此前史嵩之對蒙古的意圖產生誤判,犯下不小的錯誤,必須進行彌補。
他收到李知孝的書信後,自然不會放過這個撈取功勞的機會。
雖說現在進攻南陽,威脅中原,也是將功補過,但是攻擊南陽的功績,怎麼比得上直接迫使蒙軍退兵。
現在蒙古和宋朝在大散關、襄陽、淮南三個方向交戰,可主要的戰場,肯定是淮南。
因為這裡直接威脅江南,史嵩之在中原就算立功,也比不上在淮南建功,直接逼退蒙古大軍。
在收到書信後,史嵩之便匆匆趕來前線,準備調集兵馬東進爭功。
當然,他不能明說,只能告訴孟珙等人,是因為江南危急,所以才要改變進攻方向。
孟珙皺起眉頭,抱拳一禮,「相公!江淮蒙軍雲集,中原相對空虛。朝廷此前的策略,是令我們圍魏救趙,現在捨棄攻取南陽的方略,而選擇東進江淮,卑職以為必須仔細思量!」
史嵩之目光銳利,「你對本官決策有異議?」
「卑職不敢!」孟珙連忙低頭抱拳,「卑職只是有些擔心。我們此去淮南,路途遙遠,未必來得及。其次,蒙軍主力聚集江淮,我們過去,必會發生一場大決戰!卑職以為眼下,決戰的時機還不成熟!」
史嵩之盯著孟珙一陣,站起身走到跟前,忽然緩和語氣,拍了拍他的肩膀,「你的擔心,本官清楚,也能理解。但是你也要明白,萬一蒙軍渡過長江,攻破臨安怎麼辦?你能擔起這個責任嗎?」
「這……」孟珙一時無言。
史嵩之見此,又拍了拍孟珙肩膀,「去準備吧!」
孟珙只能行禮,「喏!卑職明白了!」
……
江淮。
兀良合台率領五萬蒙軍攻入淮南後,趙范便堅守楚州不出。
無良合台乃是蒙古悍將,他見楚州一時拿不下來,沒有絲毫猶豫,直接繼續向南突進,想要拿下揚州、和州、真州,直接打過長江。
此時蒙軍當真彪悍,無良合台分兵數路,並與屬下約定,不管是誰先拿下渡口,都直接過江。
不怪無良合台狂妄,實在是宋軍表現太過拉胯。
淮軍精銳損失數萬,至今沒有恢復,剩下的精兵大半都在開封,接防的禁軍根本打不了仗。
蒙軍進入淮南後,百餘騎兵就駭得上萬宋軍不敢出城,宋軍一觸即潰的場面不只一次出現。
同在邳州遭遇頑強抵抗不同,蒙軍攻入南宋後,幾乎沒有遇見像樣的抵抗,除了重兵駐守的楚州拿不下來之外,其餘州縣都不費什麼功夫,便被輕易拿下。
在這種情況下,蒙軍想不狂都難,甚至有個蒙軍千戶聲稱,只要一千騎兵過江,就可以縱橫江南,拿下臨安。
一時間,蒙軍狂飆突進,江防岌岌可危。
無良合台信心大增,大軍只撲長江北岸,可隨著蒙軍向南,再加上立春後春雨綿延,情況便逐漸發生變化。
淮南地區,同北方不同,這裡水網密布,稻田連成一片。
北方以旱地為主,戰馬可以隨意馳騁,可南方的稻田裡,泥土都是軟的,雨水一泡,便更加要命的是,戰馬一蹄子下去,一直埋完小腿,導致騎兵沒法騎乘。
這讓蒙軍騎兵,只能走官道,而道路狹窄,便限制了蒙軍的作戰能力。
很快,進入揚州的先頭部隊,便遭受了宋軍的埋伏。
在蒙軍攻入淮南後,南宋朝廷立刻派遣樞密使趙葵前往江北督戰,而趙葵抵達揚州後,立刻就放棄大片土地,將戰力低下的禁軍收入城內,誘使蒙軍深入揚州一帶,然後挑選精銳出戰。
蒙軍先鋒進入揚州地界後,受制於河網和稻田,大軍無法展開,隊伍拉成麵條。
這時趙葵挑選的精兵忽然殺出,用神臂弓、踏張弩一通招呼,射殺道路上的蒙軍。
蒙軍突然遇伏,並不慌亂,他們不僅不逃,反而衝下官道,向埋伏的宋兵殺去,可很快下田的蒙軍騎兵,便陷在稻田裡。
這時挽著褲腿,赤著腳的宋軍殺出,蒙軍戰馬陷在泥里,士卒穿著皮靴,一腳下去灌滿泥水,走都走不動,立時就被宋軍殺了個措手不及。
蒙軍南下後,燒殺搶掠,無惡不作,附近的百姓深恨蒙軍,各村鎮的壯士,也在宗族長老的組織下,抄起釘耙、扁擔,痛打落單的蒙軍。
一時間稻田、池塘、山坡、樹林、官道上,到處都是被打死的蒙軍屍體。
這場戰鬥持續三個時辰,蒙軍損失兩千多人,殘兵逃回,令無良合台心頭一驚,不敢再大意冒進。
在趙葵抵達江北後,揚州、真州、和州的防禦,逐漸有了些章法,而兀良合台兵力不足,又不熟悉地形,幾次向南突襲都不順利,最後只能將大軍駐紮於揚州之北。
這種情況傳到窩闊台耳中,為了迫使南宋屈服,窩闊台下令給忽必烈,讓他率兵南下,而隨著忽必烈領兵到來,蒙軍才重新向南突進,並兵臨揚州城下。
()
1秒記住網:.
【請記住我們的域名 ,如果喜歡本站請分享到Facebook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