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利益·休戚相關
十二月·大寒——
這是冬季的最後一個節氣。
「這個冬日,過得竟如此之快。」
冬,藏也,為孕養之時節,不可疲而待之。
可從冬至起,因為安地之事,風允卻難得暫歇。
不過也好,幾番操持下,安地的規劃井井有條,此時即使沒有風允,安地也能自給自足,有謀生之道。
……
「冬至,周禮之國的年,祭祖之時也。」
「而大寒之末,為南地原住民的年。」
這是曆法的不同,所以一年的初始不同。
楚國雖然居南,但也依照的是周禮之年,不過楚人們大多是原住民,其習俗之中有大寒之年。
而揚粵人尊的曆法與周曆法不同,也尊大寒之年。
遂如今,即使安地之人不說,風允也安排了眾人操持年要,以祭祖。
「冬至為年,大寒也可為年,都是祭祀先祖的事情,並沒有什麼好遮掩的。」
風允巡視安地,與百里奚、昭陽一同,前往典籍宮。
如今典籍宮已經入學,其多是教導篆文後,讓其自學,求學而論,如今不過月余,已經有了學宮論道的趨勢。
「當初我在百越時,也規劃了一座城-潯陽。」
「在其中也建立了典籍宮,與安地一般,可學於宮內,其中多是巫醫之書,但也有留下我的所學。」
「恐怕,如今也是交談之景。」
臨近,風允就聞交談之聲,其言語之間,多針鋒相對,想來是在同一話題上,有了分歧。
「風子大德。」百里奚望去,嘴角微動,眼中閃過感懷。
「老夫幼時可沒有這樣的地方,也是褒國臨近在宗周,耳濡目染間,對學習禮,民眾具論,余能從中多了解其要,學之而思。」
「況且,非姓氏者也能進。」
是的,無姓氏者也能進,但依照此時的世態,無門檻而學,反到對庶民少益而多害,遂風允設下了門檻。
若有人想學字,年齡無限制,但其不可耽誤農事,每次入宮室內,觀閱書需上交貝幣以租賃時間,而教學篆文,需另交。
不然人人來學字,無人耕作是不成的。
而人人都會字,在這個權貴氏族的世界,學之才學,卻少可賣與之君,若是無如百里奚這般貧苦堅韌的性格,還不如不學,徒增煩惱。
「風子!」
風允入典籍宮,宮內眾人紛紛前來拜見。
風允揮退道:「散去吧,做自己的事。」
「諾。」
眾人本要離去,但見一人卻不離,遂止步而觀。
鄧候-吾離。
「鄧候,不知典籍宮之書,可能解鄧國之事?」
鄧候,自從來拜禮後,就不曾離去。
其本欲說鄧國事,求風允解。
但風允卻只是引他閱《列國》書,自觀求解。
如今,月余,不知是何成效。
就見鄧候一禮道:「余觀風子之書,其中治國有道,對鄧國治國之事,多有利處……」
如此說,卻又猶豫。
「但,風子在大庭時,大庭為危亡國,以行外交。」
「在禹越時,為出使國,以行治水。」
「在百越時,為蠻夷部落,以行聚國。」
「鄧國與此三國,皆不同也,餘思索至今,對鄧國此時之事,也難以破解啊。」
鄧候欲說,但風允搖頭。
「鄧候,您心中的鄧國,是什麼樣的呢,您希望他成為什麼樣的呢,您會為此而怎樣努力呢?」
風允三問,鄧候一愣。
風允搖頭道:「觀書,不可觀其表。」
聞此,鄧候眼神黯然。
「學生愚鈍。」
風允擺手。
「我非夫子,鄧候也非學生,只是觀書罷了,並非教學。」
「唉。」鄧候嘆息,他道:「風子,看來余該離去了,余本欲往東方去,前往魯國問禮。」
「可聞風子在曾國大顯其道,心中嚮往,遂來問學。」
「風子也不吝嗇,將書盡數與余觀之,可余實在愚鈍。」
行之一禮,鄧候告辭。
風允欲親自送。
鄧候再三推辭。
「風子不可送,余不告而來,怎能讓風子親送,若是被國中知曉,余難受之。」
遠望鄧候離去,風允目無波瀾。
「風子,鄧候應是機敏之人,為何觀書而無得。」百里奚詢問。
風允搖頭輕笑。
「並非無得,只是欲做與否。」
「我之書,多言自在於心,順勢而為。」
「這是為人族每一個人,而寫的書。」
「其雖有治國之策,但也多是以國曰民重,民曰國重為基調,對於君主之事,我之前都是避而不談的。」
想到什麼,風允補充:「如今有學識者,多為順世行,御人心,但我之玄道,為順人心,御世行。」
「這是不符合君主們所求的。」
「君主怎麼會順人心而御世心呢。」
「君主要的是御人心,順國也。」
「或許鄧候看不出,但作為一位君主,他是能感受到其中的趨向的。」
「……」
風允與百里奚、昭陽,就駐在走廊之間,周圍學子們都豎耳偷聽。
要知,風允至今都未來典籍宮講學過。
這樣論述玄道的機會,可遇而不可求啊!
待風允說畢,百里奚恍然大悟,但又因為風允的言論,而大驚不已。
其忐忑道:「風子,您的道,似乎……」
他不敢說。
一旁的昭陽,眼中閃過崇敬之色。
但也如百里奚一般,不敢言。
兩人都是為出仕一國,而行道之人,如今遇此玄道,卻無法深學也。
為國、為民、為君主……或是為己,難融合也。
風允見兩人神情,一樂。
「國曰民重,民曰國重。」
「君主為民,國民為國,國安君安,這並不是矛盾的,反而是休戚相關,同一利益的。」
「真正矛盾的,是一國之中,形成利益的形式,利益分配……」
風允不掩其事,如實而論。
對於利益之談也不避諱。
「感性於內,理性於外,行事如此,就不會迷茫了。」
「就說到此吧,欲學者,天地之間,皆為書也。」
風允望向四周,那些學子紛紛行禮,去做自己的事情。
百里奚沉思。
昭陽低聲詢問:「風子,您為何要教屈原玄道呢?」
若屈原真的學了玄道,那與楚國權貴,很可能成為對立。
風允聞言,搖頭。
「玄只是一本書,一個選擇。」
「屈原,他本心如此。」
昭陽頷首,還欲說。
就見一青年,目光忐忑,躊躇著欲上前。
昭陽不再言,此為楚國大宰之事,怎可隨意讓人聽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