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 音樂洗牌

  今天第二更,求推薦,求訂閱!

  第五十一屆格萊美落幕了,但對於整個美國音樂市場的打擊卻是巨大的,經歷了去年和前年連續兩屆的杯具之後,這一次格萊美終於痛定思痛,將籠罩在美國音樂市場身上的最後一層遮羞布也扯去,讓人們清楚看到了如今徹底墮落的美國音樂。寫到這裡我希望讀者記一下我們域名格萊美,終究還是下了狠心。

  四個綜合類獎項,埃文貝爾年度最佳專輯、年度最佳製作;酷玩樂隊年度最佳單曲;阿黛爾阿德金斯年度最佳新人,全部由英國人包攬!作為美國的音樂頒獎典禮,這在格萊美歷史上是絕無僅有的。如果此時人們還想要用「埃文貝爾是美國音樂市場孕育出來的歌手」作為回應的話,那麼接下來的數據就讓人無法再狡辯了。

  流行部門的五個重要獎項,英國拿到了三個,分別是阿黛爾阿德金斯、達菲、酷玩樂隊,美**團最後勝出的分別是傑森瑪耶茲的最佳流行男歌手和老鷹樂隊的最佳流行樂器演奏。

  搖滾部門從提名者開始就是老牌歌手當道,最終的獲獎者也更多是布魯斯斯普林斯汀、重金屬樂隊、ac/dc、電台司令樂隊這樣的老資格搖滾樂隊;節奏藍調部門、說唱部門、鄉村部門也是如此,從瑪麗布麗姬、李爾韋恩到艾莉森克勞斯、艾爾格林,全部都是清一色的資深歌手。

  而更為讓人吃驚的是,這些部門的音樂在過去一年都未能取得相對應的好成績。唯一能夠超越流行部門的就是說唱部門,卻是被埃文貝爾的」章節更新最快」橫空出世打斷,取代了李爾韋恩完成稱霸。

  看看英國代表人物阿黛爾阿德金斯、達菲、麗安娜劉易斯。全部都是新生代代表歌手,而美國能夠相提並論的歌手全部都是諸如瑪麗布麗姬、重金屬樂隊、老鷹樂隊這樣的老派勢力。

  從這樣的局面就可以看出,美國流行音樂工業近幾年發展太過單一太過商業,不是「美國偶像」就是節奏藍調和嘻哈,在突出低齡化和專業化的情況下,卻對新人的培養缺乏有效的手段,對於音樂專業性的追求;而一直以來擅長推出全球熱門單曲而著稱的美國樂壇。近年來卻更多糾結於設備的改造、音色的進步,而忽略了音樂創作中最重要的感性環節,這一次。悶騷的英國人給美國人上了一課:不要只想著迎合市場做音樂,而是做真正值得人們喜愛的音樂,那麼歌曲的流行就理所當然了。

  總體而言,第五十一屆格萊美就出現了這樣一個結果:英國大獲全勝。老中青結合的歌手陣容結構合理;以老歌手陣容出戰的美國則一敗塗地。

  2008年全年最值得矚目的就是金融危機橫掃全球。這樣的情況對於歐美音樂市場來說自然是一個噩耗,畢竟英國和美國一直以來都是全球音樂產業之中的核心存在,而如今兩國經濟地衰退,從習慣上的推理來講,勢必將影響整個音樂產業地投入,這對於本來就處於寒冬時節的音樂市場來說,無疑是一次雪上加霜的打擊。

  但事實上,對於現在已經跌落谷底的音樂市場來說。金融危機卻未必全部」」都是壞事,甚至因為經濟危機所必然帶來的文化和信仰差異。還有可能因此給正處於谷底階段的流行音樂市場帶來一種新的刺激。畢竟,音樂市場已經沒有什麼可以輸了,外來的刺激反而會將沉澱在深處的混亂重新喚醒,洗牌之後的音樂市場也許會煥發出全新的生命力也說不定。

  在此之前音樂從業人員都是當局者迷,他們站在音樂領域對整個市場的未來走向指手畫腳,但他們都忽略了相當重要的一點,那就是現代社會裡的音樂和電影一樣,雖然已經成為產品,但它的製造過程卻不同於一般意義上的產品。音樂和電影歸根結底來說,無論是流行、商業還是嚴肅、真摯,都是一門感性的藝術,沒有靈感、沒有即興、沒有想像,就不會有音樂或者電影作品出現。

  因此,這幾年音樂市場的低迷,固然有盜版和數字音源的因素在其中,但最主要的音樂還是音樂品質的底下,導致了歌迷消費音樂產品興趣的下降。最明顯的對比就是,在金融危機之後的美國市場裡,「五」這張專輯依舊賣出了六百八十萬的彪悍數字,更不要說之前的「四」處於整個混亂低谷中的音樂市場取得神話式的銷量了。

  這就回到了近年來音樂市場上不斷強調的一句話:音樂為本源!

  格萊美正是意識到了這一點,他們意識到了撇開商業利益不說,真正出色的音樂才是市場的核心,這也是埃文貝爾能夠成為格萊美寵兒的根本原因。而這一次的金融危機,對於流行音樂產業來說,有可能出現的最大利好消息,就是文化變異所」大藝術家2002音樂洗牌」帶來的創作新視角。於是在經歷了兩年的低谷之後,格萊美決定下狠心給美國音樂市場一個教訓,這就出現了第五十一屆格萊美上英美兩國音樂的鮮明對比。

  一方面是英國老中青三代表現均衡的完美答卷,一方面是美國殘破不堪老將出馬的慘敗答卷,結果一目了然。

  眾所周知,真正的藝術是來自於動盪來自於衝突,只有藝術細胞發生碰撞,才能迸發出靈感的火花,越是窮困越是動盪的環境,越能夠產生偉大的藝術作品。音樂作為社會文化的一個窗口,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和地區的流行音樂,其某個繁榮階段絕對不會是孤立地,往往和當時那個時期的某個政治事件、經濟變化所息息相關。不止音樂如此,包括文學、電影都是這樣的,比如說美國七十年代的反戰情緒誕生了搖滾的第一個繁榮時期,就是如此。

  而這一次的金融危機,顯然就是這樣一個歷史事件,經濟的變化,必然導致文化的變化,而文化的差異則會帶來思維方式的變化。與此同時,近年來流行音樂越來越趨向無聊的原因又是什麼?其實就在於信仰的缺失和文化的枯竭,使得許多音樂人,只能在沒有經歷的基礎上,創作出享樂式音樂,當音樂里那種衝擊人類的電流少了,歌曲受到的關注自然也就少了這也是埃文貝爾音樂總是如此獨特鮮明的原因之一。

  所以說,這次的金融危機反而是通過這樣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從本質方面解決了歐美流行音樂工業的創作核心問題。

  可以想像」大藝術家」,經歷了金融危機之後的美國音樂市場,又受到了第五十一屆格萊美頒獎典禮的刺激,之後勢必將經歷一個猛烈的陣痛期,不過忍受過這個時期之後,優秀的音樂又將會如同夏季到來時的鮮艷花朵一般,花團錦簇地盛開在音樂市場上。

  除此之外,金融危機之下對於唱片工業的另一種震盪,就是縮減一些唱片公司的運營開始,對於真正的音樂人來說,則是一個機會。目前唱片公司最大部分的開支,都是在明星的打造宣傳戰略上,更多的投入只是針對服飾、道具、化妝和音樂錄影帶這些附加產物上,甚至可以說是唱片公司用原本製作音樂的錢,養活了服裝界、化妝品界。而在這種框架上產生的音樂,其結果也就不言而喻,它必定是浮誇的、賣弄的,而且隨著競爭的加劇,只會越來越浮誇,最終完全偏離了音樂的本質其實這就是美國現在音樂市場的狀況。

  這次金融危機所帶來的減少投入,真正影響到的就是這種奢靡的風氣。其實仔細想想,將一百萬美元的投入減少到十萬美元,真正減少的就是服飾部分的投入,相反這種無可奈何的「貧窮」,而讓唱片公司不得不將注意力鎖定在音樂本身上。換而言之,就是將有限的資金全部都花在刀刃上,勤儉又低調的日子,反而給了音樂更好的生存土壤。

  另外,金融危機也讓美國流行音樂工業一家獨大的局面得到了最大限制的控制,畢竟一個國際化產業的繁榮,如果只依賴於一個國家或地區是遠遠不夠的。在金融危機之下,隨著美國音樂的減弱,也因此會給其他地區的流行音樂更多的生存空」」間。第五十一屆格萊美上英**團呈現出的戰績就是最明顯的警鐘,英**團在綜合類獎項、流行部門、說唱部門完成了全面的制霸,而美國取得優勢的搖滾部門、節奏藍調部門在過去一年的成績遠遠不夠看,這也就使得整個音樂市場呈現出美國衰退、陷入混戰的局面,這對於全球音樂市場來說,絕對是一次復興的好機會。

  不得不說,第五十一屆格萊美頒獎典禮的確很是明智,用一次震耳發聵的慘敗,讓美國音樂市場真正意識到了音樂本身的重要性,雖然這句話已經前後喊了五年,埃文貝爾的崛起更是貫穿了二十一世紀前十年的音樂發展史,但一切都不如這一次金融危機之下人人自危的局面來得深刻,格萊美的警鐘不僅及時而且恰當,可以想像,經過這一次的音樂洗牌之後,也許美國音樂真的迎來了重新興起的最佳契機!

  慶祝本書粉絲完成舵主刷頻,今天超級大爆發哦,鞠躬感謝!(未完待續。)

  【請記住我們的域名 ,如果喜歡本站請分享到Facebook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