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2章 真正的大事
如若不是當初空前膨脹的社會輿論,尼赫魯也不會做出危險的決策,問題還在於她的父親是當時印度的一號人物,雖然在整個政府已經算是溫和派,但卻要為最終的結果背鍋。
最終的結果就是印度軍隊在世界屋脊一敗塗地,而當初好戰的聲音則轉為成為了反對尼赫魯的反對力量,好像一切都和他們沒有關係一樣。
現在時隔近十年,同樣的氛圍再次在印度出現,英迪拉甘地絕對不能重蹈尼赫魯的覆轍,薩姆·馬內克肖離開之後,英迪拉甘地打電話讓兩位重要的部長來到總理府。
對於軍隊遲遲沒有表現出來印度人的勇敢,本屆政府的兩個重要部長早有不滿,事實上最近一段時間,財政部長和國防部長一直主張將薩姆·馬內克肖撤職,換上更加勇敢的將領來主導對巴基斯坦的軍事行動。
「前兩次和巴基斯坦的戰爭當中,我們並沒有讓這個敵人對印度產生恐懼。」
英迪拉甘地對兩個重要的內閣部長開口道,「一旦東巴基斯坦獨立成功,這將是改變地緣格局的大事,很可能會引起周邊國家的不滿,這個目的是我們要爭取的,所以才要在財政、外交、軍事上做好充足的準備。兩位部長,你們是否同意這一點?」
從第二次印巴戰爭之後,對外關係是印度面對的頭等大事,如果巴基斯坦是一個十分容易被擊敗的國家,夏斯特里總理也不會答應英國和蘇聯的共同調停,前往斯德哥爾摩和巴基斯坦人握手言和。
英迪拉甘地現在也取得了和尼赫魯當初同樣的權威,這自然是通過鬥爭得來的,尤其是之前副總理德賽的幾次交鋒,最終,國大黨議會黨團分裂。💘☜ 6➈รђᑌ𝔁.ᑕⓞ𝐦 🐨🐤雙方均自稱正統,經最高法院裁決,英甘地派稱為國大黨執政派,德賽陣營和辛迪加派稱國大黨組織派。
前者堅持尼赫魯改革的真正精神及溫和的社會主義,後者標榜民主自由,反對個人專制,代表大工商業的利益並尋求與自由黨和印度人民同盟接近。
土邦問題也是英迪拉甘地十分關注的問題,尼赫魯自然是嘗試解決過土邦問題,但只是拿回來了土邦的行政權,幾百個土邦大君仍然可以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一言九鼎,還可以在印度中央政府領取保障金。
她當然是希望徹底解決土邦問題,但困難和父親尼赫魯一樣,她需要一場戰爭來取得全國空前的支持,才有這樣的威望。
「蘇聯是可以爭取的,英國那邊我們要爭取有限的中立,至於我們的北方鄰居,大自然會幫助我們擋住他們南下的路線,最為重要的是美國,我們必須防備美國潛在的敵意行為,美國海軍不會受到大雪封山的阻礙。」
「在許多情況下,我們支持西方國家。這時東方集團就批評我們,說我們脆弱。同樣地,在我們支持蘇聯的時候,或者說,在我們可能更多地支持亞非集團國家的時候,西方世界就攻擊我們。」
英迪拉甘地目光銳利,「爭取蘇聯、防備英國、做好美國干涉的準備,如果做不到以上三點,最好的結果就是前兩次和巴基斯坦的戰爭走向,要是局勢更加緊張,也不能說六二年的慘敗不會重演。」
「現在大規模進攻的時機還不成熟,但一些零散的交火,我個人也不反對。我們要為國家爭取足夠好的外交環境,為軍隊爭取時間。」
兩個重磅內閣部長的支持,對英迪拉甘地十分重要,把軍方的態度和自己支持軍方的想法說明,兩位內閣部長最終先後表達了英迪拉甘地的支持。
「英迪拉甘地會在適當的時候訪問倫敦?」拿著威克遞過來的外交文件,艾倫威爾遜才稍微回過來一點神,暫時從享受春暖花開的狀態走出來,自顧自的翻閱著裡面的內容嘀咕道,「看來印度還沒有搞定蘇聯。外交上的努力還是不夠,所以才有英迪拉甘地的歐洲之行。」
「搞不定蘇聯,也許對我們是一件好事。」威克很高興,印度畢竟是英國的前殖民地,投靠蘇聯肯定不是一個好消息。
「這件事沒這麼簡單,印度人永遠不會忘記一九六二年的戰敗,我們和美國人不能幫上什麼忙。」艾倫威爾遜一挑眉,回憶了一下當年戰爭期間的外交領域的全過程,什麼失去第三世界領袖地位,太籠統了。
在得知戰爭剛爆發的時候,前後有五十三個國家在外交層面支持印度,指責印度的敵人。
而印度戰敗的消息傳來,只有十八個國家表達了對印度的同情,前後也就一個月的時間,這讓印度如何能接受?近乎一天少一個支持國家,換英國也受不了。
印度需要蘇聯甚於需要英美,英美是沒有地面力量能幫助印度遏制地面威脅的,所以這件事,威克樂觀的太早了。
艾倫威爾遜還是把這個文件轉交給首相,今年是印巴戰爭爆發的時間,但其實最大的事情事某大國重返聯合國,這才是值得注意的大事。
對英國來說這不是問題,至少艾登首相時期,艾倫威爾遜就聽過類似的討論,某大國改變親蘇政策,哪怕是中立。英國也馬上就和詐騙島斷交,支持重返聯合國。
但是其實他心裡清楚,最大的障礙是美國,英國不得不和美國採取共同立場,好在去年中美的民間交流已經恢復,這可以算是一個徵兆。估計現在華盛頓方面也在討論,怎麼圓潤的拋棄詐騙島。
哈羅得威爾遜還真的對英迪拉甘地的歐洲之行很熱心,但話題談著談著就到了重返聯合國這件事上,「艾倫,你好像是東方專家。」
「我倒是不否認,尊敬的首相。」艾倫威爾遜非常平和的回答,「畢竟這是白廳上下都知道的事情,我也就不好反駁了。」
「其實我們對他們從來都沒有敵意,從你的角度來看,兩國復交的好處有哪些。」哈羅德威爾遜開口詢問。
艾倫威爾遜一個戰術後仰,帶著思索之色道,「首先有利於壓低通貨膨脹,這是我第一個想到的問題。」
「現在國內的通貨膨脹還好吧?」哈羅得威爾遜有些驚訝,難道白廳交給他的統計數據是假的,或者輿論上被屏蔽了?
「首相誤會了,我沒說現在通貨膨脹很高,但是美聯儲超發了幾千億美元在國際市場上。」
艾倫威爾遜聳聳肩道,「戴高樂說,美元超發讓美國拿著印刷廠的紙,換取了歐洲國家的商品,雖然他說的對,不過考慮到英美特殊關係,以及英鎊區也是類似的事情只是規模沒這麼大,我們自然不能承認。超發的美元如果不和商品掛鉤,美國就會吞下所有的通貨膨脹,我要是美國人肯定是不願意的,最好是讓全世界分擔通貨膨脹的壓力。」
這又不是什麼新鮮的事情,世界貨幣是英鎊的時候,英國就是這麼幹的,只是年代久遠了一些,很多國家都忘了。
美國從布雷頓森林體系開會運作也這麼幹,只不過沒有二十一世紀做的這麼大,二十一世紀美國的通貨膨脹當然是可以解決的。
仔細想想石油危機前後,石油價格翻了四倍,不就把越南戰爭超發的美國消化掉了麼。
二十一世紀那次,估計石油穩定在個三百美元被全世界普遍接受,美國就能度過通貨膨脹的難關了。唯一的問題是,美國公民肯定也要受幾年罪,這是避免不了的。
「艾倫,伱太悲觀了吧?」哈羅得威爾遜強笑一聲,然後道,「我們有北海石油,可以抵禦這種美元潮汐,我們還有英鎊區。」
「首相說的太對了。」艾倫威爾遜想要給首相唱讚歌,雖然這些準備和眼前的威爾遜毫無關係,都是他這個威爾遜做的準備。
還有非洲幾內亞灣的石油,馬來亞的石油、南蘇丹的石油管道、英國為了應對石油危機可謂是準備充足。假設英國不想成為接盤美元超發的國家至少是之一,那美元超發的後遺症,怎麼不得多延遲兩年?
石油只是本次討論的一部分,艾倫威爾遜根本意思是,貨幣是要和商品掛鉤的,這也是英國在這一次印巴可能爆發戰爭的過程中,應該拉孟加拉人一把的原因,在怎麼說也有六千萬人,湊合著對付幾年用用。
「說到這個問題,如果真的非常不幸,印巴把孟加拉作為戰場,我看我們可以和海灣國家一起對戰後的孟加拉進行援助、或者說是扶持。」哈羅德威爾遜作為現任首相,自然是馬上舉一反三,錢不能英國自己出。
「我認為沒問題,這些酋長國缺乏的就是影響力。」艾倫威爾遜如同被醍醐灌頂,臉上寫滿了首相高見的贊同道。
打卡下班,艾倫威爾遜還有別的事情,公主殿下身體不舒服,希望他為其正正骨,不去就是不擁護王室,他對王室這麼愛戴,肯定要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