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章 路(四)

  (求訂閱!求票票!)

  《公告》頒布後,在十三個殖民地里引發了軒然大波。【無錯章節小說閱讀,google搜尋】

  在禁止向西開墾線以西,英國人建好的房屋和據點都被政府沒收、封存,私自越線開墾甚至狩獵的人都會被逮捕。

  要知道,在大印第安戰道以西,是水草豐美的俄亥俄河谷及物產富饒的田納西森林,那裡不僅有肥沃的土地,還有各種礦產資源,以及當時在歐洲非常受歡迎的海狸毛皮。

  在《公告》頒布之前,就已經有許多英國人沿著大印第安戰道翻山越嶺,穿過阿巴拉契亞山前往西部去尋求財富。

  而《公告》的提出,讓大印第安戰道從英國人的發財之路變成了發財的屏障,自然引發了強烈的不滿。

  殖民地內部怨言四起,暗流開始涌動。

  十多年之後,在一系列其它事件的累積作用下,這些涌動的暗流最終在列克星頓匯成了洪水,演化成了獨立戰爭。

  丑國的獨立對於各部印第安人來說是個壞消息。

  獨立戰爭之後,逐漸站穩腳跟的丑國人對東海岸的印第安人展開了驅逐和清洗。

  大印第安戰道沿線的各個部落先後遭到了攻擊,要麼像易洛魁人一樣分崩離析,要麼向切諾基人一樣被遷到了西部的俄克拉荷馬。

  英勇的肖尼人以大印第安戰道為掩護,進行了頑強的抵抗,一度給美軍造成了較大的麻煩,但最終也寡不敵眾,難逃失敗的厄運。

  肖尼人的戰敗,標誌著大印第安戰道開始逐漸退出歷史舞台。

  此後,大印第安戰道的大部分路段不再有人行走,被逐漸地荒廢掉了,部分最重要的山口,後來修建了公路。

  後來丑國的11、15、30和219號公路,都和曾經大印第安戰道的部分險要路段有所重合。

  少部分戰道被納入了一些公園或保護區,人們仍舊可以目睹它們的模樣。

  如今的大印第安戰道大部分早已被灌木和荊棘吞沒,無跡可尋,但它在丑國早期的原住民歷史上所起到的作用,是無法抹去的。

  它是北美大陸上出現過的第一條長距離的交通要道,是不同文明之間早期交流不可替代的途徑。

  而從殖民時代到丑國建國初期,有一條從費城通往南方地區的路,在交通、戰爭以及文化發展上,都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這就是著名的大馬車之路,也被稱為丑國南方的母親路。

  華夏有母親河,丑國有母親路,雖然各不相同,但意義都一樣,都承載著人們活下去並發展下去的希望!

  大馬車之路的北端起點,在賓夕法尼亞的最大城市費城,因此它也被稱為「通往費城的馬車之路」。

  從費城出發,大馬車之路向西,經過蘭開斯特和約克,在葛底斯堡以西鑽進了阿巴拉契亞山,然後折向南方。

  沿著藍嶺山和阿勒格尼高原之間南北走向的阿巴拉契亞大谷地,穿過維吉尼亞、北卡羅萊納和南卡羅萊納,最後到達喬治亞薩凡納河畔的奧古斯塔,全長約1300公里。

  和大印第安戰道一樣,大馬車之路最初也是印第安人用於狩獵的道路,被稱為戰士通道。

  1682年,英國貴族威廉·賓考察並開發了紐約以南的區域,建立了賓夕法尼亞殖民地,首府設在德拉瓦河沿岸的費城。

  由於威廉·賓信奉的是崇尚寬容、平等與和平的貴格會(基督教的分支),他治下的費城政治清明、思想開放、商貿興盛、社會和諧、信仰自由,因此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移民。

  這些移民中,有很多是捨棄了經濟繁榮的新英格蘭而投奔費城的。

  同時,附近的原住民部族也都被費城接受。

  於是,費城及其所在的賓夕法尼亞後來居上,成為了當時發展最迅速的英屬殖民地。

  在1730年到1750年期間,費城又迎來了一波大規模的移民。

  這波移民主要來自歐洲,大部分是德國和愛爾蘭的後裔。

  這些人來到費城是因為他們老家的動亂。

  那時的德國沒有統一,分裂為很多名義上隸屬於神聖羅馬帝國的小邦國。

  17世紀末和18世紀初,萊茵河流域的黑森、巴登符騰堡、萊茵蘭-普法爾茨等地區先後捲入了九年戰爭(又叫大同盟戰爭)和西班牙王位爭奪戰爭。

  尤其是帕拉丁一帶,連年戰火後滿目瘡痍,只剩殘垣斷壁,倖存的人們紛紛向外逃離,其中有不少人逃到了英國。

  英國不願意在本土安置如此多的難民,便把其中很大一部分安置到了當時被英國吞併的愛爾蘭,剩下的小部分被送往了北美的殖民地。

  然而,到達愛爾蘭的德國人因為宗教、語言和文化的隔閡,完全無法融入當地社會,孤立地生活了幾十年,造成了嚴重的社會問題和宗教矛盾。

  於是,不斷有德國人再次離開住所。

  他們想到了那些前往了北美的同胞,便投向了大洋彼岸的北美洲,而這其中的大多數,都選擇了宗教環境最為包容的費城。

  這是因為,曾經在神聖羅馬帝國,教會強迫每家派出男丁去參加無謂流血的宗教戰爭,這讓德國人心有餘悸。

  因此相比由嚴厲的清教徒主導的新英格蘭,他們更傾向於選擇宗教包容的費城。

  到了1750年,愛爾蘭發生了大起義,又把一撥居住在愛爾蘭北部的蘇格蘭人後裔推向了費城。

  這些蘇格蘭後裔曾經在老家和試圖占領蘇格蘭的英格蘭人進行了長期的鬥爭。

  1610年,英王詹姆斯一世在愛爾蘭島劃出了一塊名叫烏爾斯特(今北愛爾蘭及附近)的肥沃的區域,讓給了這群蘇格蘭人。

  於是,這群脾氣火爆的蘇格蘭人從英格蘭眼中的刺頭,變成了對付愛爾蘭人的棋子。

  然而,和到達愛爾蘭的德國人一樣,這群蘇格蘭後裔變得沒有了歸屬感,既不是愛爾蘭人,也不是蘇格蘭人,更不是英格蘭人。

  最終在動亂里,他們也決定前往費城,開始新的生活。

  隨著這些新移民的加入,費城人口暴漲,超出了這座城市在當時所能承載的極限。

  於是,探索新的生存空間的運動展開了。

  許多人離開了日漸擁擠的費城,這其中既有新來的移民,也有已經在費城生活了很久的老貴格會成員。

  他們離開費城,往西前進,順著印第安人留下的路徑,走進了阿巴拉契亞山,然後沿著藍嶺背後的谷地,往氣候更加溫暖、土壤更加肥沃的南方前進。

  沿途上,一個個新的據點誕生了。

  每一個新的據點,都是一個抉擇:繼續前進,就此安頓,還是沿途折返。

  有人停留了,有人折返了,但更多的人繼續走了下去。

  最後的結果是,這些據點一個接一個,一直延伸到了維吉尼亞的西南部,而且它們排列有序,彼此之間間隔大約30公里——正是當時一天可步行的路程。

  這些尋找新家園的人並不孤獨,在他們的身後,跟來的是各式各樣的商人:木匠、鐵匠、藥材販子、裁縫、獸醫、酒商等等,為沿途的據點帶來了必須的貨物和服務。

  隨後跟進的還有不同派別的教會,在大的據點附近建起了教堂,進而形成了新的城鎮。

  在新家園安頓之後的人,也在南方溫暖潮濕且土壤肥沃的環境中,開始了耕種。

  他們生產出的食物,也沿著他們走過的路,被運往費城,進而銷售到東海岸的各個城鎮。

  大量貨物開始流通,馬車取代了徒步和騎行,成為了這條路上最常見的交通方式。

  於是,這條路得名大馬車之路。

  這條路上跑的馬車是美國本土發明的帶蓬四輪馬車。

  它最初是出現在費城以西的蘭開斯特附近的一條叫康尼斯托加溪的小河邊,因此又得名康尼斯托加馬車。

  這種馬車有四個輪子,前輪比後輪小,方便轉彎;

  車斗空間很大,既可以運送大量貨物,也可以裝下普通人家的所用家當;

  車斗的下方是弧形,因此遇到大河的時候,它還可以當做船隻來使用;

  並且,車體的大部分部件都是可拆卸的,因此可以在損傷的情況下隨時更換零件。

  康尼斯托加馬車不僅成為了在大馬車之路上最受歡迎的代步和運輸工具,也為後來美國的西進運動打下了重要的硬體基礎。

  正是這種馬車,後來承載著丑國,從大西洋沿岸走到了太平洋沿岸,走成了一個疆域遼闊的大國。

  可以說,它在丑國歷史上有著無可替代的分量。

  在改進版的康尼斯托加馬車上,甚至出現了剎車系統。

  這種剎車系統的操縱杆位於車身左側,在緊急情況下可以使馬車快速停穩。

  因此,駕馭馬車的人一般都坐在車身左側。

  這一習慣也影響到了後來的汽車:最早大規模生產汽車的是亨利·福特,因此在世界上的多數地區,駕駛員坐在汽車的左側進行操作。

  1740年代,維吉尼亞代表英屬殖民地,和大馬車之路從前的主人——各部原住民——簽訂了使用並改造這條路的條約。

  之後,在這條路上旅行的白人都不再受到原住民的攔截,而這條路也得到了平整和拓寬,康尼斯托加馬車在路上行駛的速度也更快了。

  逐漸地,這條路成了北美洲客流量最大的路。

  大馬車之路暢通了,德國人和愛爾蘭人在沿線扎了根。

  至今為止,在維吉尼亞和北卡羅萊納的西部,也就是大馬車之路的核心地段,人們都能找到各式各樣的德式和愛爾蘭式的建築和莊園。

  夯土、白牆、外漏骨架和斜屋頂構成的萊茵河式小屋,以及白色矮牆、烏棚頂加石頭圍牆的烏爾斯特式小屋,在大馬車之路的沿線隨處可見。

  移民中的那些來自愛爾蘭的蘇格蘭後裔,對阿巴拉契亞山有天生的好感,因為這裡的景色,和他們最初的故鄉蘇格蘭實在是太相似了。

  阿巴拉契亞山和蘇格蘭高地的那些山脈,本來就是一起形成的,只是經過幾億年的地殼運動,才分居到大西洋的兩端。

  對於這些人來說,阿巴拉契亞山就是他們的第二故鄉,這裡自然的野性和原住民的襲擊等挑戰,也恰好符合他們祖先在幾百年的征戰中,融進基因的那種喜歡抗爭的性格。

  這些天生就擅長音樂的人,把具有獨特民族風格的風笛、木笛、豎琴、錫哨、小提琴、手風琴和凱爾特民謠帶到了阿巴拉契亞山中,並在此發揚光大,為後來這一帶成為鄉村音樂的搖籃奠定了基礎。

  大馬車之路把南方殖民地和發達的北方連成了一體,推動了南方的經濟發展。

  超高的客流量也讓沿途成為了富裕的地區。

  然而,這樣充滿希望的場景很快就被打破了。

  1756年,英國和它的世仇死敵法國再度開戰,史稱七年戰爭。

  戰火遍及世界各地,北美洲自然也少不了。

  法國聯絡了關係較好的休倫人和肖尼人等印第安人部落,組成聯軍,從阿巴拉契亞山西側的俄亥俄河谷出發,撲向了英國人的地盤。

  戰爭開始不久,戰火就燒到了賓夕法尼亞的西部,大馬車之路上。

  此時的十三個英屬殖民地,雖然都效忠於英王,但實際是一盤散沙,各顧各的。

  面對法國人和印第安人的聯軍,各殖民地之間竟然都只顧自己的地盤,很少有相互支援。

  於是在戰爭初期,英國一敗再敗,賓夕法尼亞西部的阿勒格尼高原幾乎全線失守,大馬車之路也幾乎成了法國的囊中之物。

  這條熱鬧的大路,突然間被戰火阻隔,變得無人問津。

  眼看英國殖民地將被法國各個擊破,班傑明·富蘭克林創作了著名的《不團結就死亡》漫畫,最終說服了各個殖民地,組成了聯合陣線,一致對抗法國,終於扭轉了頹勢。

  1763年,法國戰敗,從此在北美洲一蹶不振,逐步退出了競爭。

  戰爭之後,大馬車之路恢復了活力,再度成為了北美洲客流量最大的路。

  ()

  【請記住我們的域名 ,如果喜歡本站請分享到Facebook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