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木蘭詩》的作用
尉駰一笑,先讓掌柜放心:「我把詩給你看,就是不準備獨藏。」然後他道,「賣詩稿的是名孩童,梳著朝天揪,剛才在坊前街徘徊,他說木蘭詩是家中長輩寫的,從沒給外人看過。」
掌柜:「這孩子的母方親族裡,想必有從軍出征的,不然誰會以浩浩然筆墨記錄女子的從戎經歷。」
尉駰贊同:「應是。我覺得詩好,不忍心誆那孩子,便將昨天抄書掙的錢全給他了。掌柜再品品詩,我買的不虧吧?」
掌柜眼珠子快瞪出眼眶了!
「虧啥呀!我沒記錯的話,你昨天總共才掙了三十文吧?」
尉駰:「三十文少麼?」
「當然……」掌柜反應過來上當了,閉嘴。
儒生在南盈書坊抄書,按字的品級定工錢,「凡品字」抄一段給一文,「中品字」抄一段給兩文,「上品字」抄一句給一文。
筆墨紙均由書坊出,每天一結算。
掌柜給尉駰評定的是「中品字」,昨天尉駰拿到整三十文,感嘆:「洛陽價貴,三十文勉強能供家人一日三餐。」
然後掌柜回了句:「三十文不少啦,知足吧。」
盯著《木蘭詩》,掌柜決定:「這樣吧,我給你改為上品字,你把此詩原稿給書坊,怎樣?」給字定品這事,還真不是他小氣,主家有規定,「上品字」只能定一個人,為防遇到寫字特別好的,這個名額始終空著。
尉駰問:「剛才買詩的三十文?」
「哎呀,我還能貪你這點兒……」掌柜收住嘴,改言叮囑:「有件事咱們得說好,你可以抄詩自藏,但是主家對《木蘭詩》宣揚前,你不能先往外透露。」
「放心,規矩我懂。」
字被定為「上品」,尉駰就能獨占二樓的小書房抄書了。掌柜下來樓梯,吩咐親信廝役:「你在門前街上多轉幾趟,尋找一個梳朝天揪的孩童,找到後問問那孩子有沒有詩或者書賣,如果有,把孩子帶到書坊里來。」
結果當然是找不到人。
梳著朝天揪的爾朱榮送小夥伴奚毅去了,倆小傢伙難捨難分的,奚毅還把屋宅鑰匙留給了爾朱榮。
《木蘭詩》由京畿之地迅速傳揚四面八方,至於撰寫者是誰,直到元志來京任職,才發現詩稿筆跡與「島夷儒生」的字體一致!元志思來想去,終於懷疑到了尉駰。
後話略提,先說眼前事。
今天趙芷休沐,任城王府的典師王神念遣侍衛駕牛車,幫趙芷載回沉甸甸的賞錢。
咸陽王也賞趙芷了,賞的絹帛,自認為比銅錢實在。幸而王典師知平民生活的難,趙芷家是沒法貯藏住那麼多絹帛的,於是王典師按市價把絹帛折算成了錢。
算上廣陵王賞的,原本該有五十萬!
錢多麼?
對庶民來說極多!但是在官場的迎來送往裡,錢就不值錢了。
下午離開任城王府時,長史李宣茂提醒趙芷,咸陽王給的賞,最好拿出大半,儘快送給咸陽王府的齋帥劉小苟。
「劉小苟任職多年,不僅深得禧王信任,還結交了許多禁衛軍武官。這次你救了禧王,劉小苟難免被人議論失職,時間一長,他對你的感激興許會化為怨氣。他自己肯定不會找你麻煩,可是巴結他的那些禁衛兵呢?到時損招齊出,防不勝防啊。」
趙芷給夫君、女兒說:「所以就剩三十五萬了。」
一下子給劉小苟十五萬!
尉窈氣到抹眼淚:「我不是心疼錢,可那些錢是阿母拼了命掙的!十五萬,黑心肝!阿母,你得當心,這種人不一定識敬,當心他拿了錢仍舊使絆子。嗚——」
尉窈忽然明白了,捂臉大哭:「阿母是怕劉護衛給我使絆子!」
女兒哭,尉駰能不難受麼?再加上他比女兒疼母更心疼妻子,可這時候他再難受都得忍住,還得激勵:「不出風頭,等於白來洛陽,風頭太過,難免遭嫉。往後這樣的事會和吃飯飲水一樣平常,窈兒要適應,阿芷,你也要適應。」
母女倆都不太明白他的話。
尉駰看著妻子,說道:「你的本領只擔任王府護衛,是大材小用,且陛下親政後,任城王不一定還能留在洛陽。窈兒年紀太小,仕途之初必須有人幫她護她,靠別人不如靠自家人。」
「今天我把《木蘭詩》送進南盈書坊了,相信用不了多久,女將立功的傳說將廣為傳揚。借傳揚之風,阿芷當恢復當年的意氣風發,如鯤鵬扶搖直上!和男兒一樣入朝為官!」
「師父,師父——」爾朱榮來了。
尉窈一家暫不言剛才話題,趙芷的溫婉只在家人面前顯現,出來主屋,她一言不發先試爾朱榮的功夫。
買題夫子才提醒少主一句「小心」,就被趙芷抓著臂膀一拽、一搡,跌個大跟頭。
「你二人武藝都沒進步。」
爾朱榮撅著嘴生悶氣。
趙芷問:「明天想不想跟我去任城王府?」
「想!」爾朱榮立即歡悅蹦高。
六月十三。
趙芷母女和爾朱榮一起走城外官道,先送尉窈去閶闔城門,三人在城門外面的食攤吃早食,這裡進城的通道已經暫停商隊通行,只允許載土、木、花植的瑤光寺車隊過。
吃完了飯,從城門口分別,尉窈獨往千秋門走。昨晚她就從阿母那得知這兩天城中氣氛緊張,禁衛軍處處增多的原因,還知道尉茂從中經歷了一小段。
想著他,看見了他。
尉茂正等在千秋門前街顯眼的地方,他旁邊還有孔毨、元珩和奚驕。
學渣的毛病都一樣,大清早呵欠連天。
元珩說話帶著睏倦的鼻音:「你講學不是好差事啊,從城南趕到這,得起多早?」
尉窈嚇唬他:「遲到了砍頭。」
「啊?!」元珩困意頓消。
誰知道孔毨也當真了,跟一句:「真的假的?」
見尉窈樂,他意識到上當了,說道:「師妹調皮。我們今早來,是郭尚書答應見我們了,他在城東住,拜謁時間定在十六下午,到時你結束講學就出來千秋門,我們接上你一起去尚書府。」
「是。」
尉茂深切感受到漢世族子弟舉手投足間的儀禮,仿似刻在骨子裡一樣的文雅,帶著恰到好處的真誠,這種文人氣度與外貌無關,令人莫名其妙就對其產生信任。
鮮卑人里少有此等渾然天成的俊德,尤其年少就具備,然而尉窈便是鮮卑子弟里的例外。
尉窈趕著時間進宮,和尉茂只交會一個眼神便匆匆道別,就是這個眼神讓尉茂徹底放心,太好了,趙師母無恙。
《木蘭詩》是尉駰寫的這段情節,純屬小說虛構,勿考究。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