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干翻了的大周江山
從涼茶攤趕回興川府城,正是「餘暉落盡暮晚霞」的光景,城外二十餘萬西秦中軍連綿數十里,燈火通明,刀槍耀眼,斥候兵的馬蹄響徹官道盡頭。
逃難的百姓拖家帶口,車馬行李,倉惶遠行,見到西秦兵紛紛讓道,驚恐不安。
實則他們已經無路可去,往西往南往北都是西秦領土,往東大軍正在交戰,兵荒馬亂,更加艱難,但他們依舊要逃,他們討厭戰爭也懼怕戰爭。
路邊掛著十多具反抗西秦的義士屍體,已經風乾了,不知誰家的小媳婦帶著孩子,跪在一旁哭哭啼啼。
遠近隨處可見殘破的路人屍體和烏鴉鳴叫。
寧做太平狗,不做亂世人……
辛卓帶著贏劍瑩、賽青竹几女走走停停,心思卻不在民間疾苦上,百姓與我沒關係,要怪怪你們的天子吧,他在考慮自己的地仙境。
入境地仙,即便小四象雷劫降臨,他也有幾分把握擊潰,只是地仙的經脈是要經過洗禮的,矩列山的洗禮,自己究竟需不需要前往矩列山?
若是不用去,直接入境,那麼自己又是什麼樣的地仙呢?
思考間,已經進了城,前面忽然傳來一陣急促的馬蹄聲,這幾日外出的太尋公、玉司流和一群參軍迎面趕來。
「殿下!」
「對付林昊天那種老烏龜,南黎郡王兩戰皆勝,已經不愧是鐵血郡王了!」
只是,他真的甘願做大周天子的鷹犬嗎?或者他真的是先帝的死忠,大周的忠臣?
一眾將領紛紛躬身行軍禮。
南黎郡王蘇無忌親領十萬南黎勁卒北上,與林昊天、折騰坤兩位大將遭遇,兩戰皆勝,但第三戰,兩軍主力於白合谷展開血戰,打了兩天兩夜,我軍慘勝,一萬黑甲死士全部陣亡,我軍死傷五萬,南黎郡王蘇無忌僅帶兩萬殘兵退守南川峽一代……」
辛卓蹙眉,坦白來說,南黎郡王對自己有恩,他的女兒蘇妙錦更是……
太尋公皺眉道:「兵力不夠!大周皇帝六十萬,我中軍目前只有二十餘萬,姜蠻兒、尉遲碩丸烈的二十五萬人,怕是要分兵支援四方!」
……
辛卓笑道:「姬春臼這個錘子,想仿照先祖,在這裡一戰絕殺我姜玉卿,不過太匠氣了一些,你死我亡的事情,偏偏要走流程,那咱們就依他所願!」
宋老楚說道:「太祖勒馬大樂關,三千甲士破秦軍十萬!」
南方,的確如殿下猜測的那般,南黎軍動手了,南陵王姬孝衛出兵十萬,走大莽山,準備偷襲我西秦後方,被姜虎和姜十三擋住,一直呈膠著狀態,來回拉扯,目前是無礙的。
玉司流指著沙盤:「大周天子親征,號稱二百萬,但實際軍隊怕是只有一百餘萬,其中可戰的精銳只有天武軍四十萬、御林軍十萬和十萬最精銳的東路軍,也就是六十萬!
目前皇帝已經派遣十位大周沙場老將軍,率領各地勤王雜兵,分兵七路迎戰我西秦各路軍。
皇帝大營在這……」
辛卓重重點向大樂關:「此處決一死戰!」
盧陽城外,連綿四十里的天子西征大軍營帳中,巨大的明白帥帳外,一群著甲太監肅立,更有數百位大漢將軍、大內高手嚴防四周,帳邊玄色金邊龍旗迎風招展。
他的神色格外嚴肅,手執玉杵棒重重點在大樂關。
姜蠻兒與尉遲碩丸烈部,正飲馬黃浪江,安營紮寨!」
「此處決一死戰!」
天武軍大將軍元毅遲疑了一下:「陛下確定姜賊必會在大樂關與我軍決戰?」
北方,白璇璣與殿前軍九邊支援的精銳打了三場,三戰兩勝,十幾個府處處狼煙。
太尋公苦笑一聲,又道:「接下來也是最重要的一件事了,姜蠻兒沒有捉住寧令波,寧老侯爺帶著兩萬私軍逃了,姜蠻兒將軍一路追殺,正好與尉遲碩丸烈六位家主的大軍相遇,兩面夾擊寧令波。
玉司流說道:「還請殿下前往知府衙門,臣等詳細奏報!」
姜蠻兒、尉遲碩丸烈等七人三十萬大軍對戰對方三十萬,戰線拉了數百里,打了七戰,最後主力決戰了一天一夜,全殲之,我方戰死六萬。
姬春臼看向西方,仿佛要透過營帳和數百里的距離,看清辛卓的那張臉:「他會!他一定會,他一定探知了朕的目的!」
辛卓搖頭:「你們既然可以探知他的動向,他們自然也知道我的大概方位,他在等我先動,他的最終目的,一定在這裡……」
「陛下英明!」
一群人邊走邊聊,太尋公道:「各路進展都很順利,從八月十五到九月初三,這十八天,大周西京路三州三十八府基本全部拿下,大周三之一的疆土已入我壺中。
辛卓指著雁門古城外的平原:「這裡的典故,各位先生知曉嗎?」
「不用支援了,我若輸給了大周皇帝,打下再多的江山也得吐出來,我若贏了大周皇帝,不打四方也望風而降!」
此刻帳內,五六十位威震一方的大周將軍濟濟一堂,中間則是一身金色帝王甲冑,身姿挺拔,英武不凡的姬春臼。
指了指一處名為盧陽的大城,「皇帝的精銳中軍六十萬,全部在這裡,距離我們只有六百里,但已經不動了,不知做的什麼打算?」
恰在此時大周天子御駕親征大軍已經到了,先鋒將軍張勃、孫振國和從東夷扶風府調來的杜如風三人率三十萬大軍前來支援。
一群人加快腳步,很快進入知府衙門,大堂中,已經有參將擺好了營盤與山川地理圖。
辛卓笑道:「他在等我!」
太尋公、玉司流和宋老楚等人吃了一驚:「大周皇帝在等我們殺過去?」
太尋公跳下馬匹,匆忙行禮:「軍報!」
辛卓拍打了一下衣袖,笑道:「說吧。」
辛卓精神一震:「大周皇帝到了哪裡?」
不由輕嘆道:「何苦呢,我之所以派林昊天去,便是因為林昊天此人戰功不顯,卻最是穩打穩紮,臨行前我又與他寫下許多計策,任何奇襲、計謀對他都沒用,南黎百戰大軍一戰而殘,南黎一線的南疆各府怕是也打亂了,今後如何抵擋南黎國?」
……
大周貞元二年九月十二,黃昏。
秦王姜玉卿領軍四十七萬,渡過黃浪江,陳兵大樂山西麓,兵鋒直指大樂關。
大周天子親率六十萬軍隊,橫穿白江谷,陳兵大樂山東麓。
兩軍相距八十里對峙!
左右大周格局歸屬的決戰,一觸即發!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