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在大通坊的那家食肆,就不是像本店這樣的布局,也不是像茶樓那樣的布局。
而是很典型的中式快餐的布局。
一條打菜的通道,盡頭是結帳的地方,轉身再出去,就是吃飯的食堂。
在未來,尹煊是打算把大通坊那一片地方都給做成長安城的工業中心,除去紡織廠,像是煙花、自行車、酒坊、燒制琉璃之類的,也正準備搬遷到那個地方去。
有住人的地方,尹煊也開出了豐厚的籌碼,讓他們搬家。
大部分人對此是不太理解的,覺得尹煊有些過於大動干戈了一點,在哪裡不是都能事生產的?
李世民沒跟尹煊交流過,不過如他這般聰明的人,自然是能看出來尹煊又要弄出什麼大動靜。
朝廷討論了兩天,在大通坊設立了一個衙門,姑且還沒命名,也只有一個人。等著尹煊做出什麼事後,再跟著隨機應變。 ✩
世家這段日子過的很是舒服。
不和尹煊正面交鋒後,他們發現世界竟是變得如此美好。
營業的攤鋪,生意也得到了十足的長進。在物美價廉的攻勢之下,口碑越來越好,附近幾個坊市,有正經營生的,都很樂意在一天忙碌過來吃上一頓。
習慣正在慢慢養成。
要說唯一不好的,哪怕他們有在故意著去引導,這些過來的客人們,對同福食肆依舊是好評。
甚至他們安置過去,偷偷說同福食肆壞話,準備帶一波節奏的人,被那群喝酒了的客人們給狠狠揍了一頓。
同福食肆貴是貴,但貴那是同福食肆的問題嗎?
那分明是他們的問題。
他們要是有了錢,不就能天天去同福食肆吃飯了。
這讓世家門閥的人皺起眉頭,尹煊這小子究竟是有什麼魔力,竟然能如此有民心,連一點壞話這些普通百姓都聽不得。
尹煊現在做的事,世家也會去做。
尹煊在大通坊修了紡織廠,世家門閥也緊接著跟進,只是沒像尹煊那樣集中在一個地方,而是多點開花。
他們覺得尹煊的做法很傻。
像是布匹這種東西,是只能在東西兩市售賣,大通坊離東西兩市那麼遠,豈不是很費事?不如圍繞東西兩市。
而且聚在一起,若是發生了什麼走火、走水的事…那可就一網打盡了。
他們不會去做這種事,也不敢去做這種事。
先前對尹煊下手的結局,就已經證明了這不是一個好差事。
現在他們就滿心期待著,能有天降正義,把尹煊的那些鋪子給燒了。
等到冬天的第一場雪落下來。
尹煊差遣人去收購棉花。
一斤棉花作價五文——世家門閥那邊開的價格更低,甚至到了一斤兩文的地步,只是收了一天,見收不上來,方才改成同尹煊一樣的價錢。
棉花收了上來。
紡織廠開始工作,人手早已經招募齊全,基礎工資是每個月兩百文,但除此之外,還有計件工資。更確切的說,是分段計件工資制。
就拿紡織廠來舉例。
被李麗質她們改進過的紡織機,現在可以一個人操控,一般三天時間就可以織出一匹布出來。
尹煊給他們定下來的定額是八匹布,如果一個月只織了八匹,或者不到八匹布,那就只能拿最基礎的兩百文工資。
可要是超過了八匹,每多一匹,就多三十文的工錢,只要有本事能夠多織,上不封頂。
也就是說,要是有人能兩天織一匹布出來,那就能多拿七匹額外的價錢,多賺二百一十文出來。
不得不說,計件工資,的確是很大的驅動力。
一月二百文錢,就已經是長安城相當豐厚的報酬了,更不要說多做多得。
紡織廠開工。
工人們投入到熱火朝天的工作之中。
織布有計件、制被也有計件。
棉被的製作,多為五斤、六斤的。和尹煊他們用的薄被不同。尹煊他們的被子都是兩三斤的,入冬了之後換上是正好的,等寒冬了,屋子裡就點了炭火,也不用更厚的被子。
但尋常百姓家裡,不可能整個冬天都用炭火。
被子自然是要做的厚重一些。
錦繡布莊。
東市最大的賣布商號,不少勛貴家中所用的布匹,都是從這裡購置而來。
今日,何日尋了過來。
「何縣尉,不知您今日大駕光臨,所為何事?」錦繡布莊的掌柜迎了出來,笑容很是諂媚。
何日擺了擺手:「今日我來,不是縣衙公幹,你可知同福食肆的尹縣伯?」
錦繡布莊的掌柜點了點頭:「自然是知道的。」
「大郎近日弄了些紡織廠,用來處理棉花。」何日一邊說著,一邊從袖子裡取出一張布片,放在了桌上,「你且看看這布匹的質量如何?」
錦繡布莊的掌柜將它拿了起來,在手中揣摩了一番。
沒有絲綢那般細膩,但比麻布柔順太多,是個好料子。
「作價幾何?」錦繡布莊的掌柜小心翼翼地開口問道。
何日豎起五根手指:「一匹布,只要五百文。」
錦繡布莊的掌柜向後一仰腦袋,滿眼驚喜:「真的?」
何日點點頭:「大郎還能騙你不成?」
他話語一頓,又接著說道:「大郎每日可為你提供二十匹棉布,三十床棉被,你能吃得下嗎?」
「棉被是何物?」錦繡布莊的掌柜沒立即答應,開口問了一個問題。
何日一擺手,解釋起來:「所謂棉被,就是用棉花、棉布製成的被褥,比蘆花被褥保暖的多。」
「這一床棉被賣給你,只要一百文。」
錦繡布莊的掌柜深吸了一口氣:「這…尹縣伯開價是不是太低了一些?」
何日搖了搖頭,笑著說道:「和賺錢相比,大郎更希望看到天底下的人都能用得起棉布、棉被。」
掌柜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應了下來。
他家雖是最大的布莊,但尹煊的量實在是太多了,一時半會他沒法完全吃下。何日也不指望就這麼一家,這幾日連轉了東西兩市近十家布莊,才勉強把尹煊提供的布料、棉被給消化了一大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