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一早,等鄧登解神清氣爽的回到郡公府時,方二和一群公子哥已經在等著了。-漫~*'¨¯¨'*·舞~ ➅❾𝓢нᵘ᙭.𝓒𝐎𝓶 ~舞*'¨¯¨'*·~漫-
鄧登解一見方二,立刻行了個大禮。
「多謝公爺成全,咱家這輩子,值了。」
方二樂呵呵的將他扶起:「不必如此客氣,小小禮物,不值一提。」
鄧登解看向方二的眼神中,充滿了感激。
經過昨天一夜,他心中只有一句話。
充電玩具腰間掛,姑娘見咱都得怕!
直升機已經準備好了,眾人上去之後,直接發動,朝長安而去。
方二也跟著一道上了飛機,他需要去長安代方薪謝恩。 ✾
本來這事情,應該是一家三口同去的,只不過柴月還沒出月子,按習俗來說,月子裡的產婦,不能串門兒。
所以,只能他自己代表全家回去。
直升機只有這一架,載人有限,所以老馬頭他們被安排和運輸車隊一起。
回到方家莊的時候,天色已經漸暗。
鄧登解和長孫沖他們一道回了長安,方二則是又在莊子上休息了一晚。
次日一早,便讓齊歲帶了一隊士兵過來。
從空間裡取出一些吃食和酒水,當做謝恩的禮物。
按說是不需要這些的,但方二可不是抱著見皇上的心態,咱是走親戚去的。
等承天門的禁衛通傳過後,拉著貨物的車子停在宮外,方二隻身進了皇宮。
此時正值早朝,兩極殿內六部尚書都在,君臣們商議著朝政。
御階上的鄧公公一瞅見方二的身影,連忙在李世民耳邊低聲通報,得到了允許後,便高聲喊道。
「宣,瀋陽郡公,方安之進殿~!」
快步入殿,走到御案前,朝李世民拱手一拜。
「臣、方安之,參見皇上。」
「臣,代內人、犬子,謝皇上隆恩。」
「免禮。」李世民穩坐御案之後,伸手做了個虛扶的動作。
待方二找個位置站定後,房玄齡、杜如晦、李靖等人紛紛過來道喜。
「恭喜方郡公喜得貴子。」
方二只得笑著一一道謝。
這是例行早朝,就像是開班會、晨會一樣,沒那麼嚴肅。
「小子,你就空著兩個爪子回來的?」
李世民的語氣中透著幾分調侃。
方二連忙笑呵呵的回答道:「那怎麼可能,小子是那樣的人不?」
「您雖是皇上,但也是薪兒的舅姥爺不是,理應喝上一杯喜酒。」
「所以,臣這次進宮給您帶了些沒喝過的好酒,就在宮外呢。」
「哦?快傳~!」李世民來了興趣。
二鍋頭、悶倒驢、台子、杜康等,他都沒少喝。
現在又有了沒喝過的好酒,不自覺的就期待了起來。
鄧公公連忙讓內侍去宮外把方二帶來的東西取進宮。
小鳥伏特加、魚子醬、大列巴、巧克力、大火腿等等,清一色系統那裡之前兌換到的俄國特產。
這些東西,都換成了木箱裝著,被內侍們抬進了兩極殿中。
隨著箱子被打開,李世民好奇的從御案後面走了出來,翻看著箱中的東西。
入眼的,能夠稱之為酒的,只有那一箱透明的琉璃瓶了。
隨手拿起一瓶,向方二問道:「可是此物?」
方二點頭:「回皇上,正是,此酒名叫小鳥伏特加,是極西之地的產物。」
一聽是極西之地的東西,李世民的興趣更濃了。
熟練的擰開上面的瓶蓋,湊到鼻子前聞了一下,瞬間,那比悶倒驢更加濃郁的酒精味撲面而來,讓他忍不住的贊道:「好烈的酒~!」
說完,讓太監送來了酒杯,給房玄齡他們都嘗一嘗。
早朝開了已經有半個時辰了,眾人的腹中也有些餓,索性,方二把箱子裡的吃食拿了幾樣出來。
合上一個箱子,把魚子醬、大列巴麵包,還有火腿腸放在上面。
好好的朝議,變成了自助餐現場。
Q彈的魚子,軟糥的麵包,還有一口下去全是肉的火腿,讓老房他們讚不絕口。
李世民吃了半盒魚子醬後,把杯中的小鳥伏特也給幹掉了。
回味一番後,吧唧著嘴道:「這魚子不錯,酒也不錯。」
「這好東西,應該讓大唐的子民都嘗一嘗。」
「就是~~」
「皇上!」杜如晦連忙打斷了李世民的感慨。
都是老基友,他已經知道李世民接下來要說什麼了。
「皇上,不可,眼下這些疆域,就已經有大量的官員缺口了,再開疆,怕是得老臣們都得去做縣令府尹了。」
「皇上,杜公說的不錯,眼下不只是吏部缺少後備官員,就連禮部也是一樣。」
禮部尚書戴立一邊啃著火腿,一邊附和。
李世民很鬱悶,這倆貨,就不能先讓朕暢想一番?
但他們說的也是事實,現在整個六部,最慘的就是吏部和禮部了。
吏部的人,但凡是有點兒能力的,都被外派出去做了地方官。
而禮部,更是連右侍郎都被派去了南越,親自負責當地山民的教化。
打天下易,守江山難。
這就是大唐的現狀。
「皇上,臣建議,再開科舉。」杜如晦恭身說道。
科舉乃隋煬帝楊廣所創,為的是從天下寒門士子中選取人才,平衡世家。
只是世家強大,楊廣在位十四年,也僅進行了四次科舉。
到了唐朝,初幾年,李淵在位時,為了快速的收攏人才,甚至進行一年一次的科舉。
但,這些都被世家以各種方式滲入,收穫有限。
如今,世家全滅,官員缺口龐大,是時候將科舉這個法寶祭出來了。
李世民思量片刻後,朝杜如晦點頭。
「准奏,時間緊湊,就定在兩個月後。」
說完,轉頭看向方二:「把朕的旨意,刊登在報紙之下,用你的運輸隊,發行天下。」
「另外,各地士子趕考之時,你的車隊也要幫一把,讓他們能夠早日抵京,路上少吃一些苦頭。」
「是,臣回去之後便交代下去。」
不過這貨車上拉幾個人而已,方二很乾脆就接下了這差事。。
「皇上,臣建議,工考和科舉同時進行。」
工部尚書杜一陽補充道。
工考,就是李世民上次在瀋陽時定下的,為的 ,是選拔手藝精湛的工匠為國效力。
年前年後的段日子,工部和報紙,早已把消息通傳天下。
而且,也不斷的有匠人不遠千里來到長安。
同樣的,也是因為匠人們今天一個,明天兩個的連續不斷到來,工部也一直無法定下時間來統一考核他們的技藝。
「准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