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發電機官員缺口

  隨著卷絲盤的轉動,銅絲的直徑從一公分變成了九毫米,長度也變的更長了。☞💔  ☠🌷

  等一根銅棒全部拉了一遍之後。

  再一次加溫,拉細。

  經過反覆的拉細。

  一公分,變成了四毫米。

  三米的銅棒,變成了近二十米長的銅線!

  看到效果不錯。 ✧

  方二索性帶人直接又製作了幾台拉絲機。

  重複的拉絲變成了流水作業。

  用銀子,到長安城換了一千貫銅錢,全部製成銅絲。

  合起來足有上萬米的銅絲。

  堆在倉庫的一角。

  有了這些作為基礎,發電機才有了希望。

  有了銅絲之後,定子鐵芯和線包繞組都被順利的做了出來。

  到了做轉子的時候,方二又遇到了問題。

  磁石在這個時候也不算是什麼太過罕見的東西。

  詢問了鐵匠之後,得知這東西,一般藥店都有賣的,只不過都是粉末。

  讓柱子花了高價,從長安城的藥店裡,買回來一塊還沒有被磨掉的磁石。

  問題就出在了給磁石塑形的時候。

  這玩意兒,磁性太強了。

  金屬的削切工具用不了。

  而且質地又太過的脆硬,方二錘子下去,錘子被吸到上面了不說,磁鐵也變成了兩半,然後瞬間彈開。💘😂 ➅❾𝓼𝐇ย𝕏.ℂㄖ𝕄 🌷💲

  自己沒辦法,就只好去翻書本。

  還好上面有答案。

  用鋼水製作了胚子,然後用磁石不停的摩擦,將它磁化。

  一個人造的磁鐵就被弄了出來。

  有了銅線,有了磁鐵。

  到了給電線加絕緣層的時候,問題又來了。

  沒有橡膠!

  這可要了命了!

  沒有電源,想試驗材料都沒辦法。

  方二把希望寄托在了系統商店。

  兩次刷新的機會用完之後,方二拿著一板五號電池,激動不己。

  寫了一張單子,讓柱去尋找各種各樣的材料。

  絲綢、棉布、魚膠、樹膠等等。

  凡是能想到的,都去找來。

  方二又帶著鐵匠們,拉出了一圈比頭髮絲稍粗一些的銅絲,用來試驗絕緣材料。

  浪費了無數的材料和銅絲。

  最終確定了,樹膠能用。

  把銅絲在融化的樹膠中,均勻的沾上一層。

  凝固之後,便包上了一層透明的樹膠絕緣層。

  處理完了電線。

  整個發電機就到了最後一步,組裝。

  一圈圈的銅線做成了線包。

  定子、轉子、軸承、機座被一一的安裝到位,用鋼銷代替螺絲鎖死。

  豎起來足有一人高的發電機,完成了!

  對於電流,電壓這些東西,方二也不懂。

  又做了幾個小型的電動機,用來試驗。

  發電機被架到了龍首渠上,扇葉一半在水下,一半在水上,飛速的旋轉,就像是一個特殊的水車。

  電動機和發電機和銅線相連。

  隨著方二板動了發電機上的開關。

  轉子和軸承咬合。

  定子對磁場進行切割。

  一絲絲看不見的電流,通過電線的傳導,流向了一邊用來檢驗的電機。

  電動機被電力驅動,開始了慢慢的旋轉起來。

  還沒等方二高興起來。

  「撲!」的一聲。

  電機散出一股黑煙。

  燒掉了!

  「少爺,這是什麼新的武器嗎?」

  柱子看著那股黑煙問道。

  方二白了他一眼,然後對著他和周圍的人解釋起來。

  「你可以這麼理解,架上渠上的是發電機,可以用利用水流,來產生一種叫做電的東西,看不見,摸不著。」

  「剛才冒了黑煙的那個,叫做電動機。」

  「因為電流太大了,電動機承受不住,所以壞掉了。」

  柱子有些懵。

  看不見,摸不著?

  那不是鬼嗎?

  想到這不禁打了個寒顫。

  「少爺,那這電都能幹啥?」

  鐵匠趙剛在一邊好奇的問道。

  「這就多了,可以讓電動機轉起來,剛才你們也看到了,還能照明,取暖等等等等,實在是太多了,到時候你們就知道了。」

  這邊方二在做著科普。

  東宮裡的李二,臉上都快笑出褶子來了。

  他手上拿的是一封奏報。

  這是柴紹讓人送回來的。

  裡面詳細的講述了對梁師都的作戰經過。

  同時,放在李二面前的,還有一個木匣子,裡面赫然就是梁師都的人頭。

  「哈哈哈哈!」

  李靖、尉遲敬德等人都眼巴巴的看著李二手上的奏報。

  李靖想知道經過。

  尉遲敬德想知道自己兒子怎麼樣了。

  李二隨手把奏報遞給了鄧公公。

  「都傳傳,看看!奏報上說,這次,三戰三勝,火炮和炸藥包配合起來,攻城拔寨是無堅不摧啊!」

  李二很高興!

  這一次實在是打的太順了。

  不光滅了梁師都,役夫前前後後,一共送回來俘虜萬餘人,還有那一車車的金銀寶物,折銀三萬多兩!

  這對於他來說,無異於雪中送炭了!

  這一仗打的太值了!

  「這!方安之居然隔著二百步遠,把梁師都打的重傷不治?!火槍不是只能打百十步嗎?」

  李靖眼睛瞪的老大,生怕是自己看錯了。

  「你可別忘了,那火槍和火炮都是他弄出來的,有所改進,也很正常。」

  李二在邊上提了一句。

  他這麼一說,李靖倒是接受了這個事實。

  「照這奏報上說的,那打高句壩麗一點問題都沒有啊!」

  房玄齡開口道。

  「現在不是能不能打得下的問題了。」

  「現在的問題是,需要以最快的速度,選拔出一批可用的官員出來。」

  「弘化、延安、雕陰三城,現在可連個主事的都沒有呢!」

  「所以,在北征大軍沒有回朝之前,咱們得趕緊把這事兒給弄好了。」

  「別回頭三位將軍,在北邊拿下了城池,朝廷卻拿不出人手過去管理。」

  李二說眼下的困境。

  唐初。

  官員的主要選拔制度有三種,門蔭、雜色入流和科舉。

  門蔭是世襲制,主要是五品以上的高官子弟,世襲家中父輩的爵位,勛位,或是直接蒙蔭入仕。

  而雜色入流則是六品以下的官員子弟,直接舉薦擔任一些基礎工作。滿一定年限後,由吏部考核,通過則給予升遷。

  科舉則是隋朝開創,面對的則是全國的學子,分科取仕,選拔官吏。

  「皇上,臣建議擇日召開大朝會,由官員舉薦合適的人選。」

  魏徵站出來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