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留下來的卻扇詩也不少。不過卻扇詩和催妝詩這種目的性很強的詩歌體裁,有點像是應用文,基本上很少能出什麼經典的。當然,這可能也是因為這兩種詩都不用寫得很好的關係。
試想,催妝詩是什麼情況下念的?雖然名義上是「催促新娘化妝」,可實際上誰家新娘不是早早就穿戴整齊,化了美美的妝,坐在房間你等你來接你呢?難不成你念不出好的催妝詩,人家就不跟你走了嗎?
卻扇詩也是同理。姑娘都被你接到家裡來了,難道你念不出好的卻扇詩,她就一直這麼舉著扇子擋著臉嗎?
必不可能的呀。
只要不是爛到「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這種級別,新娘子都會在扭捏一下表示矜持之後,將遮面的扇子移開——如果實在是只能做得出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那也有別的辦法。
講道理,只能做出「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的人,肯定在婚禮之前就知道自己的水平了,不管是早點請人代作,到時候在婚禮上背誦,還是直接在宴席上請信得過的好友代作,都是可以的。大多數時候,儐相除了挨打以外,還有就是幹這活兒了。
事實上,李信記得的幾首卻扇詩當中,就有一篇是李商隱代人卻扇所作,詩名就叫《代董秀才卻扇》。
順帶一提,李信之所以會知道卻扇詩、催妝詩這些東西,完全是因為曾經在婚慶公司做兼職的關係。有些客戶會比較喜歡古代婚禮的流程,他幫助上級整理過一些文字資料,所以懂一點。
「莫將畫扇出帷來,遮掩春山滯上才。若道團圓似明月,此中須放桂花開。」他將記憶中這一首詩緩緩念了出來,腦海中忍不住浮現出當年那位記性不好的新郎在籌備婚禮時認真背詩的痛苦表情。
坦白來講,這詩不算太好,至少跟李商隱這位大詩人流傳下來的其他詩相比,差了那麼幾籌。但是,這關頭誰在乎你做的詩好不好啊?像模像樣,夠糊弄人就行了,在場的賓客都開始起鬨了——這才是婚禮有意思的部分。
陳幼瀾在眾人的呼喚中,緩緩移開了扇子,將精心裝飾過的絕美容顏暴露在李信的面前。她的皮膚本就細膩,如今又細細地鋪了一層粉,更是顯得吹彈可破,纖塵不染。她的臉頰上綴著胭脂,眉毛繪得細長優雅,中心還點著最時興的花瓣紋。
李世民和長孫皇后看著這對站在面前的少男少女,忍不住贊道:「好一對郎才女貌。」
陳幼瀾羞澀地微微欠身,道:「陛下謬讚了。」
李信只想著多看面前的女子幾眼,根本顧不上說話,仿佛根本沒聽到李世民在誇他,惹得長孫皇后哈哈大笑。
接著是三叩九拜的大禮,也就是後世人們常在電視上看到的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對拜等等。
趁著李信和陳幼瀾這兩個新人暈頭轉向地拜來拜去時,長孫皇后看著陳幼瀾身上的衣服,湊到李世民耳邊小聲地說道:「當年臣妾與陛下成婚時,都沒有穿上這麼好看的嫁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