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八章 令人失望的朝堂

  一直以來,商人不受士大夫的待見。最關鍵的一點原因就是這些秉持儒家思想的士大夫們認為,商人的逐利行為與他們對「仁」的終極追求是相悖的。在他們看來,這些在錢眼兒里鑽來鑽去的小人,怎麼配跟讀聖賢書的他們相提並論呢?

  再加上自從董仲舒之後,歷朝歷代都獨尊儒術,掌握政治話語權的一直是這些讀書人。所以商人們會有今天這樣的社會地位也就可想而知了。商人不僅不能參加科舉,連穿絲綢製成的華麗衣服都觸犯法律......這些都是為了羞辱商人,幫助重農抑商的政策得以實行。

  如果李信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唐人,或許他也會對商人抱有這樣或者那樣的偏見。但是他偏偏不是。他的身體裡藏著來自後世的靈魂,裡面包裹著被解放過的思想。他知道對於一個國家來說,經濟民生是多麼的重要,而商人這個群體又在一個國家的經濟民生中占據了何等的地位。今天,他一定要當著這麼多自以為是的士大夫的面,好好地為商人們說道說道。

  李信見自己剛才的問話沒有人回答,隨意地環視了周圍一圈,繼續說道:「我知道,很多大人都覺得商人重利,不事生產,只靠歪腦筋賺取百姓的血汗錢,簡直就是百姓們身上的吸血蟲......」

  「難道不是嗎?」韓東華不等李信說完,便又開口道,「商人重利,背信棄義之事比比皆是,人人都應該口誅筆伐之!怎麼楚王大人反倒不知廉恥地經商?難道讀了這麼多年的聖賢書都白讀了嗎?」

  李信人都憨住了。他真想上前握住韓東華的手,好好地表達一下感激之情。

  世上怎麼會有這麼配合的人?你剛打完他的左臉,他竟然扭臉兒就忘,馬上就覺得天晴了雨停了,自己又行了,然後把右臉乖乖奉上。對於這種人,李信只能充滿感激之情地揚起手掌,含淚給他們一記爆頭痛擊。或許只有這樣,他們才能學會在自己不熟悉的領域保持沉默。

  韓東華不知道李信的心裡在想什麼,還以為是自己說得巧妙,臉上露出一絲得意,仿佛連剛才被說得啞口無言的恥辱也一併洗刷了。

  雖然胸有成竹,但李信並不急著回應,而是有些悲哀。因為他聽見群臣之中有人在低低地附和韓東華的言論。這可是朝堂啊!站在這裡的人都是大唐一等一的聰明人,要是連他們都不明白商業和經濟是怎麼回事,大唐的未來到底在哪裡?

  韓東華這種弱智白痴一般的言論都能有人附和,這叫人如何不悲哀絕望?

  寶座上的李世民一直在注意著李信的表情。以他的眼力,當然不難看出李信臉上那失望的情緒。

  雖然不明白李信在失望什麼,但那一刻,李世民突然感覺到了窘迫。李信看向群臣的目光讓他感覺自己手下這些所謂的重臣們竟然都像猴子一般可笑。

  「信兒啊信兒,你是仙人之徒,自然聰慧過人。朝中這些人畢竟是肉眼凡胎,你也莫要對他們要求太高啦。」李世民神在在地坐著,面無表情,也沒有說話,只是在心裡有些自嘲地自言自語,仿佛在勸慰李信。

  這些話李信當然聽不到。事實上,李信的失望情緒也就失控了一瞬間而已。

  他很快就冷靜了下來。

  從道理上來說,大唐現在還是封建小農經濟,農業才是支柱產業。在這種經濟背景下,本身就很難孕育出有洞見的經濟學家。再加上儒家思想的無窮渲染,有能力鑽研經濟規律的讀書人們不屑於去研究這些事情,沒有人了解商人這個群體也就情有可原了。一些在李信看來很可笑的觀念,在朝臣們眼中卻是天經地義。這並不奇怪。

  比如說,有很多人不能理解價格的變動,不能理解商品的附加價值。他們不明白為什麼白米那麼便宜,做成米糕就能稍微多賣一些錢,而如果做成炒飯的話,尤其是長一樓的炒飯,那就更貴了。為了掩飾自己的無知,他們把這種正常的盈利行為統統打成「吸百姓的血」——明明白米是農民種出來的!為什麼反而是商人賺了更多的錢?這些錢本來應該是農民來賺的啊!

  這也就催生出了重農抑商這個重要的思想——只要我們抑制商業,那麼這些本來該被農民賺卻被商人賺走的錢,不就可以回到農民們手中了嗎?

  真的太棒了呢。

  李信除了鼓掌叫好,真不知道該說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