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賞賜

  當怒火沖昏頭腦的時候,人是沒有理智的,玄武門就是李世民的一個逆鱗,是心口上的一道傷疤,當往事再次浮現心頭,他的怒火是完全無法抑制的,這幾天他都猶如一座隨時會爆發的火山,離得老遠都能感受到那股暴虐的氣勢。

  房玄齡說完手心都忍不住冒出汗水,生怕李世民一氣之下,斬殺了魏徵,要知道魏徵當年可是東宮的太子洗馬,難保李世民不會多想,遷怒到他身上。

  李世民臉色不愉的看著魏徵,看著他消瘦的身影,想到他和王牧拼死擋在窗前,神情略微緩和,好半晌揉揉額頭,沉聲說道:「傳旨解除封鎖,翟長孫領兵暗訪,不得放走一人。」

  「臣遵旨!」房玄齡暗自鬆一口氣道。

  「陛下英明。」魏徵恭維了一句。

  魏徵這人,並非食古不化不知變通,只不過他作為前太子洗馬,只能做一個孤臣,而柬臣自然是最好的選擇,見人懟人,這樣一來,朝中自然沒有朋友。

  「陛下!羈押的犯人該如何處置?」長孫無忌問道。

  「主犯斬首示眾,其家眷男子發配嶺南,女子充入教坊司。輔機列一份名單交朕過目。」李世民用力一揮衣袖道。

  「臣遵旨!」

  「對於有功之臣,也得封賞!左右武侯,按軍功賞賜,安邑坊護衛,那些傷殘士卒,在軍功的基礎上加倍。至於其他人,朕思慮一二再行賞賜。」李世民吩咐道。

  「臣遵旨!」房玄齡再次躬身行禮。

  「陛下!安邑坊潛入如此多刺客,住持改建坊市的人,是否嚴查一番。」王圭問道。

  「此事朕自有主張。」李世民不容反駁的說道。

  「臣明白。」王牧微微躬身,低著的臉上,閃過一絲失望。他本以為王牧肯定難逃失察之罪,哪裡知道,一連過了三天,李世民根本沒有動改建安邑坊官員的意思,他才想要試探一下,可惜事與願違。不過他也是知道輕重的,李世民的意思,很明顯是信任的,所以他只是淺嘗輒止。

  刺殺事件之後的第五天,在家安心練功的王牧,接到了第二份正式的聖旨,罰俸一年,是對他失察的懲罰;而單獨獎勵了柱子他們四個絹百匹,一人萬金,。

  這裡的萬金並非一萬兩金子,而是一萬枚銅錢,也就是十貫。不過這種賞賜的銅錢,是紫銅鍛造的,顏色有一些暗黃,所以也叫金,屬於紀念幣一個類型,比起一般的銅錢,價值略高。

  除此之外,還賞賜了尉遲柔一些珠寶玉石,樂得尉遲柔等人不行。

  王牧並沒有因為懲罰而不滿,他知道這只是一個象徵性的懲罰,而且他本身就沒有領過俸祿,所以這懲罰也就無從說起。

  賞賜給尉遲柔,自然不是看她爹的面子,這純粹就是對王牧的補償,只不過沒有明說而已。

  長安城解除了封鎖,下午就有不少二代,衝出了家門,有的是想出來散心,有的人則是直奔各處青口。

  雖然解除了封鎖,不過王牧並沒有出門的打算。他決定一宅倒低。

  尉遲寶林每天都會傳遞一些最新消息,王牧才知道這次殺了的就有三十多個官員,這些人被斬首示眾,腦袋掛在了城門口。

  一言定生死,王牧心裡很是感嘆。

  「封建社會的特權,真是讓人無語。」

  王牧可以預見,這一段時間,青雲樓的生意肯定會暴漲,那些充入教坊司的犯人女子,勢必會引起不少人都追捧,畢竟這麼多大家閨秀,可都是以前官員的家眷。

  無論是獵奇還為了貪歡,總有不少人會心動。不過這事和他無關,王牧他也不想去青樓。

  李世民雖然懲罰了王牧,不過他的官職並沒有動,反而讓他籌建軍事學院,不過依然是先要把規劃奏摺送上去。

  對於軍事學院,王牧的規劃是建在長安城外,建在城外,不但可以隨心所欲的建造,而且方便操練學習,不會影響他人,同時也是保持一種神秘感,讓其他人更加好奇,心裡也會變得嚮往。

  在城外以磚石修建,圍牆連接長安城,這還相當於修建了一個翁城,只不過這個翁城,修建在成外邊,也沒有封鎖住進出的城門。

  一個大型校場,這是便於軍事學院演講或者統一訓練時候用的。

  最中間是教學樓,兩層小樓構成的教室;在教學樓兩側,全是宿舍樓,牲口棚,畢竟軍事學院,如何少得了馬匹;教學樓後面又是一個修煉場,王牧設計有單槓,雙槓,石鎖等工具,保證到時候學習的人,會很酸爽。

  李世民看著王牧送上去的規劃書,滿意至極。他的滿意,不止是因為王牧設計合理,寫得詳細,裡面還提出了精神文明建設,豎立正確價值觀等建議。

  有些詞語李世民雖然沒有聽說過,不過仔細一琢磨,還是很有道理。

  仔細的讀了好幾遍,李世民欲猶未盡的放下規劃書,想了想說道:「宣衛國公李靖進宮。」

  「喏!」不遠處立即有內侍應道。

  李靖心裡帶著一絲好奇,進了皇宮,他不明白,這個時候李世民召見他幹什麼,刺殺才過去幾天,李靖也怕李世民余怒未消,自己碰一鼻子灰。

  「藥師你看看這份計劃書!」等李靖行禮之後,李世民拿起書桌上的規劃書,就遞給了內侍。

  內侍恭敬的接過,有小跑著雙手俸到李靖面前。

  李靖聽說計劃書,就猜到是王牧的手筆,不然一般人沒有寫計劃書的習慣。

  「陛下,這是王安之寫的吧?不得不說,他這任何事都事先做計劃的習慣,非常不錯。每次計劃,都會比以前更加完善,這就和軍事推演一個道理,所有的事情,經過再三計劃修改,都會變得更好。

  臣以為這種行為,可以試著推廣到朝堂,尤其是新年規劃,可以讓人照著制定,統計起來,就是一個龐大的工程。」李靖接過規劃書,沒有急著打開,反而是對李世民拱手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