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波瀾再起

  第98章大肆封賞

  看到得勝歸來,雄姿英發的李貞,李世民的內心反而充滿了矛盾。

  一方面,他為有這樣好的兒子而感到高興。

  一直以來,李世民最喜歡的兒子是魏王李泰,以及吳王李恪,在他看來,李泰文武雙全,李恪英武過人。

  至於李貞這個兒子,他從來沒有放在心上,在他看來,李貞與蜀王李愔等人沒有什麼不同,一來年紀小,二來能力與才華並不出眾。

  然而,平時不顯山露水的李貞卻用自己的行動打破了李世民的看法。

  先是以一己之力平定侯君集叛亂,後是以五千士兵直搗高句麗腹地,將高句麗滅國。

  這樣的軍事才華,完全是第二個李世民,哪怕是與戰神李靖相比,也並不遜色。

  李世民為有這樣的兒子而感到高興。

  但另一方面,李貞的異軍突起,與長孫無忌為首的文臣集團產生了強烈的摩擦,李貞有戰功,李治有長孫無忌等人的支持,到底該立誰為太子呢?這真是個難題。

  本來李世民已傾向於李治,但李貞這一次立下的潑天大功,這又讓李世民搖擺不定,甚至在李世民的內心中,強烈的渴望由李貞來繼承自己的事業,成為大唐帝國下一任的君主。

  李世民也相信李貞會將大唐的武功發揮到極至。

  李世民樂呵呵的看著自己這個兒子,一臉的欣慰之色。

  「皇兒辛苦了,諸位將軍辛苦,這次平定高句麗,諸位勞苦功高,我當一一封賞!」

  當下,李世民封程咬金為一品驃騎大將軍,李如意為二品鎮軍大將軍,薛仁貴為三品冠軍大將軍,周青和薛先圖因為擒拿高藏和泉蓋蘇文有功,封從三品雲麾將軍,其餘姜興霸等人都封為正四品忠武將軍。

  除了程咬金早就是魯國公之外,其餘眾人皆封為列侯,賞百金,在長安賜府邸。

  程咬金與李如意、薛仁貴、周青、薛先圖等人大喜,向李世民拜謝。

  至於李貞,現在早已是王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不過李貞還是增加了李貞的食邑為一萬戶,賞千金,賜九錫。

  大唐一共才三百多萬戶,給李貞一萬戶食邑,已經是極大的賞賜,至於九錫,那更是帝王使用的儀仗,縱觀華夏古今歷史,得到九賜的不過曲曲十數人,這其中就包括王莽、曹操等歷史上有名的英雄人物。

  連蜀國的諸葛亮都沒敢接受九錫。

  由此可見,李世民對李貞是多麼的喜愛。

  長孫無忌聽到李世民要賜李貞九錫,當即出班說道:「陛下不可!九錫為帝國所用之物,豈能輕易傳於他人?豈不聞天無二日,國無二主?若越王有九錫,那陛下又將置於何地?」

  長孫無忌明白,如果李貞真的接受了九錫,那就無疑是向全天下召告,他李貞的能力與威望,是大唐中僅次於皇上的,這樣一來,這太子之位,除了李貞,他人又能做何想?

  這變相是向全天下宣布,李貞就是未來的儲君!

  這太子之爭,自然就會有結果,這絕不是長孫無忌想看到的結果。

  李世民眉頭一皺,說道:「無忌此言差矣,貞兒的功勞足以佩得上這九錫,又有何不能接受?」

  「陛下不可!若陛下賜越王九錫,那越王以後若再立功,又當如何處之?難道要陛下將皇位讓給越王嗎?」

  殺人誅心!

  長孫無忌的話如一把刀子扎在李世民的心頭,他在告訴李世民,如果你真的賜李貞九錫,那李貞再立下大功,這天下就只知李貞,而不知你皇上了,到時,你這個皇位還能做得穩嗎?

  「陛下莫忘了玄武門之變!」褚遂良又補了一刀。

  李世民只覺心頭一顫,玄武門之變,李世民殘殺兄弟,逼父親退位,這是他一生的污點,也是他心中最大的痛楚。

  褚遂良這一句話立時讓李世民心頭一顫,是啊,如果真的賜李貞九錫,那以後李貞再立功又要如何賞他?

  難道要把皇位讓給他?

  若是不讓的話,萬一李貞發動第二次玄武門之變,那自己豈不是成了第二個高祖皇帝?

  想到這兒,李世民不由打了一個冷顫,心中很是後悔自己的衝動,只是自己是皇帝,金口玉言,如果反悔,豈不是被眾人笑話?

  「父皇,兒臣不要九錫。」

  李貞突然出班說道。

  「噢?為什麼?」李世民心頭一動,心說李貞為什麼主動不要九錫呢?

  李貞心說,長孫無忌這個老狐狸真是損透了,表面上是為了皇帝著想,實際上就是阻止自己靠近太子之位,如果自己真的得到了這九錫,事情對自己反而不利。

  看得出來,李世民已經被長孫無忌說動了,這個時候,如果自己堅持要九錫的話,會在李世民心裡留下不好的印象,反而在太子爭奪之中落入了下風,還不如主動請辭,以示自己無心功名,這樣也是以退為進的一種辦法。

  果然,李世民一聽李貞主動請辭九錫,心中反而暗贊,自己這個兒子真是識大體啊,不想讓自己為難,這才是自己的好兒子,一心為國,不為名利。

  有這樣即能幹又懂事的兒子,真是自己的幸事,大唐的幸事。

  想到這兒,李世民就說:「既然如此,那就不賜你九錫,不過,朕還是要賜你假黃鉞。」

  「假」古意借代也,黃鉞:以黃金為飾的斧,為帝王所專用,或特賜給專主征伐的重臣。

  所以假黃鉞就是以黃鉞借給大臣,即代表皇帝行使征伐之權之意。

  魏、晉、南北朝地位最高的大臣出征時,常加此稱號。

  假黃鉞雖不如賜九錫,但卻也是皇帝對大臣一種極大的肯定,也是權力的象徵。

  在之前的歷史上,如果一個人即被剛九錫,又被加假黃鉞,十有八九要篡位,因為如果再賞,也只有把皇位讓給他了。

  不過李世民給李貞加假黃鉞,一來二人是父子,二來假黃鉞並沒有賜九錫那麼意義深,所以倒也還可以接受。

  長孫無忌依然不干,還想要再說什麼,李世民冷聲說道:「就這麼定了!難道朕的話不做數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