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4章 山雨欲來2

  第777章 山雨欲來2

  吐蕃的祿東贊父子聽說大唐要對吐蕃動兵,決心與大唐打一仗,若是這仗能打勝,就可以讓吐蕃強大起來,對大唐擁有優勢。

  當然,祿東贊也知道大唐實力強大,雖然能戰之兵只有十萬多人,但是個個都是精銳,所以,祿東贊決定起全國大兵,共集結了六十餘萬士兵開往吐谷渾。

  如此一來,大唐與吐蕃共計近百萬人都擁入到了吐谷渾方向。

  無論是大唐還是吐蕃都沒有開闢第二戰場的打算,雙方將所有的實力都信中到了吐谷渾一帶,誰都知道,這一戰將決定吐蕃與大唐的生死。

  如果大唐贏了,不但能得到整個吐谷渾,還可以對吐蕃形成壓倒性優勢,將戰場推進到吐蕃的家門內。

  如果吐蕃贏了,那大唐好不容易得到了隴右諸州,以及西域,還有關內道怕是都要落入吐蕃的手中,到時大唐要想維持下去只有遷都一途。

  而祿東贊之所以敢與大唐開戰,除了今年吐蕃獲得了豐收,國力有所恢復之外,更重要的原因是他有一張一直沒有動用的底牌。

  而這張底牌很可能決定整個吐蕃與大唐之間戰爭的走勢,這個底牌祿東贊已安置了很長時間,現在也到了該亮出來的時候。

  隨著吐蕃大論祿東贊的一聲令下,整個吐蕃進入了戰時狀態,所有青壯都被動員,或上戰場,或押運糧草.

  不得不佩服吐蕃的戰爭動員能力,只短短的一個月的時間,整個吐蕃已完成了戰爭動員,欽陵帶領六十萬大軍進駐吐谷渾,做好了與大唐開戰的準備,戰爭的陰雲已布滿大唐與吐蕃,兩個東亞最為強大的國家即將迎來最重要的決戰!

  旌旗烈,馬蹄急,金戈鐵馬,殺氣沖天!

  長安,李貞不斷從全國各地集結軍隊,一共集結了十一萬五千精兵,再加上李貞的三千衛隊,將近十二萬人。

  這十二萬人是大唐的最強戰力,也是李貞多年以來南征北戰,從生死中磨練出的精銳,擁有著強大的戰鬥力。

  這一次,李貞集結了所有的精銳力量,為的就是一戰功成。

  上一世,李貞可是歷史系的大學生,深知大唐與吐蕃之間戰爭的走勢。

  在另一個時空中,吐蕃在祿東贊的帶領與策劃下,不斷對大唐進行戰略性的迷惑與欺騙。

  祿東贊向大唐求親,為的並不是與大唐和好,而是為了迷惑大唐,讓大唐相信吐蕃對領土上沒有想法,吐蕃的策略很成功,在原有的時空中,大唐完全被吐蕃所迷惑,誤認為吐蕃不會對大唐西部的土地有想法,所以將全部的力量都集中到了東線,投入到了對付高句麗的戰事中。

  而吐蕃則利用大唐與高句麗戰爭的機會對大唐西部的吐谷渾展開了全力猛攻,最終占領了吐谷渾,擴大了自己的勢力。

  等大唐滅了高句麗回過神來才發現,吐蕃已經做大,不過就算這樣,大唐還是派出了以薛仁貴為首的七萬軍隊向吐谷渾出擊,打著為吐谷渾復國的旗號想要將吐蕃的勢力趕回高原深處。

  然而因為部將的失誤,薛仁貴卻被吐蕃戰神欽陵所擊敗,從此吐谷渾完全被吐蕃占領,大唐在西面也失去了一個最好的屏障。

  而吐谷渾的失去,使得吐蕃可以從容不迫的對大唐展開進攻,以至於在安史之亂之後,大唐的西域地區與河西走廊全部被吐蕃攻陷,長安也被吐蕃攻陷。

  擊敗了大唐,吐蕃又控制了南詔,終於成長為一個擁有兩千萬人口的大帝國,一時之間,吐蕃對大唐造成巨大的壓力,讓大唐一百多年內都喘不上氣來。

  身為一個穿越者,李貞擁有著先知先覺的優勢,他知道,吐蕃是大唐未來最大的敵人,所以,大唐可以先放棄與西突厥的紛爭,可以暫時容忍五詔對大唐的不敬,甚至可以對回紇、契丹、奚族都網開一面,但對吐蕃,卻不能有絲毫懈怠,大唐與吐蕃之間,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此時的李貞並沒有立即前往吐谷渾前線,而是不斷集結兵力。

  李貞知道,與吐蕃的國戰非同小可,將會決定大唐未來數百年的興衰,所以必須集結足夠的力量才能行動,如果分兵進入吐谷渾,很可能被吐蕃各個擊破,就如同明末時期的薩爾滸之戰,明軍被清軍各個擊破,最後失去了與清朝戰爭的主動權。

  眼見一隊隊軍隊從四面八方而來,到長安附近集結,李貞的心情很是不錯,畢竟歷史上的薛仁貴只有七萬人,其中還包括押運糧草的士兵就敢與吐蕃六十萬大軍正面硬撼,雖敗了,但吐蕃卻不得不向大唐求和。

  現在自己集中了十二萬戰兵,二十萬押運糧草的青壯,是原有歷史上薛仁貴兵力的數倍,再加上自己的軍隊中還擁有強大的火槍兵、陌刀兵,重騎兵,李貞相信,這一戰只要不犯太大錯誤,對吐蕃的勝面很大。

  這一段時間,李貞還去了一次欽天監,他很欣喜的發現,欽天監負責的軍火工廠又造出了一百門佛朗機大炮,另外,李貞讓人仿造毛瑟步槍所生產出來的老套筒也造了出來,雖然因為大唐冶鐵技術與後世無法相比,所以生產出來的槍與毛瑟98步槍的質量相差很大,甚至還不如民國時期漢陽兵工廠造出的原版老套筒,每枝槍打個一千發子彈左右膛線就磨得差不多了,但這必畢是後膛槍,而且不需要火繩,與傳統的火繩槍比起來,使用紙殼彈,不但射速快了很多倍,就連射擊的威力也大了許多。

  這樣的老套筒一共生產出了一萬支,李貞乾脆直接將九原到來的火槍兵全部換上了這種新式的槍枝,一時之間,火槍兵威力大增。

  這一次李貞從九原調回來的火槍兵就包括炮兵部隊,由於大炮沉重,搬運太過費力,所以炮兵部隊並沒有帶炮回長安,李貞讓調回來的炮兵部隊直接從兵工廠取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