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西漢時就成為都城,也是華夏中心所在。閱讀
大唐開國以來,長安就是都城所在。
自長安失陷以來,無數的大唐兒女,仁人志士都以收復長安為奮鬥目標,前仆後繼,為之犧牲生命也再所不惜。
今天,長安古都終於再一次回到了大唐人的手中。
整個長安沸騰了!
無數人走上街頭,瘋狂慶賀這來之不易的勝利。
兩年前,長安淪陷,皇帝李世民與程咬金、李績、李靖、尉遲恭、蘇定方等一眾名將喋血於長安城外。
那是長安最黑暗的時期,六十萬異族大軍馬踏長安,百姓生靈塗炭,飽受苦難。
所有人都生活在黑暗之中,每個人都在期盼著能有救世主出現,將大唐從異族的鐵蹄下解救出來。
兩年,整整兩年,而今,這個救世讓終於出現了。
李貞帶著十五萬大軍,終於再一次回到了長安城!
為了振奮大唐軍民的氣勢,裴行儉要舉行入城禮。
而有可靠的消息傳來,大唐天子李貞也從洛陽趕到了長安,要參加這次的入城儀式。
聽說李貞要來,整個長安都轟動了,不少人翹首以盼,準備看看李貞的風采,同時也看看裴行儉、婁師德、黑齒常之與程務挺等將軍的風采。
此時的李貞,帶著尼娜和柳素,以及十數個特種兵悄悄出現在了長安城中。
月色當空,長安城高大堅守的城牆看起來異常雄偉壯麗,李貞知道,此時的長安時是這個時代最為繁華,最為雄偉的城市,也是世界文明的中心。
在這個世界上大多地區都處於愚昧落後的黑暗之時,長安卻是燈火闌珊,那燈光甚至讓天空中的星光也黯淡了許多,一片繁華熱鬧的都市氣象。
走在大街上,李貞不斷向四周觀望。
已經兩年了,自己終於再一次回到了這長安故都,看著這千年以前祖先創立的文明象徵,李貞的心情很是不錯。
經歷了這麼多的血戰與磨難,自己出生入死,為的不就是這回返故都的一刻嗎?
這長安城,不正是華夏文民的象徵嗎?
現在,這長安城終於回到了自己的手中,自己終於保住了華夏文明的根源之地。
恍惚中,李貞有一種時空交織的錯覺,一眼千年,遠去的大漢悲歌仿佛就在眼前,而後世的繁華景象也不斷在李貞的腦海中迴蕩。
一轉眼,自己已來到這世上有數年之久,可是自己卻覺得仿佛經歷了一個世紀一般。
初來時的懵懂,那時的自己只想著做一個太平王爺,然而卻身不由己被捲入了一個個陰謀之中,被推動著去與天爭,與地斗,掙扎在生死的邊緣。
現在,自己終於成功了,過去的一切仿佛如同一場夢境一般。
李貞不由想起了自己的前世,兒時的天真,學校時的爛漫,在社會中苦苦掙扎,真的如同夢一樣。
現在,自己終於走到了權力的顛峰,成為這大唐的主人,成為長安的主人。
李貞想了很多,心中感慨萬千,一旁的尼娜在李貞身後低聲說道:「皇上,你怎麼有些神情恍惚,在想什麼?」
李貞並沒有回頭,只是搖了搖頭,說出了一句所有人都為之動容的話:「我想母親了。」
尼娜一怔,她不由想起了燕德妃,那個善良而忠厚的婦人,是她生育了李貞,可是在長安失陷的時候,她已經追隨李世民一起去了。
誰也沒有想到,她那看似柔弱的外表下卻有著那麼堅強的內心,與長安共存亡,與李世民同生共死。
那是一個真正的巾幗,也是整個大唐的楷模。
卻聽李貞低聲喃喃說道:「我只是一個小屌絲,來到這個世界,我甚至連自己要做什麼都不知道,我只想著能過得快活些,開心些,可是我卻陷入了無數個陰謀與陷阱之中,我只能隨波逐浪,我不想死,我想活下去,我只有抗爭,才能不被這浪潮打到水底。
我從小受到的教育就是熱愛這個國家,愛我們的民族,做對國家和民族有益的事情,這些年來,永遠沒有忘記這些。
我殺了這麼多人,經過了那麼多的考驗,挫敗了那麼多的陰謀,萬幸的是,我並沒有違背自己的初衷,我已將我的民族魂烙進了骨子裡。」
已是深夜,但是長安卻燈火輝煌,人們有這種方式表達著對即將到來美好生活的嚮往,燈光下,李貞的眼神是如此的堅定。
「我所做的這一切,即是為了我自己,也是為了這個國家,這個民族,我殺了那麼多人,但目的是讓更多的人過上更好的生活,讓大唐的光輝照耀千古,能做到這些,我雖死又何憾?」
李貞長出一口氣,用一種幾乎小到聽不到的聲音低喃了一句:「我命由我不由天,我一定會為大唐打下一個盛世繁華!」
身旁的尼娜聽著李貞的話,有些似懂非懂,不過她卻知道,李貞說的是心裡話,他是一個真正的英雄,他以一己之力挽狂瀾於即倒,倒大廈之將傾,將本來搖搖欲墜的大唐再一次拯救了回來。
說他為自己,確是如此,可是他更多為的則是大唐這個國家,這個民族。
平常的時候,李貞很少說起這些,也只有在今晚他才流露出心底的想法。
尼娜不由想,能與這樣一個偉岸的男人一直在一起,這是自己的運氣,只要能與李貞一直在一起,這一輩子真的知足了。
走在長安城的大街之上,李貞的目光有些迷離,隨後又變得異常有神,他知道,自己已將這個國家,這個民族從懸崖的邊緣拯救了回來。
回想數百年前的五胡亂華,那時的漢人是何等悲慘,每天掙扎於生死邊緣。
如果自己不能擊敗這些異族,那大唐的天下,必然又是第二個五胡亂華。
而今,這漏了的天被自己又補了起來,是該進行一場入城禮,振奮一下這個民族,這個國家的士氣了。
想到這兒,李貞說道:「一切,就看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