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路邊的野花不要採

  第46章路邊的野花不要採

  程咬金再一想,李貞還是年青人,做事太毛躁,這一次,真的是闖了大禍。

  李貞卻絲毫不放在心上,事實上,李貞在決定殺死泉蓋武的那一刻,心中已打定了主意。

  大唐與高句麗早晚必有一戰,如果不造出點由頭來,估計雙方還會安靜一段時間,不過,這對大唐並不利。

  如果再給高句麗幾年休養生息,那麼,大唐再討伐高句麗必然會付出更大的代價,而此時的大唐,剛剛滅了東突厥和高昌,國力正盛,現在攻打高句麗正是時機。

  所以,李貞這一次是殺掉泉蓋武,一來是高句麗無故犯邊,給他們一個教訓,二來也是故意惹怒泉蓋蘇文,挑起兩國的爭端,也好讓大唐有藉口進攻高句麗。

  程咬金這時也停止了嘮嘮叨叨,用詫異的眼神看向李貞,薑是老的辣,李貞看得出,程咬金似乎已了解了自己的心思。

  程咬金低聲說道:「我說殿下,咱們幽州的正規府兵只有兩萬,就算加上地方軍,也不過五萬人而已,還有同時對付奚人和契丹人、高句麗,光是高句麗就有六十萬雄兵,你真的打算這麼幹?」

  李貞嘿嘿一笑,向程咬金意味深長的說:「不如此,咱爺們兒又怎麼立下不世之功?」

  「這也太……」程咬金眉頭一皺。

  「我自有打算,程伯伯,我們廝殺了一天,又累又餓,你是不是該犒勞犒勞我們?」

  「哈哈……這是自然。」

  程咬金大笑,當下護送李貞等人一同向薊縣而去。

  一路上,李貞就覺得,身後有人一直在盯著自己,扭過頭去,正與那目光相遇,卻是李如意用一種很異樣的眼神在看著自己。

  這眼神中有迷惑,也有佩服,甚至還有一點莫名的東西在裡面,顯然,經過這場大戰,李如意對李貞的看法有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原本,李如意只以為李貞是個紈絝皇子,只是僥倖在京中平定了叛亂,但現在看來,李貞不但驍勇異常,而且還很有謀略,真是文武雙全,李如意覺得,自己真的應該重新認識李貞,這個李貞,還真是有男人的味道。

  李貞的目光與李如意相遇,就見李如意的臉沒來由的一紅,李如意銀牙一咬,低下了頭去,一副小女兒的神態。

  「我靠!不會吧!」

  李貞嚇了一跳,心說這李如意可是巾幗英雄啊,看她殺人像殺小雞仔似的,怎麼現在又成了這副模樣?

  她不會喜歡上自己了吧?

  還是算了吧,誰要娶了李如意這麼厲害的老婆,怕是在外面連動都不敢動一下,沾花惹草是別想了。

  自己可不能為了一棵樹而放棄了一片森林。

  想到這兒,李貞連忙轉移了目光,不與李如意去對視。

  哪成想李如意就主動騎馬到了李貞近前,很難得的,用一種柔和的語調說道:「殿下,你看這幽州塞外的風景多美啊,這路邊的野花開的多艷。」

  怕什麼來什麼!

  李貞一腦門子黑線,想了想,他就說:「我給你唱個歌吧。」

  「好啊,難得聽殿下唱歌。」

  「我也要聽。」一旁的尼娜和薛仁貴也湊了過來。

  「送你送到小村外,有句話兒要交代,雖然已經是百花開,路邊的野花,你不要采……」

  「好聽,真好聽。」李如意笑著說。

  尼娜與薛仁貴也很是詫異,想不到李貞竟然能唱出這麼好聽的曲子來,而且這曲調和歌詞格式朗朗上口,還是第一次聽到這種風格的曲子。

  李如意就說:「我還從來沒有聽過這麼好聽的曲子,這曲子叫什麼名子?」

  李貞笑著說:「這歌叫做《路邊的野花你不要采》。」說完,李貞打馬向前。

  「路邊的野花你不要采……」

  李如意品了品,一瞬間臉紅得像蘋果一樣,叫道:「我才不是路邊的野花!殿下,你給我說清楚!」

  李貞卻早已跑到了前方,與程咬金並排而立,如此一來,李如意也不好再追過去,不過小嘴卻撅起老高。

  薛仁貴與尼娜意味深長的對視一眼,二人已看出,李貞是存心開李如意的玩笑,心中對李貞不由暗暗敬佩,心說這越王殿下表面放蕩不羈,可實際上真是一個正人君子,能跟著這樣的一位主公,看來自己並沒有跟錯人啊。

  當然,如果薛仁貴與尼娜知道李貞為了一片森林而放棄一棵樹的想法,一定又做它想……

  薊縣,幽州州治所在。

  李貞與程咬金剛入薊縣城門,早有長史、別駕、司馬、都尉等一干文武前來迎接,程咬金就要大擺宴席宴請李貞,不過李貞卻謝絕了程咬金的好意。

  此時的李貞很是高興,由於完成了進入幽州的任務,所以系統剛剛又獎勵了自己一年壽命,同時系統還獎勵了李貞三百口陌刀。

  這陌刀削鐵如泥,實為戰場上的神兵利器,可是打造不易,只有大唐最精銳的部隊才能配備,這幽州的部隊屬於大唐二線部隊,根本沒有配備,有了這三百口陌刀,李貞信心大增。

  新官上任三把火,李貞知道,自己殺了泉蓋武,高句麗人隨時可能進犯幽州,所以,必須抓緊一切時間進行做好迎戰準備。

  當下,李貞向程咬金問了一下幽州的情況,從程咬金口中,李貞得知,幽州原為竇建德屬地,竇建德深得民心,大唐開國初期,幽州數度反叛,不過最後被李建成平定。

  不過幽州人一直感念竇建德,很多人甚至暗中供奉竇建德的畫像,官府數次禁止卻沒有什麼作用,也正因為如此,在幽州徵兵很是困難,老百姓對大唐國的認同感不強。

  而且幽州除了南面與內地相連,西部的東突厥剛剛被大唐吞併外,北部有奚族和契丹放,東北部有靺鞨、東部有高句麗族,這幾個少數民族都擁兵數十萬,對幽州構成了嚴重的威脅。

  北部的奚族首領為可度者,奚人有五大部落,分別是阿會部、處和部、奧失部、度稽部、元俟折部,統歸可度者統領,每個部落都擁有數萬控弦之士。

  契丹族與奚族關係密切,好在首領大賀窟哥與大唐關係不錯,所以與大唐的衝突並不多。

  不過東面的高句麗卻是心腹大患,高句麗不斷蠶食大唐領土,勢力急劇擴張,擁有六十萬雄兵,這個數字,幾乎等同於大唐全國的兵馬,可見高句麗實力之強。

  東北部的靺鞨一向臣服於高句麗,不少靺鞨人做了高句麗的僱傭兵,聯繫緊密,現在幽州主要面臨的威脅就是高句麗。

  實際上,高句麗已崛起數百年,原本只局限於東北一隅,但他們卻不斷擴張領土,占領中原王朝的土地,擴充自己的勢力,所以隋時隋煬帝三次征高句麗,但卻因此將國家拖垮,好好一個大隋王朝由此化為塵煙。

  此後,高句麗更加不可一視,他們甚至將隋朝陣亡的數萬士兵遺骸做成了京觀,以此炫耀自己的武力,完全不把中原王朝放在眼裡,肆意鯨吞領土,至貞觀時,高句麗幾乎占據了整個遼東地區和半島的大部。

  高句麗的領土,幾乎都是從中原王朝奪走的,所以是大唐的死敵。而因為大唐之前主力都在對付東突厥和西突厥,所以,在幽州方向投入的兵力很少,正規軍只有兩萬,再加上兩、三萬地方軍,而他們面對的則是百萬異族軍隊。

  這麼點部隊,防守這麼大的幽州確實力不從心,也難道程咬金一直堅守不出,但卻還是被異族屢屢叩關,他也是沒有辦法。

  聽了程咬金的介紹,李貞總算明白了目前幽州的大概情況。現在幽州面臨的最大問題是兵力短缺,所以,首要之急是增加幽州的兵力。

  大唐實行府兵制,這種兵制源起於北魏時期鮮卑人當兵、漢人務農的政策。

  府兵全家可以免除賦役,當兵成為鮮卑人的專利,這政策明顯地帶有民族隔離的色彩。到了北周后期,迫於形勢,漢人也被募充作府兵。

  楊堅為北周大丞相時,就下令受賜鮮卑姓的漢人可恢復漢姓,開始破除了鮮卑人當兵、漢人務農的規定。隋時又下令府兵全家一律歸入州縣戶籍,受田耕作,變軍籍為民籍,兵士本人則由軍府統領。

  府兵制優點很突出,士兵不能隨便遷徙出界;平時務農,農閒練武,有事出征。出兵征防則由朝廷命將統率,調遣時必須持兵部所下魚符,經州刺史和折衝府將領勘合後,才得發兵。戰爭結束則兵散於府,將歸於朝。這樣,將帥就不能擁兵自重。

  然而府兵制的缺點同樣很明顯,戰事頻繁、防禦線延長、兵役繁重。原來防戍有一定的番休期限,常被強留以至久戍不歸,導致人民避役,兵士逃亡。

  幽州本是竇建德的地盤,府兵制建立時間不長,士兵的待遇不高,再加上百姓又懷念竇建德,所以不願當兵,這也使得幽州府兵人數很少,這樣一來,幽州現在的府兵已戍邊數年之久而沒有輪換,以至於士兵士氣低落,不斷有逃亡發生。

  在這種情況下,想要增加兵員,又談何容易?

  當程咬金聽李貞說要增加兵員時,只是嘆了口氣說:「難啊!」

  李貞卻說:「府兵制既然不行,那咱們就來個募兵制!」

  「募兵制?」程咬金倒吸了一口涼氣,心說這豈不是壞了朝廷的制度?

  這越王殿王,可真是敢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