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李恪的抉擇
所謂的生產兵團,與府兵和民兵還有所不同。閱讀
他們是真正的士兵,但屬於後備兵。
農閒時進行訓練,農忙時進行屯田,生產出糧食來實現自己自足。
而生產兵團並不屬於野戰部隊,而屬於地方部隊,他們不屬於主力軍,但卻可以用來防禦敵人的進攻。
與此同時,李貞還在幽、薊、平、定、滄、代、雲、營、遼東等州建立了一套民兵制度。
所謂的民兵制度,是指每個村落和城鎮,都將適齡青壯年組成一支民兵。
這支民兵只利用農閒時進行一些基本的軍事訓練。
而其中表現出色的,可以抽調加入正規軍,但凡民兵,可以減輕徭役,但凡家中有從軍的,不但減免徭役,官府還給以一定補助。
李貞制立的這個制度,類似於後世的人民戰爭,這樣一來,平時不需要供養太多的兵力,但一旦有了戰事,短時間內就可以集結出一支強大的兵力。
至於五萬新兵的分配,李貞並沒有讓這些新兵單獨成建,而是在新兵經過了一個月的集中訓練之後,打亂分配給各個部隊。
如此一來,可以讓老兵帶新兵,使新兵更快的成長起來。
不知不覺,時間已到了十二月,經過兩個月的消化吸收,李貞終於全面掌控了新占領的土地,而隨著遼東糧食大量運回到滄州等地,百姓的饑荒問題終於得到了解決,一切都向好的方向發展。
此時李貞在幽州和滄州已聚集了十萬軍隊,同時在雲州和代州也集結了三萬軍隊,準備對趙王李福發動最後的致命一擊,一舉奪取河北道與河東道的全部。
這樣一來,趙王李福就有些著了慌。
他一方面向西邊的吐蕃贈送了大量的禮物,希望吐蕃關健時刻拉自己一把,另一方面又派人聯繫河南道的賀蘭師仁,希望賀蘭師仁對助自己一臂之力。
與此同時,李福還聯絡奚人與契丹人,希望奚人和契丹人進攻河北道與河東道,為自己減輕壓力。
李福是上躥下跳,然而,由於李福不修內政,面臨著糧荒,所以處境愈發困難。
李福不修內政倒不是因為河北沒有可用的人才,事實上,河北歷來是人才輩出的地方,但李福缺乏個人的人格魅力,本人能力有限,還是過繼給隱太子李建成的皇子,缺乏號召力,所以河北人才大多不屑於出山為李福所用。
反倒是李貞是李世民立的太子,占據大義,現在又兵強馬壯,不斷擴大實力。
更重要的是,李貞有著極強的能力,為天下人所信服,所以,河北道與河東道的很多人不遠千里進入李貞的領地,為李貞效勞,這些人又都有親屬在河北道與河東道,在他們的帶動下,再加上李福橫徵暴斂,他所控制的河北道與河東道現在是人心思變,心向李貞。
由於日子過得艱難,生活在底層的百姓很多人無糧可食,被逼造反,短短的兩個月內,河北道與河東道出現了數十股起義軍,他們多依附於太行山脈,不斷打擊官軍,讓李福更加焦頭爛額。
此時的李貞,已敏銳的察覺到,奪下河北道與河東道的時機已經到來,現在的河北道與河東道就像是一個火藥桶,只要自己向里扔一點火星,必然會引起巨大的爆炸。
李貞悄悄集結了十萬兵力,準備兵分兩路,攻取李福統治的核心地區——冀州。
冀州土地肥沃,人口稠密,只要打下了冀州,李福就像是無源之水,所有地盤必然被吞併。
然而,就在李貞緊鑼密鼓,準備進攻冀州之時,一件突發事件卻讓李貞放慢了腳步。
吳王李恪原本統轄河北道,但在唐朝大亂之後,李福發動突然襲擊,一舉打敗了李恪,將大半河北道納入了自己的地盤,而吳王李恪帶領近萬殘軍一路北上,進入了草原,在草原上以襲擊奚人和契丹人的部落劫掠為生,至今已一年有餘。
最開始的時候,奚人和契丹人並沒有把李恪放在眼中,然而被李恪打劫了幾個部落之後,奚人和契丹人發現李恪是一個很難纏的對手,於是就聯合起來向李恪發動了圍剿。
在異族的圍剿中,李恪強自支撐了一年有餘,然而隨著冬季的來臨,李恪漸漸陷入了困境之中。
手下的士兵死傷大半,身後,則有數萬異族騎兵不斷尾隨追擊,李恪已然是無路可走。
饒樂都督府所在地只是一座小城。
貞觀22年,大唐在奚族境內設置了饒樂都督府,以奚族首領可度為右領軍將軍兼饒樂都督,並賜姓李。
同時按唐朝制度,把奚族各部設置為州,計有鮮州、崇州、順化州 、歸義州 、歸德州 、弱水州 、祁黎州,洛瑰州 、太魯州、渴野州合為十州之教,統隸饒樂都督府管轄。
這裡與營州相去不遠,不過卻是奚族人的地盤。
此時的李恪帶著殘存的三千多騎兵正行進在饒樂都督府的草原之上。
不知不覺,天上下起了鵝毛般的大雪,雪越下越大,漸漸將整個草原覆蓋,天下一片白茫茫。
「吁……」
李恪一把勒住了馬韁繩,戰馬緩緩停了下來。
「王爺,我們已經一天沒吃東西了,現在又下起了大雨,將士們還都穿著夏天的單衣,再這樣下去,怕是挨不過去了。」
一個將軍說道。
李恪長嘆一口氣,回頭望了一眼身後的眾將士,他們都穿著破舊的單衣,一個個臉被凍得鐵青,肚子裡又沒有糧食,李恪知道,再不想辦法,這支軍隊怕是就要垮了。
「王爺,咱們身後有數萬奚族騎兵,要想個辦法才行,不然再這樣下去,不是凍餓而死,就是被奚族人消來。」
那將軍又說。
李恪心頭一酸,他也知道,再這樣下去,這支隊伍就全完了,現在也只有一條路可走了,那就是南下營州,投靠李貞。
只是現在天下大亂,李恪不知道,李貞會如何對待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