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小人婁師德
李貞制定了幾項紀律:聽從指揮,令行禁止;軍容嚴整,舉止端正;提高警惕,保守秘密;愛護武器裝備和公物;繳獲歸公,不虐待俘虜。閱讀
一切行動聽指揮;不拿百姓一針一線;買賣公平,餓死不拿百姓一粒米,凍死不拆百姓一間屋,不調戲婦女。
為此,李貞還準備在各部成立軍法處,處理違反紀律的士兵。李貞認為,只有嚴格的紀律,才能讓這支軍隊成為一支打不垮,拖不爛的鐵軍,一直無往不勝的精銳之師。
當然,與懲罰比起來,李貞也公布了一些獎勵措施,如果士兵在戰場上立了功,除了可以升官,還可以得到物質獎勵,同時,李貞準備讓鐵匠打造一批軍功勳章,以獎勵那些作戰勇敢的士兵。
而得到軍功勳章的士兵,不但有了榮譽,而且未來退役了,還可以根據軍功章的等級和多少而免除徭役,每月從官府拿到固定的退伍金。
與此同時,在戰場上戰死和受傷的士兵,官府將給他的家屬以優厚的待遇,並給一筆數額不小的撫恤金,以免除這些士兵的後顧之憂。
李貞的這些措施,都通過這些政工幹部傳達到了每個部隊,而且李貞還要求,這些政工幹部要絕對忠誠於國家,忠誠於自己,作戰要勇敢,衝鋒在前。
除了對這些政工軍官進行思想教育之外,李貞還讓名將薛仁貴作為這些軍官的戰術教習,使這些軍官擁有獨立作戰的能力。
經過一個月的培訓,李貞的第一期軍官訓練班獲得了圓滿成功,凡是參與這期訓練班的軍官,都從思想上和軍事技能上得到了極大的提升,而且更重要的是,通過這次培訓,他們成為了李貞的弟子,這對他們未來的發展也有著巨大的好處。
在第一期軍官培訓班順利結束,李貞決定開一次畢業典禮,於是帶著薛仁貴、周青、薛先圖、上官儀、張柬之。狄仁傑等一干營州的軍政大員來到了畢業現場的院子裡。
這一期的學員共有一百人,這其中,有三分之一是從李貞的衛隊中抽調出來的,這是因為,這些人跟隨李貞出生入死,經歷了生死之後,無論是戰鬥力還是意志上都有了飛躍,忠誠度極高,所以才優先得到提升,然後下放到各個旅做旅帥,個別優秀的直接做團的校尉。
唐朝軍制,一團300人,下轄兩到三個旅,一旅100人,下轄兩個伙,每伙有五十人,下轄五隊,每隊十丁,以營為基本作戰單位,一個營一般下轄五旅,也就是五百人。
能從士兵一下子做旅帥,甚至做到校尉,成為軍官,這絕對是李貞對這些人的栽培。
這些人對李貞是感恩戴德,李貞看了這些軍官一眼,口中說道:「你們都有什麼理想?」
眾軍官不敢說話。
李貞微笑著說:「沒關係,想說什麼就說什麼。」
一個軍官就說:「殿下,在參加這個培訓班之前,我想的就是立下戰功,到時候退役了可以多得些錢,娶個老婆,生一堆娃娃。」
「哈哈……」眾人聽了這樸實的話語,一個個不由輕笑起來。
李貞卻沒有絲毫嘲笑的意思,口中問道:「那你現在想的是什麼呢?」
「這一個月,殿下給我們講了很多的道理,我終於明白了軍人的職責,要有報效國家的決心與勇氣,要有勇於犧牲的精神。」
李貞滿意的點了點頭,口中說道:「你叫什麼名字?」
「稟太子,我叫黑齒常之。」
「黑齒常之?你不是漢人?」
「小人是百濟人,百濟亡國後一直靠賣炭為生,後為了生計加入了劉仁軌將軍的軍隊,這一次被選拔參加軍官培訓班。」
李貞點了點頭,心中卻很是高興,口中說道:「你說的很好,黑齒常之,我記住你了。」
李貞示意讓黑齒常之坐下,然後說道:「黑齒常之說的很好,咱們大唐是兼容並包的,你們之中有漢人,有突厥人,也有百濟人、扶餘人,無論是什麼人,你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國家,那就是大唐。」
「大唐不會因為你不是漢人而藐視你,也不會因為你是達官顯貴的後代而特殊對待你,大唐對每個人是平等的,只要你有本事,有肯為大唐效力的想法,有為國家獻身的精神,大唐就會一視同仁,你們都是平等的,日後想出人頭地,封候為將,都要靠你們自己!」
「當然,你們都是我的學生弟子,也是大唐最精銳的軍人,未來組建的唐軍,將以你們為班底,你們將會得到比別人更多的機會。
你們這一百個人,就是一百枚火種,回到軍隊之後,你們要將自己在軍官培訓班所學到的東西傳授給其它的軍人,讓所有軍人都知道他們因何而戰,為何而戰,身上的使命是什麼,使軍隊成為一支無堅不摧,打不垮拖不爛的鐵軍,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聽了李貞的話,一百個新任軍官一個個心神一振,從內心意識到了李貞的良苦用心。
一個看起來很是儒雅的青年軍官說道:「殿下,小人有一事要請教。」
「噢?你說。」李貞看向那軍官,只見那軍官也就二十左右年紀,相貌清秀,看著不像是軍人,倒像是書生,有一股儒雅之氣。
那軍官說道:「現在大唐內有軍閥割據,外有異族環繞,形勢比之隋朝末年更為兇險,而營州與半島乃是貧瘠之地,人口稀少,四面皆敵,殿下用什麼辦法能再次一統河山呢?」
李貞詫異的看向了這儒雅的軍官,心說此人有這等想法和見識,說話又有條理,絕不似那些沒有文化的大兵,看起來倒像是一個人才。
李貞當即問道:「你叫什麼名字?多大了?」
「小人婁師德,今年二十有一。」
「聽你口音像是南方人。」
「小人為去年的進士,被封為江都縣尉,聽聞太子在營州,所以棄官經海路來到營州。」
「二十歲就中進士,還是縣尉,竟然放棄官位來投奔自己,這個婁師德,絕對不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