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李治出征
李世民雖然召來了李貞,但他卻已改變了主意。
雖然也對李貞說明了吐谷渾入侵的情況,但卻用不可反駁的語氣說道:「你長年征戰在外,太過於辛苦,我已下令晉王為帥,出征吐谷渾,這一次,你就在長安好好處理政事,以將來治理大唐做準備。」
李世民的話說的很好,在所有人的理解,李世民是為了李貞更好的接掌大唐,才留他在長安處理政事。
但李貞不是傻子,心中自然明白成破利害,這次派出李治去與吐谷渾交戰,表面上看並沒有什麼,實際上,這分明是父皇對自己已有所不信任。
功高震主啊!
看來,自己的功勞太大,已讓皇上對自己產生了疑慮,這局面像極了二十多年前。
那時的李世民只是秦王,不斷立下戰功,而高祖李淵只坐於朝堂,於是世人都知,這大唐江山是李世民打下來的,李世民的威望直逼李淵,而最終,李世民也發動了政變,將李淵趕下台,李淵變成了太上皇,而李世民從此成為這大唐的主人。
李世民這是怕自己是第二個他啊。
在李世民的心裡,自己與他太像了,所以,這讓他從內心產生了極大的顧慮,害怕自己也學他,來一出玄武門之變,將他趕下台,奪得這大唐的江山。
李貞不由苦笑,李世民曾經想過要退位,將皇位讓給自己,而現在,態度有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這變化也太大了點,看來,一定有人在背後影響和改變了了李世民的想法,而這個人,很可能是潛伏在後面與自己作對的幕後黑手。
這個人對李世民影響這麼大,無外乎就是那幾個重臣之一,隱約中,李貞已猜出了一些端倪。
雖說自己真的沒有這種想法,但是,這並不代表李世民沒有顧慮,現在自己只能夾起尾巴做人,好好在長安治理朝政,以減少李世民對自己的懷疑,不讓藏在幕後的對手有更大的可趁之機。
正因為想通了這一點,所以李貞只是對李世民說道:「晉王英武,想來必可大破吐谷渾,為我大唐建功立業。」
見李貞如此說,李世民很是高興,對李貞的懷疑打消了很多。心中反而有些許的愧疚感,心說這次就委屈貞兒了。
李治捉姦不成,一臉失落的回到了晉王府,過了沒有兩個時辰,就聽到宮中有聖旨到。
李治接過聖旨,一看竟然是李世民讓自己掛帥出征吐谷渾,李治嚇得差點一屁股癱坐在地上。
李治是一個懦弱的人,上一次讓他攻打薛延陀,他都沒有膽量去,更何況這次去打吐谷渾,吐谷渾所在的青海一帶可是高原,這絕對是一個受罪的差使,而且自己從來沒有打過仗,皇上怎麼就讓自己帶兵去打吐谷渾呢?
李治急得差點哭出來,這時薛婕妤走了出來,對傳旨的公公說道:「公公回去對皇上說,晉王殿下領兵,軍情緊急,明日就起兵離開。」
李治一聽這話,急的要說什麼,但薛婕妤給李治使了個眼色,不讓他說話,讓人打賞了傳旨的公公。
見傳旨的公公離去,李治忙說:「祖母因何讓我應下這個差事,我哪裡會打得什麼仗啊。」
薛婕妤說:「皇上既然已讓人傳旨,而不是讓人找殿下過去商議,這就說明皇上已下定了決心,既然殿下改變不了皇上的決定,那就不如順水推舟,也許,這是殿下的一個轉機。」
「轉機?」李治一愣。
薛婕妤就說:「這幾年,一直是太子領兵在外作戰,功勞甚大,想來是功高震主,引起了皇上的懷疑,皇上這是想給殿下一個立功的機會,以分太子之勢,讓殿下與太子相互制約,皇位才能坐得更加牢固。」
「既然皇上有意推殿下上位,這對殿下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只要殿下打贏了這一仗,未必沒有取代太子的機會。」薛婕妤說。
李治心頭一動,自長孫無忌擁護自己,排擠李貞開始,自己就與李貞有著不可調和的矛盾,自己身為嫡子,卻成了普通的藩王,而李貞是庶子,卻成了太子,怕是天下人已對自己笑掉了大牙。
更重要的是,它日若李貞當上了皇帝,怕是自己的命運會很悲慘。
想到這兒,李治就想,也許,這是自己改變命運唯一的機會,如果自己抓不住這個機會,哪裡還有的前途,只能永遠被李貞踩在腳下。
「殿下,必須下定決心,這是你唯一扭轉乾坤的機會。」薛婕妤說。
「殿下,不能再猶豫了!」
「可是,將軍薛萬徹與駙馬柴令武會助我嗎?」李治依舊在猶豫。
「殿下,薛萬徹與柴令武在門外求見。」門外有下人說道。
「哈哈,大事成矣!薛萬徹與柴令武來此,必是向殿下表效忠之意。」薛婕妤有些興奮起來。
「好,那就……見見?」李治有些不確定的看向了薛婕妤。
「讓薛將軍和柴駙馬進來。」薛婕妤朗聲說道。
不一會兒,薛萬徹與柴令武來到了李治面前,二人同時向李治一拜,口中說道:「我等願誓死追隨晉王殿下!」
見此情景,李治也來了精神,膽氣一壯,口中說道:「二位請起,有二位相助,本王必成大事!」
李治走的很快,第二天一早,已領著十幾衛大唐最精銳的中央軍兵馬離開了長安,而路上,陸續有各路兵馬與他匯合,在所有人看來,李治這是迫不及待的要建功立業。
事實也確是如此,在眾人的慫恿下,李治竟然一改往日的懦弱姿態,昂首挺胸離開長安,看起來倒也有些意氣風發。
李貞對此有些憂心忡忡,吐谷渾軍的整體戰鬥力並不是很強,其最為精銳的部隊已在薛延陀被李貞擊破,也就是說,李治所遇到的吐谷渾軍隊,只能是吐谷渾的二流部隊。
以大唐精銳中央軍與邊軍的戰鬥力,又占有人數上的優勢以及薛萬徹等名將的輔佐,對吐谷渾這一戰的勝利,怕是十拿九穩。
未來的大唐格局,李治將強勢崛起,形成與自己相爭的局面,自己的太子地位,也將受到重大的威脅。
程咬金、蘇定方,李績、尉遲恭等老臣來看李貞,都紛紛表示憂慮,眾人之中,只有李績不以為然。
李貞很是納悶,他素知李績為人足智多謀,文武雙全,是有名的智多星,他這心裡,又打的什麼主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