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9章 渤海的小心思
雖說敵軍軍心已亂,確實是進攻的最佳時機,但是王玄策卻並沒有如此的打算。閱讀
要知眾將士心中尚且知道這些,那蒙gu國軍隊又豈會不知?
強行追擊下,一旦遭受到任何的埋伏,無疑將會十分致命的打擊,而這還並不容易被看出,畢竟現在蒙gu國軍隊已是不戰自敗之勢。
短短遲疑下,王玄策直接駁回了眾將士的奏請,準備靜觀其變,果不其然,在半個時辰左右的時間,蒙gu國大軍便已經拔營撤離。
當眾將士都以為王玄策放棄了追擊打算時,豈料王玄策卻是下達了一條軍令全速追擊。
無疑現在時刻對蒙gu國軍隊追擊已經為時已晚,而王玄策卻並沒有去管這些。
一停一追之策,對於王玄策而言目的便是為了驗證這蒙gu國軍隊是否便有著伏軍。
之所以會有著現在的局面,正是驗證了王玄策心中的猜想。
根據現在行軍的速度,在天亮之際,派出的軍隊足以追擊上蒙gu國軍隊。
一旦等到天亮,蒙gu國大軍哪怕是有著什麼埋伏也會隨之暴露。
而在正面發起衝鋒的情況下,王玄策自認為沒有任何軍隊能夠抵擋的住大唐的衝鋒。
所以王玄策才會做出如此反覆的舉動。
臨近三月,不少綠植已經長出了一些嫩嫩的綠芽,御花園內又是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
細細春雨似有似無的在天空中飄散著,給一種獨特的泥土芳香。
站身於這皇城城池上,李貞遠佑於前方遠處,隱約中更是能夠感覺到大唐正迎來一個新的春天。
或許對於旁人來說,李貞這的春天與其他並不任何的不同。
但其真正含義亦恐怕只有李貞一人才最為清楚。
「小喜子,不必為朕遮傘了,朕要隨便走一走。」
李貞平靜的說道。
「遵旨。」
步伐穩健的李貞沿著這城池邊緩緩行進著,每一步的踏出都給人一種穩重和踏實。
雨滴落在了這冷峻威嚴的面頰上,李貞面色沒有任何的波動,仿佛就像是在吸收著這天地中的精華—般。
而在不被其所注意到的身後,狄仁傑亦不知何時趕來,就這樣和喜公公一同站立凝望著。
「喜公公,陛下今日怎麼想到來這裡走上一走了?心情可是有著什麼變動?」狄仁傑小聲詢問道。
自然清楚狄仁傑此話為何會問的喜公公,微微搖頭說道:「狄大人不必多想,陛下就是有感於這春季來臨,故而才會想到來此隨便走一走。」
聞言,狄仁傑也算是放心下來,畢竟身為臣子要隨時了解到天子的心情。
無疑在他毫不知情的情況下,去詢問天子的貼身太監是最為合適的。
否則一句話說錯了,若是天子心情好倒也沒有多大的事情,可一不好的話,那無疑就是一頓嚴厲的懲罰。
不過照喜公公現在的說法來看,狄仁傑也算是稍稍有些放鬆下來,不至於之前那麼緊張。
但是因為並不太過確定,故而才沒有著急上前去打擾李貞此刻的情懷。
就這樣,李貞四處閒逛了一番後,亦緩緩步行而回。
「臣狄仁傑參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狄仁傑急忙跪身叩拜道。
「平身。」
「謝陛下。」
「狄仁傑,現在你來見朕是有著什麼事情嗎?」李貞平靜的詢問道。
「是的陛下,臣此番前來乃是因為這渤海國和海國的事情。」
狄仁傑如實答道。
聞言,李貞面色微頓,微微頷首說道:「你且隨朕前來。」
「是,陛下。」
緊跟在李貞的身後,在來到了一處閣樓內時,這才停了下來。
緩緩的坐在了龍椅上,李貞威嚴說道:「怎麼了?這兩國又出現了什麼新的情況嗎?」
狄仁傑重重的點了點頭,躬身拜道:「啟奏陛下,渤海國昨日派遣使臣前來我大唐了!
」
「哦?!
」
李貞的嘴角上漸漸浮現出一抹淡淡的笑容,輕佻說道:「他們派使臣前來說了什麼?」
「渤海國使臣想要請求陛下再次派遣大唐軍隊出征海國,渤海國會從旁協助我朝軍隊。」
略顯思索的李貞,微微點頭說道:「他們就沒有什麼條件?」
「倒是有著一條,便是大唐軍隊如果占領了海國的話,要給予渤海國一定上的經濟幫助。」
狄仁傑如實說道。
「呵呵。」
李貞輕蔑笑道:「渤海國也是真敢去想啊!
眼看著海國現在沒有他們份了,想要將這送一個順水人情給朕。」
「以此機會再取得一部分經濟援助,真是好算盤啊!
從什麼都沒有,到現在得到了一批金銀援助,有意思!
」
見李貞一語道破其關鍵所在的狄仁傑,臉上也沒有出現任何震驚之色,躬身拜道:「陛下,如今這渤海國的使臣,尚且還在這使館內靜等答覆。」
「不知陛下的意思是?」
「呵。」
李貞不禁冷笑一聲,輕蔑的說道:「就他們那屁大點的地方,朕還真看不上,當初他們既然提出了這樣的要求那就應該會想到會有這樣的結果。」
「告訴渤海國使臣,朕的大軍已經各自回家休假,沒有時間去。」
「若是其一再追問的話,那便直言告訴他,朕沒興趣。」
「臣遵旨。」
早已料想到李貞會有如此態度的狄仁傑,沒有任何遲疑的從閣樓內離去。
嘴角上浮現著輕蔑笑容的李貞,冷笑說道:「相信這海國將會變得更加混亂吧!
倒也不知道這一場逐鹿中究竟哪一國將會有著這樣的實力呢?」
雖然李貞話是這樣說,但在他的心中也已經大致的猜到了會是哪一個國家占領這主導的權利。
大使館內,狄仁傑正是以著李貞交代的那般告訴了渤海國的使臣。
對於大唐如此嚴詞拒絕,急的渤海國使臣都快哭出來了。
要知道此行渤海國皇庭可是對他下了死命令的,一定要爭取到大唐的同意,無論用出多麼大的代價。
至於之前附加的條件,完全就是使臣自己一廂情願的加上去的。
誰曾料想到會出現這樣的局面,本以為大唐十分願意重新進軍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