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5章 高侃回朝!
「好了,好了!
沒有什麼其他的事情你便退下吧!
朕的時間可是很寶貴的。閱讀」
李貞不耐煩的說道。
「微臣告退。」
二月初十。
一則喜訊迅速傳入到了皇宮之內。
「陛下,高侃將軍已經率眾將士回來了。」
喜公公急忙說道。
「哦?!
」
李貞驚詫說道:「這麼快?」
「陛下,因為坐火車一路順通所以比之前預料的時間快上一些。」
喜公公急忙解釋道。
李貞微微額首,威嚴說道:「宣高侃即刻進宮。」
「是,陛下。」
不敢有任何遲疑的喜公公應答一聲,快步從皇宮內離去。
不得不值得一提的便是大唐內的海運,有了如此便利使得無論從何種事情上來看,都是一種最為快捷的方式。
而大唐內,也並不單單只有這些,像是從大山中開通一些隧道等,都是一些舉世聞名的曠舉。
如此一來,不但大大縮短了進程,更是保證了道路上不會因為天氣上的原因而影響速度。
唯一比較難辦的便是出現這塌方和泥石流等,不過對此李貞已經命李淳風加以改善,突發的事故已經大大得到減其實,改善的辦法無非便是多種植樹木,使得地面上的泥土能夠牢固。
至於時常會有著泥石從山坡上滾下的這樣情況,李貞則是直接安排在附近上空拉上一張大大的漁網用來承接。
加上本來這樣的地方便很少有百姓所居住,再有著如此的安排後,更加大大減少了事故的發生。
不多時,高侃隨同著喜公公亦來到了這養心殿內。
步伐有力的高侃重重跪拜在地面上,恭敬說道:「末將參見陛下。」
「哈哈。」
李貞大笑一聲,高聲說道:「高將軍快快平身。」
「謝陛下。」
「高將軍此行可謂是功勞甚大啊!
待得明日朕在大殿上必須重重賞賜。」
李貞微笑著說道。
「末將受之有愧,還望陛下收回聖命。」
高侃躬身拜道。
「將軍何愧之有啊?」李貞不解說道。
「陛下命末將儘快占領海國,而未將卻並未成功,如此便是未能完成陛下的旨意。」
「如此一來,末將又怎好意思再領賞?」
「哈哈。」
並沒有任何氣惱之色的李貞,放聲大笑出來,微微搖頭說道:「高將軍多心了!
如果你真的現在將海國占領下來的話,也就不會有之後的事情了。」
目光緊盯著朱鈞,高侃的臉上浮現出不解之色,疑惑詢問道:「末將愚鈍,還望陛下明示。」
漸顯深邃之色的李貞,威嚴說道:「對於海國中發生的一些事情,相信你都已經聽說了吧!
」
聞言,高侃面色不禁一愣,微微頷首拜道:「末將已經知道了一些。」
「如此,難道你都沒有看出一些端倪嗎?」李貞反問道。
「端倪?」
高侃輕喃一聲,疑惑的望向了李貞。
對此,李貞也是無可奈何的搖了搖頭,詳細的解釋著。
此番撤兵,實際上是坐收漁翁之利,用一塊肥肉,將周邊國家全部拉入戰爭泥潭,待所有國家都陷入混亂,大唐一具將所有國家吞併。
否則一個國家一個國家的打,太勞心費力。
李貞可沒有心思學秦始皇,一個國家一個國家的打,他要一口氣納天下於掌中!
在李貞話音落下後,高侃這才明悟過來,面露崇敬的跪拜道:「陛下英明。」
「起來吧!
如此,朕自當重重賞你。」
李貞微笑說道。
待得高侃從地面上站起後,依舊堅持道:「陛下,末將心中依舊覺得受之有愧,若陛下依舊堅持賞賜末將的話,便將那些賞賜分發給尋常將士們吧!
」
李貞微微頷首,威嚴說道:「將士們朕自然是要重重獎賞,而你朕也是要賞!
若非朕取消了繼續進攻的旨意,朕完全相信你們可以在約定的期限能占領海國。」
「可是,陛下。」
「夠了,不用再多說了!
朕心意已決。」
李貞出口制止道。
對此,高侃的心頭不禁一暖,畢竟這件事情歸根到底。
在他的心中都是覺得自己沒有完成陛下交代的旨意。
故而心中十分的愧疚,可現在李貞非但沒有去追究此事,反而重賞全軍。
這又怎會不讓高侃心中感到溫暖。
「末將叩謝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高侃重重的叩拜道。
已經完全看出高侃此時心情的李貞,平靜說道:「好了,朕召你前來倒也沒有其他的事情,你剛一回來恐怕還是有些勞累,便早些回去歇著吧!
」
「末將告退。」
威繼光抹了一把眼淚後,緩緩從養心殿內離去。
在高侃的背影漸漸消失於視野內後,李貞的面色亦
恢復到了威嚴,面首微側道:「小喜子,安排下去,務必要安頓好此番班師回朝的將士們。」
「另外在營中設下厚宴,重重犒賞將士們三日。」
「遵旨。」
其實倒也並非是只有高侃心中有著這樣的想法,在此番出征的將士們中也是有著不為少數的人。
可是,當他們得知了當今天子設下厚宴犒賞他們時,更是激動的一塌糊塗,甚至都不禁嚎啕大哭著。
要知道他們可是並不太清楚當今天子的用意,故而反應才會如此的激烈。
至於高侃也並沒有打算將這件事情告訴他們,反而是藉此機會間接的鼓舞士兵們的士氣,準備下一次的征戰。
無疑,這一次的效果在有著多方因素的影響下,有著明顯的提升。
身處在皇宮內的李貞,在得知了軍營內發生的這些情況後,嘴角上亦漸漸露出了淡淡笑容,微微頷首說道:「看來這高侃還是有著一些小心思的!
至少其他人可不一定會這樣去做。」
語氣稍稍停頓,李貞威嚴說道:「小喜子,傳旨高侃,半個月後,準備率軍前往大西洋海域進行巡邏。」
「遵旨。」
喜公公應答一聲,急忙快步從皇宮內離去昏。
雖然說李貞此舉看似毫無任何目的性可言,但只有他自己十分的清楚,此舉乃是不謀而動,牽一髮而動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