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2章 自立為國
永安公主急忙晃動著腦袋,搖頭說道:「永安不生氣,只是永安希望能夠早點學習真正的畫畫。��
李貞微微頷首,示意士兵暫且退下,威嚴說道:「吳彬,你且起身說話。」
「謝陛下。」
「朕問你,你可願意將你的真才實學全部悉數教給永安公主?」李貞威嚴說道。
此刻,吳彬心中哪能不清楚李貞的用意,連忙躬身拜道:「啟奏陛下,並非是微臣不願現在教授,而是現在還不到時候。」
說罷,李貞的目光不禁瞥向了一旁的永安公主,繼續說道:「那你且說說,為何現在還不到時候。」
吳彬躬身一拜,如實說道:「微臣讓公主練習畫線,目的便是為了讓公主奠定好基本功,因為所有的畫都離不開這些。」
聞言。
李貞微微頷首,身形漸漸轉向了永安公主,平靜說道:「永安,你剛才都聽到了嗎?如果你現在不想學的話,父皇可以立馬離開,重新再為你找一個更厲害的老師,你覺得怎麼樣?」
眼中浮現出片刻沉思的永安公主用力的搖了搖頭,急忙說道:「不行,兒臣就要跟著他學習。」
「既然你已經選擇了,那可不要反悔了,父皇還等著你畫出一副畫來送給父皇呢。」
李貞微笑著說道。
面色堅定的永安公主重重的點了點頭,肯定的說道:「父皇,兒臣一定可以的。」
「好!
如此,父皇也就不在這裡打擾你學習了。」
李貞微笑著說了一聲後,緩緩向著宣德殿外離去。
「臣恭送陛下。」
吳彬躬身拜道。
朝殿之上,滿朝文武大臣們也相互議論紛紛。
按道理來說現在的時間李貞已經應該到了。
可是到現在卻都沒有看到任何的人影,也沒有什麼動靜。
緩緩行走上前的婁師德,疑惑的詢問道:「這位公公,為何還不見陛下前來?」
「婁大人,陛下今天一早便去了宣德殿內。」
一名公公如實說道。
聞言,諸位大臣們這才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色,紛紛退回於朝列中。
「皇上駕到。」
隨至一聲宣號響起,李貞的身形亦緩緩從側殿內走出,坐在了龍椅上。
「臣等參見陛下。」
「平身,謝陛下。」
喜公公快步上前,高聲宣號道:「陛下有旨,有本早奏,無本退朝。」
「臣有本啟奏。」
「准奏。」
狄仁傑快步從隊列中走出躬身拜道:「啟奏陛下,渤海國傳來最新消息,渤海國皇庭已無力征討叛逆,而高侃將軍正率軍駐紮於渤海國境內。」
「而剩下的那些渤海國叛賊,則是將占領的城池劃分為一個單獨的國家自稱為海國。」
「哦?!
」
李貞驚咦一聲,漸漸陷入深思中。
對於這話外之意無疑的確是十分的明顯,如今的一個國家現在屬於了兩個國家。
並且渤海國因為國力的緣故,已經無力再去收復剩下的城池。
至於大唐更是不可能白白的派兵前去幫助他。
能做的也只有從旁協助,畢竟這一切還是應當以渤海國兵力無主。
眼下的情況,則是有著兩種選擇,第一便是將兵力主動從渤海國中撤出。
對於海國和渤海國之間的紛爭不予以任何的理會。
第二種便是由大唐出兵征服海國,令其成為大唐的一部分。
至於李貞該如何的去抉擇,其實都是顯而易見的。
很快便恢復清明目光的李貞,面露威嚴之色,高聲宣號道:「傳朕旨意,命高侃率領大軍進攻海國。」
「一旦將其剿滅,便插上朕大唐的旗號。」
「臣遵旨。」
對此旨意,諸位大臣們自然是不可能有任何的異議,並且他們也是如此選擇的。
畢竟在一個帝國剛剛建立的時候,無疑是最為虛弱的時期。
至於渤海國皇庭是否願意讓這麼去做,那就不是李貞該考慮的事情了。
因為高盧皇庭他們沒有任何可以選擇的權利。
如果不是大唐派遣大軍前往,恐怕現在的渤海國已經完全的覆滅。
更不可能擁有這半壁江山!
而隨之一同的其他鄰國軍隊,李貞也同樣相信他們會沒有任何的意見。
沒準他們也會派遣軍隊隨大唐的軍隊一同進攻,倒也並非是他們想要與大唐爭奪統治權。
哪怕是他們心中有著這樣的想法,可他們卻是沒有這樣的膽子。
畢竟這是大唐看中的地方,除非是他們連自己國家都不想要了。
否則絕對不可能做出這樣的事情。
至於出兵的原因,無疑便是趁此機會儘可能的交好於大唐。
但他們卻忘記了一點,無論是怎樣做,終究改變不了他們作為屬國的身份。
唯一的待遇便是他們還不至於淪為大唐的殖民地。
不過,這也足夠他們慶幸和開心的了。
對於占領海國之後,渤海國恢復了元氣會不會再次出兵占領回去。
畢竟大唐的國土並沒有跟海國接壤。
如果說這是其他的國家占領了海國,或許說還真的有這樣的可能。
但是這可是大唐占領的地方,就是給渤海國恢復元氣的機會,他們也不敢這樣做。
畢竟全盛時期的渤海國都沒有這樣跟大唐叫板的實力,更別說現在只剩下一半國土的渤海國。
如此去做的話,只會加速他們走向滅亡,全部成為大唐的國土傑。
當然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的話,大唐倒也希望他們能夠去這麼做。
畢竟這也算是增加國土面積方式的一種,何樂而不為?
尤其是在有著大唐駐紮軍隊於此,渤海國就算是想要進攻,也是不可能在短時間內攻破。
畢竟大唐的火器可是要遠遠的超過他們許多。
恐怕還不等他們的軍隊上前便就已經死傷大半了。
哪還有膽子敢繼續上前進攻,除非他們是真不想要命了,或者說是故意去送死。
目光掃視著群臣,李貞高聲說道:「退朝。」
「臣等恭送陛下。」
群臣紛紛叩拜在地面上,齊聲說道。
自李貞的身形漸漸從朝殿上離去後,這些大臣們才相繼從地面上站起,各自討論著接下來的事宜。
畢竟這也算是一個不算小也不算太大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