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薛延陀
大唐貞觀十八年九月初四,宜納采、訂盟、祭祀、嫁娶。閱讀
卯時三刻,天空的啟明星已緩緩落下,天將大視,幾聲隆隆的鼓聲宛如天邊滾滾的悶雷,自太極宮前的御道之上敲響,整座沉睡的長安城幡然甦醒。
皇城之內燃起無數火把,將巍峨雄壯的太極宮映照得金碧輝煌、流光煜煜,一隊隊羽林衛紅纓黑甲,手持明晃晃的橫刀長矛在太極宮前列隊。
本來李貞並不是太子,應該在越王府娶親,但因李貞地位特殊,李世民特許以太子禮儀為李貞娶妻,並令羽林衛護送李貞,前往衛國公府。
衛國公府,已是張燈結彩,翹首以待。
李如意坐在梳妝檯前,身後,兩個丫環給李如意梳頭。
一身大紅喜服,今天的李如意看起來少了一些英姿,卻多了不少女人的嫵媚,不得不說,李如意穿著女裝,另有一種別樣的風情。
李如意身旁,一個約有十四、五歲的小丫頭正眨著兩隻大眼睛。
「姐,你真好看,我要是男人,一定把你搶了去當老婆。」小丫頭手拄著下巴說。
「小妮子,小嘴兒真甜,姐這一走,以後與你見面的機會就少了,你可以照顧好自己。」
「姐,要不我和你一起嫁給姐夫算了。」小丫頭說。
「你個小妮子,這么小就思春了?姐偏不如你的意。」李如意一笑,露出一口好看的皓貝。
「姐,聽說姐夫是一個蓋世英雄,能嫁給這樣的男人,才不負此生。」
「咯咯……你這丫頭是真的思春了,等你長大一些,姐給你也找一個如意郎君。」
「像姐夫那樣兒的?」
「你姐夫是這天底下真正的大英雄,這大唐,怕是再也沒有人能及得上他。」
「姐真是找了個好人家,要不你帶我做陪嫁丫頭吧。」
「你是衛國公家的千金小姐,雖是庶出,但也不能當成陪嫁丫頭去用啊,你若真有心,等你大一些我去與你姐夫提便是,只怕你到時早就看上別的男人。」
「才不會呢,我這一輩子都要跟著姐姐。」
「哈哈……小丫頭,真是人小鬼大。」李如意用手指在妹妹李如英額頭一點,抿嘴笑道。
李如意認為李如英是童言無忌,不過李如英卻將這話放在了心上……
門外傳來一陣吹吹打打的樂聲,卻是李貞帶人上門來接親,一抹好看的笑意浮現在李如意的唇角之上……
李貞大婚,盛況空前,完全不遜於太子大婚,迎親的隊伍繞整個長安城一周,一路之上,萬人空巷,無數人都想要一睹越王李貞的風采。
李貞夫妻進入了玄武門,見過李世民,李世民親賜李貞無數寶物。
李貞夫妻隨後又見過了燕德妃,燕德妃更是樂得合不攏嘴,給了李如意不少的首飾。
直到深夜,李貞夫婦才回到了越王府,二人一番甜蜜,滿室皆春……
就在李貞大婚之時,八百里加急自漠北而來,進入了長安城中,薛延陀反了!
薛延陀居於漠北。本為匈奴別種鐵勒之一部,初與薛族雜居,後滅並延陀族,稱為薛延陀,官制和風俗,與突厥大抵相同,至大唐貞觀年間,薛延陀首領為夷男。
最早的時候,大唐與東突厥征戰,唐太宗正在設法削弱頡利勢力,認為團結夷男,有利於唐對東突厥最後的反擊,便遣游擊將軍喬師望暗裡聯絡夷男,冊拜夷男為珍珠毗伽可汗,賜以鼓纛。
夷男大喜,遂成立了薛延陀汗國,建牙於大漠郁督軍山下,與東突厥分庭抗禮,並遣使入貢,成為唐在漠北的一個附屬藩國。
東突厥投降大唐後,薛延陀趁機迅速擴大勢力,占據了大部分原東突厥的地盤,並將牙帳由郁督軍山遷至都尉捷山北獨邏河之南,有精兵二十萬,進入了全盛時期。
貞觀十五年,薛延陀請求和親。
對於怎樣才能安定北方邊境,李世民說:「歷史上,北方少數民族多為中原邊患。近來薛延陀崛起,我們應當早早有所準備。
我設計了兩套方案:一,精選十萬大軍,滅其國家,俘其首領,可保我邊境百年安定;
二,答應和親,採取羈縻,這樣足以保證邊境三十年安定。不知哪一套方案更好?」
本來所有人都認為答應和親的方案更好,也準備將新興公主嫁到薛延陀去,但因為一些瑣碎的禮節產生糾紛,於是李世民食言,決定與武力征服薛延陀。
而薛延陀和親失敗,也頻頻對大唐發動進攻。
這一次,薛延陀可汗夷男因為唐朝將東突厥的部眾安置在以「白道川」為中心的漠南地區,與唐朝產生矛盾,舉兵進攻駐牧於白道川的東突厥部眾。
薛延陀此舉無異於向大唐宣戰,一時之間,大唐邊關寒風盡吹。
李世民聽到消息後,決定起大軍攻打薛延陀。
當下李世民命江夏王李道宗、左衛大將軍阿史那社爾、右驍衛大將軍契苾何力、代州都督薛萬徹、營州都督張儉,各領所部兵,準備分道並進。
只是大軍雖出征,但卻缺少統帥,李世民本來打算御駕親征,但卻生了重病,但若不出征,又會讓薛延陀坐大。
於是李世民決定,從自己的兒子中選出一人,代替自己御駕親征。
而代替自己御駕親征的人選,不外乎三個人,吳王李恪、越王李貞、晉王李治。
到底選派誰代替自己出征薛延陀呢?
以李靖、李績、尉遲敬德為首的武將力推由李貞代替李世民出征。
而長孫無忌和褚遂良等文官力薦由李治代替李世民出征。
還有一些大臣則主張以吳王李恪出征。
一時之間,眾大臣吵成一團。
這時宰相房玄齡就說道:「不要吵了!大家都有自己的想法,可曾想過幾位皇子怎麼想?以我看,不如將幾位皇子叫來,讓他們說說自己的想法,以及他們所要採取的戰術,誰的想法最好,就由誰去!」
眾大臣一聽,都覺得這是一個辦法,於是紛紛點頭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