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7章 大唐科技1
憑藉大唐海軍強大的戰鬥力,大唐可以攻占任何國家。
只不過大唐有著大國威儀,輕易不會對其他國家動武,除非能夠獲得巨額的利益。
在歐洲諸多海國的眼中,大唐就是一座巨獸。
正在吞沒著其他所有的國家,這些國家心中即畏懼,又嚮往。
在他們看來,大唐擁有的不僅僅是威嚴與恐怖,這座帝國也擁有豐厚的黃金。
被稱之為黃金之國也不為過。
印度都護府擁有極其廣闊的土地,物產豐富,薛丁山率領一百萬兵馬駐紮在印度都護府。
大量的漢民開始遷入印度,獲得成片的沃土良田。
西域多沙漠,土地貧瘠,炎熱,少雨。
印度都護府則是土地肥沃,多雨濕潤,非常適合居住......
—開始,薛丁山率領大軍,還是食用軍糧。
但是,當印度都護府建立起來,十二座州郡劃分完畢之後。
所有的軍隊開始由印度本地居民供養。
印度的漢化進程,正在快速的展開著。
長安城內,李貞看著自己皇子在御花園裡嬉戲。
武媚娘陪在李貞的身邊,聊著昌平公主和瑞祥公主的成長趣事。
這時,程處立出現在了御花園中,李貞示意程處立前往太極殿。
程處立退去後,李貞離開御花園前往了太極殿。
李貞進入太極殿後,程處立從袖子裡取出到了一道秘折。
呈交給了李貞後,稟告道:「啟稟陛下,這場寒潮影響的範圍及其廣,除了我朝北方以外,高句麗、倭國等廣大地域,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雪災。」
李貞打開了秘折。
這場寒潮影響的地區都呈現在李貞的面前。
大唐的雪災問題已經解決了,同其他的地區相比。
李貞統御下的大唐擁有完善的賑災系統。
李貞放下了奏摺之後,開口說道:「朕打算去看看朕的大唐海軍,上一次前往塘沽港,還是三年前,你去替朕準備吧。」
「遵旨。」
程處立領旨後,李貞衝程處立揮揮手,程處立離開皇宮,開始準備陛下出宮的事宜。
大唐海軍是世界一流的海軍,李貞很想看看大唐海軍的雄壯威武。
待程處立離開之後,李貞坐在了龍椅上,他隨手拿起了龍書案上的奏摺,翻閱著
狄仁傑和盧承慶等大臣被李貞訓斥之後,更加小心謹慎起來。
這些大臣被李貞訓誡之後,都變得老實很多,不再把心思放在爭權奪利上、
而是放在政務上,希望做出一番功績出來。
翌日。
昨天李貞在太極殿訓誡了狄仁傑和盧承慶等人之後。
他們果然長了記性,這一次上朝,他們手中的奏本已經開始務實。
已經不再爭搶左相與戶部侍郎之位。
他們十分清楚,如果他們再把皇上惹惱了,恐怕自己頭上的烏紗帽就保不住了。
文武百官入朝,分列文武兩班叩拜道:「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
文武朝臣參拜之後,起身。
李貞坐在龍椅上,看著殿下的眾臣,六部侍郎手持象牙板垂手立於朝班之中。
他們謹慎了許多,朝班之中,無人喧譁。
「有本早奏!
」
太監高聲宣喝道。
太監的話音剛落,盧承慶出列道:「啟稟陛下,各地的舉子已經入京,二月九日,便要舉行會試,臣已經讓貢院做好準備。」
上官儀被派去執行任務,目前就由他負責此事。
「盧承慶。」
「臣在。」
「大考最重公平,朕不希望看到徇私舞弊的案件出現。」
「臣一定竭忠盡智!
」
盧承慶顯得信心十足。
盧承慶回歸朝班之後,狄仁傑在朝班之中遲疑了一下後出列。
他舉起了手中的象牙板道:」啟稟陛下,欽天監已經完成了蒸汽機與發電機的結合,現在已經有一千五百台蒸汽紡紗機賣給了布商,臣認為,蒸汽機功能眾多,應當權力開發。」
狄仁傑已經見識到了蒸汽機的強大,蒸汽機的出現。
不僅研發出了唐輪船,更強大了大唐海軍,坊布業也發生了變革。
蒸汽機的出現使得坊布更加簡易。
在狄仁傑看來,蒸汽機比各種槍枝火炮更加重要。
因為蒸汽機是一種核心器械,是動力源。
李貞聽著狄仁傑的奏表,開口說道:「蒸汽機自然是有很多的用處,眾位愛卿,你們可想見識到真正的機械?」
一直以來,蒸汽機在大唐都是高度機密的事情。
除了欽天監的人知曉以外,其他的朝臣也並不是十分清楚。
雖然火車都已經普及了,但是他們只知道火車的厲害。
並不知道火車到底是有什麼發動的。
他們只是對蒸汽機有所耳聞,卻不知道蒸汽機是個什麼模樣。
滿殿的朝臣紛紛顯露著好奇的神情,他們對蒸汽機的好奇,已經到了鼎沸的地步。
「李公公!
」
「臣在。」
「你去準備一番,下朝之後,朕要帶領滿朝文武千萬欽天監。」
「臣遵旨。」
李公公離開了大殿,開始準備皇帝出宮的保衛事宜。
眾多朝臣見李公公離開,心中充斥著一種激動。
狄仁傑回歸朝班之中,朝會繼續。
「啟稟陛下,臣有本上奏。」
禮部侍郎李百藥從朝班之中出列。
「何事?」
「啟稟陛下,新年伊始,一百三十四個國家的使臣都在京城之後,他們準備了厚禮,想要覲見陛下。」
現在的大唐已經是萬邦來朝的中央帝國。
這些國家的使臣以見到大唐皇帝為無上榮耀,有朝一日。
他們回到自己的國家,也能夠已他們見到了大唐皇帝這件事情,當做吹噓自己的資本。
現在這些國家使臣已經在京城內準備好了歲銀,只待拜見大唐皇帝,朝貢。
大唐的朝貢體系規定他們國家要按照年份納歲銀,以示效忠。
李百藥從口袋中取出了奏摺,太監將李百藥的奏摺呈遞到了龍書案上。
李貞將奏摺打開,上面詳細記錄著此次朝貢的國家,以及各國使者的姓名。
很多使者已經在京城住了十年之久,能說一口流利的漢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