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7章 最終人選

  第1427章 最終人選

  現在大唐帝國對印度都護府也要實行減丁政策。

  印度的一億多人口需要削減到四千萬以下,才能方便統治。

  不過,一開始不可能讓印度人口如此大幅度降低。

  在聖旨上,李貞對薛丁山要求,對印度進行減丁一千萬人口。

  婦女與兒童送往大唐邊關,對邊關人口進行填充。

  在印度,一場均富、均產的浩劫開始,在薛丁山的引導下,印度的貧民試探著搶奪了一些高種姓富人的財物,高種姓的富人懾於大唐士兵的刀槍,沒有反抗。

  低種姓的貧民與奴隸見到高種姓種族並未反抗,膽子越來越大,最終,一場無法控制的暴亂開始了。

  低種姓貧民衝進高種姓富人的家中,瘋狂的搶奪著財產。

  大規模的衝突與暴亂,在印度爆發。

  作為這場暴亂的始作俑者,薛丁山在中軍大帳之中,等待著結果。

  印度的種姓制度早已經埋下了暴亂的火藥,薛丁山不過是將火藥點燃。

  席捲整個印度的種姓制度摧毀行動開始了。

  高種姓富人也開始反擊了,暴亂與殺戮在印度各個階層中上演著。

  很多印度男子死在衝突之中。

  低種姓種族與高種姓種族之間,早已經有了深不可解的仇恨。

  薛丁山所做的不過是把種姓制度的引線點燃。

  徹底引爆低種姓賤民與高種姓富人之間的戰爭。

  眾多的災民開始出現,大多都是婦女與兒童,薛丁山遵照著天子的旨意,將這些印度婦女和兒童,運送到了大唐帝國的邊關。

  例如遼東、西域、大同府等地。

  這些地方因為常年征戰,有著大量的士兵駐紮。

  這些士兵大多沒有家室,這些印度婦女被輸送到大唐邊關之後,登記造冊。

  印度都護府內的百姓,大量分化。

  席捲整個印度的暴動轟轟烈烈地進行著,種姓制度的最底層賤民與奴隸在薛丁山的支持下,瘋狂的反擊著壓迫了他們數千年的高種姓種族。

  這些賤民拿起了手中的武器,搶奪者高種姓富人手中的財寶、地產、布匹和香料。

  高種姓富人為了捍衛自己的財富,同這些低種姓賤民大打出手。

  印度亂了,每天都有數十萬人死亡

  在這場混亂之中,大唐將士以一種救世主的身份出現。

  安撫著失去男子的印度婦女,眾多的印度婦女被大唐海軍運送出來。

  同黑奴貿易相比,大唐帝國的手段更溫和,這些婦女與兒童運送到其他地方之後。

  可以獲得戶籍,並且可以嫁給大唐將士。

  黑奴貿易,則是完全成為奴隸,失去自由

  印度各個階層對大唐將士都充斥著敬畏與信賴。

  尤其是低種姓種族,他們獲得了實實在在的好處,對大唐的統治,舉雙手贊成。

  大唐帝國對印度的征服,從人心開始。

  長安。

  朝堂之上,李貞處理著百官的奏本,正在這個時候,李公公出現在殿外。

  「啟稟陛下,莫英皇室的王子與公主已經運送入京。」

  莫英皇室是歐洲人,擁有西域人的特點,高鼻樑,深眼窩,藍色的眼睛,棕色的皮膚。

  「帶到殿外。」

  李貞下令之後,莫英帝國皇室,被押送到了長安內。

  這些亡國的宮主與王子萬念俱灰。

  李貞走出長安後,看著跪在玉石廣場之上的這些莫英帝國的公主與王子。

  其中有三名莫英帝國公主模樣很是俊俏,有著一種獨特的異域風情。

  李貞對李公公低聲說道:「將莫英皇室的男丁秘密處決,把幾個莫英帝國的公主送到宮裡。」

  「臣遵旨。」

  三名莫英帝國的公主的模樣很俊俏,她們的皮膚白皙,抬起頭時。

  藍色的眼睛之中流露著一種畏懼。

  莫英帝國已經被蕩平,皇室子嗣也全部被押送到了長安。

  除了三位莫英公主給留下了性命,莫英帝國皇室其他男丁,全部處斬。

  李貞重返朝堂,繼續朝會。

  現在已經是九月份了。

  天氣已經漸漸冷了,大唐百姓已經開始屯糧。

  預備過冬的糧食,遼東地區的土豆和玉米迎來了一次大豐收。

  這些罕見的農作物,讓遼東等地的百姓驚喜。

  因為這些糧食十分高產,在小麥無法種植的情況下,玉米和土豆豐收了。

  戶部侍郎張四維一直在負責這些糧食作物的推廣。

  如今這些糧食豐產,他的功勞不可抹殺。

  西方諸國最害怕的事情,最終還是發生了。

  大唐帝國鯨吞印度,百萬里的沃野良田盡收囊中。

  與此同時,重要的港口已經被大唐帝國霸占。

  印度洋與西太平洋成為了大唐海軍的後花園。

  駐紮在連雲港的大唐海軍只需行駛—千五百海里便可以抵達歐洲。

  而連雲港到塘沽港的距離是一千五百海里。

  從連雲港到非洲的距離,也是一千五百海里。

  現在的大唐海軍以印度都護府為跳板,即將跨入非洲貿易之中,西方的海上強國將不可避免的同大唐帝國相遇。

  哪怕這些西方海國不願意面對東方霸主,但是大唐帝國的輻射範圍。

  已經波及到了他們,用不了多久,大唐帝國的海軍,便會出現在歐洲與非洲的傳統航線上。

  曾經被他們視為黃金之國的印度,成為了大唐帝國的印度都護府。

  印度已經被李貞收入囊中,印度都護府已經建立。

  誰來擔任印度都護府的總督,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諸位愛卿,依你們之見,誰適合擔任印度都護府第一人總督?」

  李貞坐在龍椅之上,開口問道。

  「啟奏陛下,臣以為,大唐海軍總督陳將軍可為印度都護府第一任總督。」

  婁師德出列道。

  最開始,婁師德舉薦的人是薛丁山,但是薛丁山挑起了印度的大混亂。

  印度百姓死傷近千萬人,有數百萬婦孺被薛丁山遷徙出印度。

  在婁師德看來,薛丁山的所作所為,不適合統治疆域,不利於印度都護府的漢化。

  思來想去之後,婁師德認為高侃是最適合擔任印度總督的人選。

  婁師德的話音落下之後,狄仁傑出列道:「啟奏陛下,高侃為大唐海軍總督,位置十分重要,而且大唐海軍對我大唐來說,至關重要,臣認為不可替換高侃的海軍總督之職。」

  「你還是舉薦王玄策嗎?」

  李貞看著殿中的狄仁傑開口說道。